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只为西山歌

姑苏晚报 20160821 B第08版

■王慧骐

不觉间,与金培德交往快有二十年了。彼此间走动并不很密,但每每想起他,总有一种很亲切很温馨的感觉。他为人真诚、坦荡,憨厚、重情。他身处的太湖西山岛,是一个近乎仙境的地方,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美物。每年的6月,我太太会熬不住地思念那儿的杨梅,于是我们会在那一段时光里,不邀自到地出现在培德的面前。培德会笑盈盈地陪我们上山采摘,忙前忙后;与我等把酒叙情,一醉方休。
  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西山,是金培德的出生之地,更是护佑他一步步成长并获得长足发展的福荫之地。十几年里他先后出过六部散文专著,每一部都是写的西山,他注定了此生只为西山而歌。只消看那书名,便知其对故乡的爱是何等地不遮不掩,一览无余。书名分别唤作《西闲小作》、《阅读西山》、《名人与西山》、《悠悠西山》(与人合著)、《品味西山》等。他在西山从教近四十年,为西山培育了一批批莘莘学子;执教之余,他又钻研于西山的文史典籍,走村串巷,采访调研,写出了一大批探寻西山、讴歌西山的知识美文,为更大范围地推荐西山、宣传西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地人称他为“西山通”,他当之无愧。
  书写乡人乡景,咏唱乡风乡情,始终是他执著不变的主旋律。他的作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现了西山独有的人文风情与四季景致,且在艺术形式上努力显示出了多样性。而那些回顾人生往昔的怀旧之作,事件的背景虽有着浓郁的历史印记,但文章的字里行间透出的却是一个农家子弟对土地对亲情乃至对乡邻对童伴的质朴无邪的情感。所有的疼痛都是不可替代的,惟有亲身体验才会如此刻骨铭心。而正是他早年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苦难,方才构成他今日的大度与从容。
  培德对乡土的爱,是无怨无悔、百折不挠的,是从内而外浸淫到骨子里的。哪怕远在繁华喧闹的香港、澳门,抑或大漠起伏的青海、宁夏,乃至万里之外的澳大利亚,他每每触景生情,想到的总是他魂牵梦绕的西山。他总爱拿眼前的物与他心中西山的物来进行比较,深植于他心中的评判万事万物的坐标系,其中心点便是他此生赖以生存且咏唱不息的西山。他有篇《香港小记》,文中如此写道:“回到家乡后,有人问我对香港、澳门的印象,我说:‘香港不及澳门,澳门不及西山。’问者大惑不解,说我‘一派胡言’。我辩解:不信,你去走走。’其实,任何东西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乃山野之辈,崇尚自然,喜欢山水风景,粗茶淡饭,而繁华之地,于我则无福消受耳。故如此一说。”这就是培德不加掩饰的真实,对乡土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掷地有声。其率真与可爱令人钦敬。
  培德还有些作品是论及人生所必须面对的诸多问题——如何看待幸福,如何善待自己,如何珍惜缘份;怎样活出自我,怎样做到“淡泊人生”,怎样才能“长成大树”……在这些篇札中,作者或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或紧扣现实,深入浅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文字老到,体悟精当,不乏警省通透之作。这些作品,表明其人生已然步入了一个澄静致远的境界。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