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织中之圣”藏巷陌

中国妇女报 7/12/15 A04

■雷虎


在手工业式微的当下,古城苏州就像是侏罗纪公园,保存着其它地方早已灭绝多年的物种。每路过一家丝绸作坊,我就会进门试探情报:“老板,最好的丝织品拿出来看看?”店主一会儿拿出一幅苏绣,一会儿秀出一匹宋锦。看我一再摇头,店主这才来回打量我说:“你莫非要找的是缂丝?你是日本人?”店主一语道破天机。我要找的正是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缂丝。

早在南宋时期,缂丝便博得“丝中之圣”的声名。但如今,丝绸业已是苏绣、宋锦之流的天下。真正的“丝中圣者”缂丝手艺人已经不足500人,而日本人则是苏州缂丝业最大的买主。

小桥流水中隐藏的“缂丝史”穿过车水马龙的苏州老城,漫步在小桥流水的老街。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引得游客不时回头观望,“王金山大师工作室”的字样感觉似曾相识。

推开大门,穿过被缂丝挂画、屏风簇拥的回廊,我进入了这缂丝工坊中。七八张缂丝机偃旗息鼓,踩着木质楼梯逐级而上。装裱好的、没来得及装裱的缂丝作品就如同壁画,不放过一寸裸露的墙壁,堆积如山的书籍占满了房间中央的大方桌,只留下一尺见方给王金山。

很难想象这就是缂丝业唯一的国家工艺术美术大师,缂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代表性人物。虽然已经声名在外,但他依旧如旧时“十年寒窗”的书生,以无人问也不问人的态势奋笔疾书。

王金山在书写的是缂丝工艺专着,这是国家交给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人物的任务,更是他毕生心血的总结。

缂丝,因外形有“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如同用刀刻出来的丝绸,因而又称刻丝。缂丝是一种用“通经断纬”方法织造的丝织品。所谓“通经”,就是用本色丝线做经线;所谓“断纬”,就是用各种彩色丝线做纬线。经纬线相交,根据纹样的图案变化,通过不断换梭和局部回纬的方法,用不同的彩色丝线轮廓的变化来表现图案。

缂丝工艺自汉代就已产生。但是缂丝第一次从民间工艺品的身份走进艺术品殿堂是在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缂丝画达到巅峰,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也正是从北宋开始,缂丝画被收入皇家书画着录。自此以后,缂丝从一种普通的丝织品变成了皇家御用织物。

缂丝业自北宋缂丝画发仞初期便在苏州落地生根。自宋皇室南迁后,苏州更是成为了整个缂丝业的中心。在南宋时期的吴郡(今苏州),更是诞生了缂丝史上最大的腕儿——沈子蕃。至清朝,缂丝甚至已经变成了苏州西郊太湖边农民的主要副业。然而自清王朝灭亡后,朝廷这一最大的买主消失,但苏州的缂丝业却凭借高超的技艺远销欧美日本,一度成为世界风行的奢侈品。

至建国之初,缂丝已经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缂丝工艺,1954年成立了“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邀请了两位缂丝老艺人沈金水、王茂仙进行缂丝制作。1956年招收了第一批二十多位青年学生,17岁的王金山就是其中一位,也是唯一坚持下来的。

如今王金山已75岁高龄,从未间断过他的缂丝之路。

一个人战斗的“行业状元”王金山和缂丝结缘完全是因为偶然。师傅沈金水告诉他,缂丝学艺三年才能基本上手,学艺十年才能织出像样的作品。成名、成家要看自己的悟性和造化。

果然一年未满,学徒走了一半。由于王金山把自己书画、绘画上的美学修养体现在工作中,很快脱颖而出。没有人和他抢这状元头衔,他却更加用功,就如孤胆英雄般一个人战斗。

1963年,故宫博物院开始了宋缂丝名家沈子蕃代表作《梅鹊图》的复制工程,年仅23岁的王金山被选派进京。沈子蕃是缂丝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梅鹊图》更是缂丝史上可遇不可求的佳作。复制出《梅鹊图》,意味着同缂丝宗师沈子蕃过招。为了确保复制能成功,故宫请来了工艺美术大师徐绍青专门教他控制色彩和缂丝经纬密度,专门开放了故宫珍宝馆让他研究历代工艺美术作品找灵感。大师的言传身教,故宫国宝的艺术熏陶,让他开始蜕变。

两年学习后,王金山用一年时间复制出了《梅鹊图》。当两件作品摆放在一起时,连故宫的文物专家也分辨不出真伪。看着自己花了三年时间织出的《梅鹊图》被收入故宫珍宝馆,王金山心满意足地跨出故宫的大门。

17岁时为了成为大师而入行,故宫“闭关”三年后,王金山终于成为缂丝业界首屈一指的大师。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