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朱柏庐墓

苏州日报 20160805 B第02版

■杨瑞庆


  昆山在明清期间诞生了影响全国的思想家顾炎武、文学家归有光、教育家朱柏庐,他们不但学识高深,而且品格高尚,所以被邑人敬为“三贤”。当他们去世厚葬后,就成为后人祭祀的圣地。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贤墓几经磨难,沉浮无常,由于得到了里人的接力保护,有的“转危为安”,有的留下遗憾。目前,顾炎武墓和归有光墓保存完好,唯有朱柏庐墓还鲜为人知,虽有线索,但下落不明。
  朱柏庐(1627-1698)先生的墓地不在昆山,却在苏州浒关的阳抱山。为什么会远葬异地?因为朱家祖上与苏州有渊源。
  朱柏庐的世祖自北宋靖康年间随宋廷南渡到了吴郡,由于朱家得到了吴地好心人的收留才站稳脚跟,随后繁衍生息,在苏州开始发迹。
  昆山与朱家结缘始于四世族人朱吉,因他聪明过人,才华横溢,而引起当时昆山州官徐石麟的青睐,不但把爱女嫁给朱吉,而且还特邀他前往昆山辅政参谋。从那时起,朱家由苏州迁移昆山。后来因朱吉的管理才能深得朝廷赞赏,就提拔他进朝行政十年之久,从此朱家飞黄腾达。随后的几代均有不俗建树,有的在书画上独树一帜,有的在科考中一鸣惊人,有的在文坛上鹤立鸡群,有的在教学上桃李满天下。如,元代大画家朱德润是朱家落户昆山的第一位名人。明代朱希周也为朱家光宗耀祖,其成就登峰造极,弘治丙辰年高中进士,并在殿试中获得头名状元的桂冠。
  到了十一世朱集璜(朱柏庐之父)那一代正值明灭清立,由于他铁心反清,所以当昆山城失守后,为了不当清人而投河自尽。其爱国表现被当时19岁的朱柏庐看在眼里,也发誓今后不入清廷,而继承父业,教书育人,并潜心治学,著书立说。最负盛名的就是那篇只有五百多字的《治家格言》,成为后世进行家教的经典美文。至此,朱柏庐已是昆山城里的大名人,他曾主持玉山书院,由于名声在外,总是座无虚席。
  朱柏庐进入晚年时,被吴县东山的席家聘去当了塾师。那是因为席家经商发财后,为了传承家业,就需要聘请名家高师来培养家族后人。当时,朱柏庐的教书名声如雷贯耳,当属席家首选。朱柏庐经过权衡,决定离家前往,原因是祖上曾经得到过苏州人的帮助,应该知恩图报,而且席家愿出较多俸禄,朱柏庐可以此改善贫寒的家境,因此就去那里执教了七年,直至年迈回昆。
  当朱柏庐去世后,没有跟随父亲安葬在昆山,而是远葬在苏州浒关的阳抱山。由于其父死于清初的战乱中,周围弥漫着腥风血雨,只能就近葬于他曾经逗留过的沙葛村(今陆家镇内)。当朱柏庐去世后,由于他业绩辉煌,已为朱家光宗耀祖,所以其子孙一定要将他魂归祖坟。
  当时的大户人家都要花费巨资在苏杭一带的风水宝地中去选购坟地,朱家祖上还算殷实,所以也在地势高燥、风光旖旎的阳抱山脚下购地置坟。据传,状元朱希周退职后,就在阳抱山的祖墓旁边建了一个草庐,不仅隐居守墓,而且每天读书不止,活到了84岁才去世,他死后也葬于阳抱山。
  安葬朱柏庐时,由苏州状元彭定求撰写了墓志铭,也算葬得风光。从此,朱柏庐墓远离故土,平常少有人问津,显得十分孤独。只有族里人在每年的清明节才去扫墓,其他人很少知道了。但自有崇拜者对朱墓十分敬仰,曾慕名前往,踏勘寻踪。
  那是1926年的事。云南腾冲人、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先生无心政事而寓居苏州,他准备用余生去郊外访古探幽,特别关注先贤的一些被人遗忘的墓葬,决定实地考察,辨别真伪,并记录在册,留传后人。他走遍了苏州近郊的名山秀峰,将他看到的所有碑刻、铭文记入《吴郡西山访古记》中,成为苏州古墓遗迹的宝贵“档案”。其中就有那一年“10月7日访朱柏庐墓”的记载。
  朱柏庐是李根源敬仰的人,为了实地叩拜心中偶像,他先乘船,又步行,终于发现了隐藏在阳抱山脚下草丛中的朱柏庐墓。萧条的景象让李根源先生愤愤不平,他决定撰文呼吁。随后,吴县地方当局颁布了《保墓文》法令,才使朱柏庐墓保存至今。所以,应该感恩李根源先生当年的远见卓识,才使朱柏庐墓有了可靠下落。朱柏庐的墓地虽然有了可寻线索,但是至今还没有发现一张墓地照片,甚是遗憾。

  □杨瑞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