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谁人不识君——陈摩和他的朋友圈之二

城市商报 20160820 A第02版

■刘华杰


  竹林精舍和松化石室一样也是陈摩的斋号,在区别于一般传统的作品上或极为满意的作品上加盖“竹林精舍”(见上期),故不多见,亦如后来吴门山水巨匠吴羊攵木在其自创的第三类画法中加盖云中小筑章一样。
  陈摩的名气在民国时期的画坛可谓响当当,但凡来苏的画家均要见见陈迦盦,据陈摩之孙陈尧听其父辈讲:有一苏州富商愿意将一幅清初四王的画来换取陈摩的工笔四屏;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特设课堂请其开课,每周一课,不限时间,随到随开,而等听陈摩先生讲课有数百人之多;向陈摩求画的朋友遍及江浙沪,从四张通讯录中便可看出其交友之广,陈摩写的大通讯录分四开,第一开为其家乡常熟朋友共计69位,第二开为上海朋友,左边起第6行清晰写着“吴湖帆,法(租)界,嵩山路”等共20位,第三开为苏州师友或徒弟,中间能见到‘张宜生-北街道,柳君然-牛角浜’等密密麻麻46位(见图1)。第四开为同事通讯录(见图2),分为工业同事、一高同事、一师同事和女师同事(及学生)四大板块共计67位先生,想必当时均为教书育人的园丁们。这四开陈摩亲笔写的通讯录,记载着他那个时代的朋友圈,200多位文人贤士或高官太太可见当时陈摩与其作品受欢迎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在的小鲜肉。
  在上海的朋友圈同为苏州人的吴湖帆可谓亦师亦友,‘海上三吴一冯’中的吴湖帆在信中称陈摩为‘迦翁吾师先生’(图3),虽未拜师,但极为尊重陈摩先生,来信是以为一次画展需要,向陈摩催要画件,再恳请陈摩将苏州画家“能多一件亦多一件,亦希代为罗致为盼”,最能多一件亦多一件,亦希代为罗致为盼”后还加上了一句“少云先生询老致候”,可见少云先生询老致候”在海上的吴湖帆、樊少云均对陈摩表示敬意。海上的“金鱼大王”汪亚尘亦是如此,为求陈摩一扇面,数次来信(图4、5),在收到扇面后还寄上自己的“拙作一页,白面一页”,想与陈摩交换作品,可见对陈摩之作极为珍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一张名为“灵岩游记”的照片中(图6),拄着拐杖黑色长衫两鬓斑白者即陈摩也,灵岩山的灵岩寺千年香火不断,陈摩与友人在高大的大雄宝殿和香炉前合影,并落款为‘甲申新秋,迦盦’即1944年秋天,抗战已到最后关头,这时陈摩已58岁,垂垂老矣,随后身体被哮喘困扰,多数卧床休养,这是陈摩最后一次登上灵岩山寺了。
  海上大家吴昌硕和陈摩关系亦师亦友,数次来苏在怡园小聚,虽贵为陈摩尊长,但在陈摩多件作品上均有题跋,吴昌硕在怡园看到陈摩画的一件水仙(图7)作品后题写:“伽盦此作古简幽穆,如湘妃比肩如巢父洗耳”,“使两峰玉九复生恐不能专美矣,读罢钦佩久之,丁巳四月维夏安吉吴昌硕时年七十有四”。吴昌硕用湘妃并肩来比作陈摩的作品之美,用巢父洗耳比这件作品清新淡雅,超凡脱俗。(巢父洗耳:巢父为上古高士,与许由为友。尧要将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告诉巢父,巢父批评他隐匿不深才被尧发现,并说,你不是我真正的朋友。便到水边洗耳。又说巢父即许由,因许由夏常居树巢,故亦号巢父。后以之称颂隐士不近尘俗)可见在当时1917年夏天,苏州护龙街顾家的怡园雅集时,还是小字辈的陈摩时年31岁,画出这件淡雅清新的花卉作品后得到吴昌硕的赞赏及题跋,这都为他以后的艺术之路指明方向。 (刘华杰)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