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直简朴话艺圃

苏州日报 20140511 A第07版

■王啸峰

□王啸峰

  如果将五百年浓缩成五分钟的纪录片,那么,高高装设在艺圃门口的“全景摄像机”,将记录下怎样的情景?我想最短暂的恐怕就是人的影像吧,连袁祖庚、文震孟兄弟、姜埰父子这些园主人也只能是匆忙照几个面而已。静静占据主体画面的是那些街巷、厅堂、草木、池塘。每次走进文衙弄,都会产生错觉。似乎眼前斑驳粉墙、弹石路面直接由遥远未知年代剪切复制而来。时间作用在我们身上的效果,比作用在它们身上的明显得多。一群少年嬉闹着冲进园子,博雅堂西边的小屋里,欢声笑语。二十多年后,我隔着玻璃窗,探视那间无名小屋。似乎桌椅依旧,陈设未改。天又开始下雨,春节过后,整个正月都浸在水里了,冰冷的雨丝飘在脸上,刺骨的凉意渐渐转变为麻木。我需要水榭(延光阁)里的一杯热茶。
  喝茶清谈,是我们没钱有闲时期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当然还有抽烟,抽劣质烟。他们谈得起劲时,我会站起身,走到窗口,看水面,看远处的景致。艺圃的游人一直不多,景色不受人的干扰。“隔断城西市语譁,幽栖绝似野人家”,这样的宁静延续很久了。顺着水岸线,响月廊、香草居、浴鸥、朝爽厅、乳鱼厅、爱莲窝等逆时针一圈扫下来,艺圃的精华,也尽入眼底了。少年时代,我还不能领会第三代园主人姜埰、姜实节父子“棐几只摊淳化帖,雪瓯频试敬亭茶”的境界。
  与苏州其他园林休憩喝茶处相比,延光阁视野开阔,水陆齐佳,静谧安然。这是第二代园主人文震孟、文震亨兄弟的设计,延光阁取自阮籍“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的句意。文震孟是及第年龄最大的苏州状元,“知天命”的状元公没有向魏忠贤俯首示好,而是请求皇帝勤政、廉政。结果是廷仗八十,仅隔半年便被赶回老家。离开政治斗争的漩涡,文震孟将曾祖父文征明“吴门画派”的意境移植到动静相宜、错落有致的一方小天地里。他购下明嘉靖年间学宪袁祖庚的醉颖堂,其时,醉颖堂仅留池塘、老屋、土山等残景。文震亨深得文氏传承,改废园为“三万顷湖裁一角,七十二峰剪片山”的城市山林。
  细雨中,我和妻子决定不进延光阁,绕园而行。水面上两只鸭子游弋,不时低头同鱼儿争食。这池水,是艺圃的魂魄,它周边的建筑时兴时衰,树木枯荣有期。只有它,五百年来就这样静静躺着,涵养园子,享受孤独。
  艺圃,很少有旅游团队进入。少了拥挤,腾出自由空间。下意识地,我和妻子压低声音交谈,自然是园主人的诗意生活。归庄曾经在“城市山林”匾额提写跋语:“栖迟于数亩之园,尘事不闻,俗客罕至,可以避世,可以娱老,何必桃源、商山哉?”几百年来,苏州人的精神与性情不知不觉中在改变。崇文融和依旧,优雅从容难觅。雨点大了起来,我们躲进东莱草堂的后厅,此厅无名,从厅堂结构分析,应属家眷楼。只不过建筑都是新近重建的了。我笑着对妻子说,我还能猜出厅堂何时竣工的。她自然不信。我让她看墙上挂着的诗词,“思嗜轩前怀往哲,不如廊外品新茶”、“药圃于今新修葺,追思深院读书声”等,足以说明建筑的新建。诗词作者并书者,是已故苏州书画家崔护先生。他是外公的好友,老宅没有拆迁时,他们有时在狭窄昏暗的小书房里切磋,有时坐在枇杷树底下纳凉消暑。崔护先生人高体胖,满头银发,手里总是拿着一把大折扇,“啪啦啪啦”不紧不慢挥动。他比外公小两岁,称外公为兄。外公画册的题词、序言都由崔护先生一手包办。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序言里,不仅称外公是吴门画派的嫡传人,还“封”了外公一个新头衔:书画教育家。两位老人拱手致意、挥手告别的情景一直留在我心底。他们是同一年作古的,在天堂,他们也会热热闹闹地谈论书画的。墙上书法条幅落款:八十叟崔护,表明书写的年份是2004年。
  外公与崔护先生都是老派苏州文人。从容笃定是他们的共性。外公曾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书画之道在于“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利不急其功”。这话老人一直挂在嘴上,学生们也听了无数次,我估计大多数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外公一生都坚持这样的信条,被称为甘坐冷板凳而又深厚功底的行家。我想这大概就是苏州传统精神的一个面孔吧。艺圃的第三代主人姜埰虽然不是苏州人,但以忠孝耿直赢得了苏州人的赞誉。清代文人归庄、魏禧均以“敬亭山房记”为题,称赞姜埰的为官和做人。姜埰在崇祯皇帝时,官至礼部给事中。他上疏弹劾首辅周延儒获罪,在牢里差点被皇帝密旨除掉,最后谪戍宣州卫。明亡后,姜埰流寓苏州,购得文孟震“药圃”故宅,重以敬亭山房命名,自号“敬亭山人”。魏禧记录姜埰的自白:“我宣州一老卒,君恩免死之地,死不敢忘。”姜埰去世后,归葬宣州,不回山东莱阳故里,只因未得到崇祯皇帝许可。这便是清初遗老们所褒扬的“不忘其本”。因此,与其他园林之记不同,清初记述艺圃之文着墨点在称颂姜埰的功德品行。黄宗羲只在“念祖堂记”的最后,拖了这样一句话:“余昔谒文肃,两至其地,曲池怪石,低徊欣赏,不知其可悲如是也。”黄宗羲的原意,是悲叹文震孟、姜埰两代园主人,虽然刚正不阿、死节中正,却都受到打击迫害。在我看来,这句话体现了景物的细节描写与作者心境的关系。
  我再次站到“曲池怪石”边,就在一瞬间,风里有了当年的味道,细雨冷风中隐约飘来饭菜香味,时近正午,园子四周平房内热气腾腾,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平常地过,活出不同,就是成功。
  阊门内,自古人文荟萃,宝林寺、吴趋坊、专诸巷等,都有一段段惊心动魄故事。阊门内,又是人群密集,平房集中的典型,老百姓终日忙着各自的营生,似乎忘了艺圃就在边上。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