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为吴伯滔 刻“来鹭草堂”印

苏州日报 20161104 B第04版

■邹绵绵

    去年秋季,我因撰写《现代金石篆刻家蔡谨士先生传略》,遂参看了蔡谨士先生(1916-1981,苏州人,1964年加入西泠印社)的数百件金石篆刻遗作,以及他生前收藏的印谱、名家刻印和钤拓的朱钤墨拓。其中见有吴昌硕刻“来鹭草堂”朱钤墨拓一纸,墨拓边款:“仓石吴俊为来鹭草堂主人刻印,时丁亥(光绪十三年,1887年)”(图一)。我就想到此印文“来鹭草堂”是清画家吴滔(字伯滔)的室名。吴伯滔与吴昌硕为好友,吴昌硕《石交集》中就有记谓:“吴伯滔、滔,一号铁夫,石门人。其画以浑厚胜,古意盎然。先辈典型,得君不坠,非时人所可抗衡也。”该朱钤墨拓可作为拙作《吴昌硕〈石交集〉校补(印缺)补订》(刊于《中国文物报》2010年12月22日第7版)续补订《吴昌硕〈石交集〉·吴滔小传(印缺)》之资料,所以格外引起我的兴趣。
  由于我曾在《西泠艺报》见得吴伯滔于清光绪丙戌(1886年)秋九月为吴昌硕作《芜园图》水墨横卷。按此,吴昌硕后一年(清光绪丁亥1887年)为吴伯滔刻印,亦在情理之中。然而,使我疑惑的是,在所见蔡先生生前收藏的名家印章中,虽有吴昌硕刻的印章,但未见有“来鹭草堂”一印。就此询问蔡谨士先生的儿子蔡廷辉,他说:“这方印章还是‘文革’结束后,我父亲的老友吴 木先生将此印章交我父亲代为钤拓的,父亲当时已有病在身,所以就由我来钤拓。我知道父亲是吴昌硕先生的再传弟子(蔡谨士师从吴昌硕弟子周梅谷),对此印章很是见重,所以我就钤拓了十多份。后来由父亲把印章、朱钤墨拓多份交还吴老,我们也留了几份。”其中的吴 木(1921-2009),曾任苏州国画院院长,当代著名画家。他的父亲是民国画坛“三吴一冯”之一的画家吴待秋(名征),祖父便是晚清画家吴伯滔(1840-1895)。至此该吴昌硕刻“来鹭草堂”印章的出处和朱钤墨拓的由来已全部清楚。
  由于上面既已述及吴伯滔在1886年为吴昌硕作《芜园图》,而笔者读《吴昌硕诗集》中有绝句两首,题目为《伯滔画芜园图见寄,伯滔未尝一至芜园,而图中之景约略能似,盖予之园,破屋数间外,老树丛竹,山石荦确而已。伯滔于芜字上着想,故能仿佛,亦岂寻常画师所及哉。若寻常画师,但见贵家花园,亭台高下,树木整齐,极金碧界画之工,以画吾园,岂不为千古笑柄?于是知画虽小道,亦贵通人才士所为。予喜伯滔画,古雅拔俗,并图之似也。题二绝句,他日相遇,当为诵之》(两绝句从略)。从中可见吴昌硕对绘画艺术有着精深的认识,以及他对画家吴伯滔画艺的赞赏。但在我此前所见吴伯滔所作《芜园图》卷子中,并未见有吴昌硕的“题二绝句”,那么想必吴伯滔应该另作有《芜园图》了。
  果然,最近从网络上见到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品——吴伯滔《苦铁先生芜园图》(图二),题款:“苦铁先生芜园图。丁亥三月,吴滔画于来鹭草堂。钤印:伯滔(朱)吴滔之印(白)”。而且就在该图(已装裱)绫边的右下有吴昌硕(苦铁、缶道人)的墨书题识:“(一)庾信园荒花可怜,幼安榻破绳牢牵。牛羊下来日将夕,鸡鸣不已桑树颠。(二)古人不见来者谁,老屋日日樘斜晖。看山白石落复落,出门行径微乎微。石门(今浙江桐乡)吴伯滔老友画《芜园图》见寄,
  伯滔未尝一至芜园,而园中之景约略能似。盖予之园,破屋数间,外老树丛竹,山石荦确而已,伯滔于芜字上着想,故能仿佛,岂寻常画师所及哉。因题二绝句,缶道人记。钤‘缶’朱印”。题识前所书录的绝句两首与《缶庐诗》中所刊悉同,而题句文字则稍有缩略,而内容则基本相同。该图作画时间为“丁亥三月”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这与吴昌硕为吴伯滔刻“来鹭草堂”印,边款作“仓石吴俊为来鹭草堂主人刻印,时丁亥”的纪年相合,鉴此吴昌硕为吴伯滔刻“来鹭草堂”印,可以说是因“老友画《芜园图》见寄”而对吴伯滔友情的回报,同是两人“石交”因缘的见证。

  □邹绵绵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