在洋务实业中作出贡献的苏州人

苏州日报 20161028 B第02版

■盛承懋

    苏州历来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晚清后期苏州一批较早接受先进理念与掌握科技、管理的人才,积极关注与支持洋务活动,为中国第一代实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电报能人谢家福

  为了从洋人手中夺回电报的权,1881年5月,上海继天津之后设立电报分局,因缺乏人才,盛宣怀就聘请苏州文人谢家福参与工作。
  谢家福(1847—1897年),其故居位于今天桃花坞大街的西端,他从小发奋读书,立志以“经世有用之书”强国富民。
  1881年11月,苏州电报分局设立,谢家福被盛宣怀委派担任苏州分局总办。1883年3月谢又调回上海局。1884年,浙江、福建、广东三省电报线路竣工以后,谢担任上海电报总局提调。
  谢家福从事电报工作十分投入,盛宣怀屡次在李鸿章面前称赞谢“殆堪大用”。李鸿章也表扬谢家福“帮助、协同盛宣怀办理电报事宜,认真办事,井井有条,凡有所见,地无论远近,事无论巨细,皆竭诚筹助,其议论亦多可采用,在电局五年,劳苦功高啊”。
  特别难得的是,谢家福很重视电报人才的培养。他曾经在离故居不远处的五亩园正道书院故址上,创建义塾“儒孤学舍”,专授“新学”。1892年,闻名电报界的苏州电报传习所在儒孤学舍内成立,三年间为电报界输送了报务人才八百余人,遍布全国,影响深远。

  解决炼钢问题的李维格

  1896年,盛宣怀从张之洞手中接过汉阳铁厂后,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产品质量问题,即所生产出来的钢材材质发脆,容易断裂。他弄不明白,为什么洋人生产的钢材质量很好,而自己生产的钢材,质量就不行。国内聘请的洋技师也讲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只有派人到国外炼钢厂去,在生产现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仔细考察,找出问题的所在。此时盛宣怀想到了他的莫逆之交、汉阳铁厂总翻译李维格。
  李维格(1867-1929年),祖籍吴县,幼时家境贫寒,随其父亲在上海半工半读,后赴英国留学,之后又赴美、日出访考察。李维格与众不同的是,他注重格致之学,称得上博学多才。
  1902年10月,盛宣怀派李维格承担此责。李果真不负厚望,经过出国实地考察,找到了质量的关键所在,即矿石中含磷过高,导致钢材易脆、易裂。他发现汉阳铁厂所采用的炼钢设备与工艺,不适宜炼矿石含磷过高的钢材。
  李回国后,立即向盛宣怀建议,购置新设备,改造旧式炼钢炉,同时改进工艺,去除磷质。盛宣怀对此颇为称许,并指示照办。汉阳铁厂终于炼出第一炉真正合格的钢材,为盛宣怀解决了又一个阻碍前进的拦路虎。
  李维格不仅是实业家,而且一生对教育情有独钟,他热心教育,提倡科学,多次捐资助学,苏州大学的“维格堂”就是为纪念李维格先生捐资助学东吴大学而兴建的。

  上海交大校长唐文治

  1896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1907年9月聘请苏州人唐文治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唐文治(1865—1954年),苏州太仓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官至清农工商部左侍郎兼署理尚书。后退出政坛,潜心从事教育事业。
  唐文治上任时,学校因前任监督久不到校,经费拮据,“颇形废弛”,真可谓受任于危难之际。他到任后对学校的专科设置、教学情况作了全面的考察,形成了学校办学方向,使学校性质向工程高等学校转移。在他任内最初的三年里,陆续增设了铁路、电机、航海三个专科,充分显示出唐文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率的办学实绩。
  唐文治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经费短缺。当时学堂属于邮传部,学校经费主要来自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每年的十万两白银供给。随着学生人数增加,学校建设费及教职员工开支早已入不敷出。1908年,
  学校在整理旧案卷中发现有汉阳铁厂股票和德律风(即电话)股票若干,然而因各种原因,股息迟迟未能领取,经过盛宣怀的斡旋,终于使学校取回了这些经费。1911年盛宣怀任邮传部尚书,他不仅增加了学校预算,还将自己的私产赠予学校建筑校舍。学校由于办学严谨,名声大振,文人商宦子弟都欲入校或转学就读。盛氏家族及盛宣怀朋友的子弟都希望通过盛的关系挤进学校。盛则从不以上司自居,唐文治也既讲原则,又适当灵活掌握。盛的侄孙欲入附中就读,因英文程度稍差,唐文治建议先入小学就读。盛宣怀的朋友刘芬的儿子考试时国文程度欠佳,没有达到要求。唐文治给盛复函,委婉地拒绝了她的请求。
  盛宣怀与唐文治的这种良好关系,对上海交通大学的早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唐文治主张“尚实”,强调道德培养,以塑造“第一等人才”为己任,广揽名师,首创工科,厚植基础,严谨治校。唐文治为交大建成全国著名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近代工科教育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
  盛宣怀与苏州人谢家福、李维格、唐文治等的交往,足以反映他在创办实业中对人才的尊重与依赖。

  姑◎苏◎史◎话
  □盛承懋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