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工夫”绣出唐代名画——苏绣“簪花仕女图”用上六十四分之一丝线

苏州日报 20161015 A第03版

■尤薇


  苏报讯(记者 尤薇)长裙曳地云髻高耸,一名唐代仕女正手执拂尘引逗小狗,顾盼间神态悠然。昨天,苏绣艺人施海霞历时一年,用苏绣再现了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的古雅意境。
  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精细描绘了唐代仕女赏花游园的情景,施海霞绣制的“簪花逗犬仕女”选取《簪花仕女图》中的逗犬仕女,作品高42厘米、宽38厘米,全部采取传统细针绣法完成。施海霞在工艺美校学习时专攻苏绣,此后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苏绣大师李娥瑛为师。为了再现簪花仕女神采,她采用黑、红、棕色、玉色等8套色系、70多种颜色丝线精心绣制。
  图中唐代仕女的身上,轻软透明的薄纱层层叠压,敷色复杂,花纹若隐若现。为达到轻纱朦胧的效果,施海霞用多种色系丝线一层层施针。“这是第一次用苏绣表现大面积的层叠轻纱服饰,光长裙下摆处的花纹,就绣了一个多月。”施海霞用八九种颜色丝线,根据深浅绣出花纹,一只长5厘米左右的小狗,施海霞就用了灰、白两套丝线,10余种相近的颜色绣制而成。
  施海霞介绍,人物开相是最关键的。为了精准绣出簪花仕女发根等细微处,施海霞采用六十四分之一丝线,用出“水磨工夫”,连簪花仕女脸上淡淡的双眼皮她也用六十四分之一丝线绣了出来。在绣制簪花仕女云髻时,施海霞碰到了“拦路虎”,原作采用笔墨表现,用丝线绣制必须将发型层次“交待”清楚。为给簪花仕女重新“梳头”做发型,施海霞精心观摩古装电视剧中的发型,反复琢磨施线技巧,用苏绣生动再现了簪花仕女发型立体蓬松感。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