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话《包公》“鼻祖” 杨莲青

姑苏晚报 20161009 B第02版

■记者

    每当看见著名评话表演艺术家陈晋伯、顾宏伯、金声伯、陈卫伯等人精彩表演,为他们出神入化的长篇评话《包公》所击节点赞时,便不由得想起了他们的师父、这部优秀的正功书《包公》的“开山鼻祖”杨莲青,
  杨莲青,原名杨阿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七月二十六日出生于贫民家庭,其父挑麻油担为业,后在镇上开设新市书场。杨莲青从小在书场中耳濡目染,对苏州评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十余岁时,恰值艺人全如青在新市书场演出,开讲评话《五虎平西》。于是,杨莲青便拜全如青为师,学讲评话,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全如青为杨阿奎改为艺名杨莲青,便是含有“青出于蓝胜于蓝”和将其“如青”继承下去之意。
  那么,杨莲青如何会被同行誉称为苏州评话“《包公》鼻祖”的呢?
  清咸丰年间,苏州光裕社有一位说《金台传》的评话艺人张树庭,一次,他去浙江乌镇演出,偶尔听到当地艺人金秋泉的《五虎平西》。故事从狄青大闹万花楼开始,接着是恶战大狼山--狄青挂帅--狄青招亲--庞吉谋反--三盗打皇鞭--大破铁倒山……一连说了三个月,非常精彩。因此,张树庭就把金秋泉请到苏州去演出,让他住在自己的家里,天天去书场接送,像学生敬重老师一样。于是,金秋泉把《五虎平西》传给了张树庭,张树庭传给了学生全如青,全如青又传给了杨莲青。所以在杨莲青之前,只有《五虎平西》,没有《包公》。
  拜师学艺数年后,1920年,杨莲青在光裕社出道,初登书坛,奔走于江浙吴语区各地码头。但因吴语不纯,乡音太重,影响生意,遂再学吴语。1921年,杨莲青单放上海说书,虚心学艺,得评话前辈王如松、郭少梅帮助,艺技大进。又吸收评话名家何云飞“开打”手面,用于《狄青刀劈王天禄》演出中,使书艺增色不少。当时,上海的天蟾舞台、大舞台、丹桂第一台、大世界乾坤剧场正在同时演出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很多京剧名家如常春恒、李桂春、周信芳、露兰春等都粉墨登场,很是热闹。杨莲青见了,不由萌动了将《狸猫换太子》改为评话的念头。他认为,这出戏情节曲折生动,包公更是深受民众敬重的清官,如果将它改编为苏州评话,一定会受到听众的欢迎。于是,杨莲青就以京剧演员常春恒的剧本为蓝本,边改写边演出。京剧剧本情节宠杂,枝蔓繁复,为使剧情集中,符合评话的特点,杨莲青紧紧围绕包拯陈州放粮--李娘娘破窑告状--断太后--审郭槐--迎太后--打龙袍为主线,果断地删除了包拯进京赶考、包拯联姻、乌盆计、铡国舅等故事,还把带有神怪色彩的情节作了合乎情理的改编。
  例如京剧蓝本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包拯到达陈州的当夜,做了个梦;梦见太阳落了下来,他赶紧撩袍去接,醒来大汗淋漓,从而使包拯意识到一定有弥天大冤等待昭雪。杨莲青在再创作时,将此情节改为包拯骑马出行,狂风吹走了他的乌纱帽,张龙、赵虎奉命去捉拿“落帽风”时,听到有人叫冤,从面引出李太后告状的故事。这一改非但合乎情理,还增加了趣味。
  要编成一部一百多回(场)的长篇评话,单靠京剧本是不够的,所以杨莲青在创作时还参照了大量相关的史料与民间传说,不断丰富剧情。杨莲青儿时仅上过几年私塾,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治学严谨,只要书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他总要查阅资料,或者向人请教,加以核证,决不信口开河。经过多年的揣摩与创作,他独创的评话《狸猫换太子》得到了听众们的认同。据杨莲青的学生顾宏伯说,在解放前,《狸猫换太子》还有一个题目叫《文武会》,这里有个说法,说是包公与狄青原为上界文曲星和武曲星下凡,当时在天上,这两位星君闲来无事,正在互换脑袋的游戏,恰好此时玉帝旨到:命二神下凡辅弼宋室,即刻动身。于是二星君连头都来不及换回来就下凡了,结果文曲星托生为包公,武曲星托生为狄青,但因为二星君下凡时头没有换回来,于是本应该白脸的包公却成了黑脸,本应该黑脸的狄青成了小白脸。新中国成立后,因《文武会》中的这个情节涉及迷信,所以就改成了《包公与狄青》,后来干脆改名为《包公》。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