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忠: 播撒余晖寄“乡愁”的文史学者

姑苏晚报 20160908 A第12版

■谷雨



  人物简介:杨维忠,男,1949年4月出生,吴中区东山镇莫厘村人。作为一名没读完初中的农村娃,他凭着自己的刻苦勤奋,自学成才。1971年入伍后,他更是追求进步,不断钻研,成为一名出色的通讯员,练就了扎实文字功底。1975年,他复员回到家乡,从公社通讯报道员、文化站站长做起,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担当起宣传家乡的重任。在繁忙工作之余,他更是奋笔疾书,即便退休后仍笔耕不辍,先后出版跟东山有关的著作25部,共计800余万字。在杨维忠的笔下,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他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为家乡而书,为家乡代言,已成为杨维忠生命目标的全部。

  自学成才农村娃成为部队优秀通讯员

  1949年,杨维忠出生在现吴中区东山一个渔民家庭。作为家中第九个孩子,父母不愿他跟着受苦,于是,把他送给了养父母家。自幼,杨维忠便喜欢读书,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然而初二那年,由于养父母家生活也很拮据,13岁的杨维忠无奈地离开了校园。
  虽然不能继续上学,然而,杨维忠对于读书的热情却从没有消退过。幸运的是,他的二姐当时已经在当地一家工厂上班,那家工厂有个图书室,里面有不少藏书。这对于喜爱读书的杨维忠来说,无疑是发现了一个宝库。有时,天没亮他就等在工厂门口,工厂一开门,他便让二姐把已看完的书还掉,再借一些书出来偷偷带回家。
  杨维忠说,白天他要去砍柴、割草,照料家里圈养的5只羊,到了夜深人静,才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这时,他可以看书了。就这样,他的文学功底一天天积累了下来。
  到了16岁,杨维忠开始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每天在队里和社员们一起积肥,一起抗旱,一起挑担。后来,有一段时间,在集中宣传毛主席的思想。喜欢读书的杨维忠也同样喜欢写作。有一天,有些手痒的他便写了一篇通讯报道,送给了在公社做干部的叔叔杨寿生。叔叔看完后,称赞他文章写得不错,并建议他去投稿。杨维忠说,这是第一次有人夸他文章写得好,当时,如同一缕阳光照进了他的心田,更加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回到家后,他对稿件进行了认真修改,第二天一早,他便乘车前往苏州,准备找报社投稿。结果,找来找去,却没有找到报社,天黑后,回东山的车也没有了。于是,他靠着双脚,走回了东山。
  除了喜欢读书和写文章,在生产队干起活来,杨维忠也从不输给别人。苦活累活,他都抢着干。有一年冬天下大雪,生产队的橘子树都被积雪压弯了,于是他早早起床,独自拿着工具开始除雪,把队里二十多棵橘子树上的雪全部清理干净。等其他村民起床后,看到干干净净的橘子树,大家都忍不住发出啧啧称赞。
  1971年,杨维忠以优异的表现,迎来了命运的转折。这一年,他光荣参军。来到部队后,他是连队里少有的几个初中生。连队领导为了考验他,安排他和另一个战士养猪。每天要喂五十多头猪,还要打扫猪圈。杨维忠没有半句怨言,他
  和战友尽心尽责,不仅把猪养好了,还繁育了几窝小猪。通过考验后,连指导员将他推荐到了营部通讯报道组。从此,他如鱼得水,经常下连队进行挖掘,半年不到,他便在《人民军队报》、《陕西日报》上连发了三篇人物通讯。此后,他又被抽调到团部政治处宣传股。1973年,他又被安排到新华社西安分社,接受了为期半年的系统学习。由于表现突出,部队领导想要将杨维忠提干,不料这时,杨维忠得知,家中养母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同时,他也想早点回到家乡为家乡发展效力。1975年3月,他复员回到了东山,担任村里团支部书记。

  奋笔疾书他成了家乡东山的代言人

  初回村里,杨维忠带领村里年轻人,鼓足干劲,一直冲在生产第一线。1976年,东山公社通讯报道组的负责人听说部队回来的一个小伙能写写东西,于是找到了杨维忠,问他愿不愿意到公社工作,从事宣传报道。能发挥自己特长,又能整天跟书打交道,杨维忠一口答应了。
  到了新岗位后,凭借在部队练就的扎实功底,很快,杨维忠便有多篇文章在省市报刊发表。当年,他就被评为吴县优秀通讯报道员。此后,他便以东山为根,认认真真、孜孜不倦地挖掘题材,书写文章,宣传家乡。《东山风情》、《名人与东山》、《东山进士》等一部部跟东山有关的著作也相继问世。1993年,杨维忠加入了江苏省作家协会。此后,他又先后担任了东山镇文化站站长、东山成人学校校长等职务,在东山,很多人都知道杨维忠的大名,大家习惯性地称他为“杨秀才”。
  2002年,东山镇想要开发陆巷古村旅游景点,镇里派杨维忠去打先锋,为此他写了一本《太湖古村——陆巷》的小册子,在写书过程中,杨维忠接触到了几位王鏊的后裔。王鏊是明代从东山走出去的一代名臣。杨维忠觉得,像王鏊这样一个有才华有气节的人,他曲折坎坷的一生应该被更多人了解。由此,他萌发了为王鏊写传记的想法。王鏊的后裔们听说杨维忠有这个想法后,都表示会全力支持他。当时,上海有一位王老先生,家中珍藏了二十多卷王氏家谱,他愿意借给杨维忠,但条件是只许抄,不许复印。因为家谱都是清朝的纸张和装订,老先生怕复印会损坏家谱。为了这些家谱,杨维忠整整抄写了三天,而那位老先生也陪坐了三天。2012年,村里又邀请杨维忠去编写陆巷村志。经过他的辛勤耕耘,苏州市第一本历史文化名村志《陆巷村志》不仅成功出版,还在志书评比中获得了江苏省特等奖。
  “虽然之前知道这部书是块硬骨头,可真正动笔时,才发现困难不是一般的小。”杨维忠说,由于家谱等史料都是用古文写的,深奥难懂。为了能读懂这些史料,他专门购买了古文学习的书本,认真钻研起来。从2004年正式动笔,一本《王鏊传》,他一写就是十年,终于在2014年正式出版。翻开厚厚的《王鏊传》,在最后有三页参考文献。杨维忠说,除了王氏家谱是自己手抄之外,其他有关的五十多本史料都是自己买下的,光在买书上他就花掉近万元。《王鏊传》一书,也获得了苏州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然而,杨维忠并没有满足,他根据手中资料,在2015年,又出版了《王鏊诗文选》。而即将出版的《莫厘王氏人物传》,则凑齐了“东山王氏三部曲”。这三本书共计150余万字,300多张照片,连头带尾总共花了14年,是杨维忠耗费心血最多但也最满意的作品。
  不仅善于写作,杨维忠还是著名的得奖专业户,在全国及省市报纸杂志评奖活动中,他先后获奖30多次。截至2009年正式退休,他一共发表了580多篇关于东山的文章。

  呕心沥血掘地三尺只为把“根”留住

  2009年,杨维忠正式退休。对很多人来说,退休后一身轻松,可以游山玩水,然而,他一点也没有闲下来,依然像个苦行僧,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作上。每天早上五点多,他就起床了,先是泡杯茶,听听新闻,了解下国内外的大事。吃完早饭,便开始写作,一直到中午。午饭后,稍作休息,又开始端坐电脑前,不断敲击键盘。晚饭后,和老伴出门散散步,回家后接着写作,夜里十点左右再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虽然已67岁,但杨维忠的文章全是自己在电脑上打出来的,最多时一天能完成五六千字的写作。
  从今年年初开始,杨维忠接受了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东山杨湾村的邀请,为他们编写一本村志。为此,他更加忙碌了,一次次前往杨湾村,找村里老人座谈,现场考察。“文学可以创作,但文史必须严谨,不能信手拈来,每一步都要严格考证,要严谨,不能误人子弟。”正是抱着这样的观点,他不辞劳苦,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如今,已差不多完成了近30万字的写作。最近,杨维忠又开始着手编写一本关于洞庭商帮的著作。杨维忠说,洞庭商帮是明清时期非常著名的商人集团,当时甚至有“钻天洞庭,遍地徽商”的说法。洞庭商帮不但生财有道,而且非常有民族气节和民族责任感,这令他十分敬佩。之前也有不少人写过关于洞庭商帮的著作,但在杨维忠看来,这些著作还不够翔实,自己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掌握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因此,他准备写一本50万字左右的书,争取在2018年完成。
  在杨维忠东山的家中,有三个书房,共收藏了一万多册藏书,其中光花巨资收集购买的东山大族的家谱就有30多部,这是他40多年来最宝贵的心血。杨维忠说,从1975年回到东山工作开始,这么多年来,他收入的三分之一都花在了这些书上,这些书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写书而收集的有关史料。“我不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都烂在肚子里,想要给后人留下一点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守土有责吧!”杨维忠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无论是老伴,还是家人,对于他的写作都给予行动上的支持。如今,虽然岁月不饶人,但自己头脑还比较清晰,身体也挺不错,因此,他想尽可能地利用晚年时间,多写点东西,多留下些史料。
  如今,在杨维忠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其中既有他学习借鉴的文献,也有他自己的著作。从1990年出版第一本著作开始,到今年为止,杨维忠共出版了25部著作,共计800余万字。“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杨维忠说,能为故乡、能为后人留住文化的根,不管再辛苦再累,他始终无怨无悔。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