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官炉”冶坊

苏州日报 20161216 B第02版

■华致中

  苏州生产的铁锅,历史上被称作“苏锅”。“苏锅”历史悠久,铸造精细,具有“铁质纯净,不燥不炸;轻薄均匀,节省燃料;不易腐蚀,经久耐用;光滑白亮,式样美观”四大特色。多少年来,一直为大江南北城乡居民和商家餐饮业所钟爱。
  在封建社会,当朝为防止百姓私自冶铸武器造反,对冶铸业严格控制,并规定须取得官方核发的“官炉”冶帖(相当于现今的营业执照)方准开炉生产。苏州制锅业,约始于宋代。据《苏州府志》和《吴县志》记载:“娄关(即娄门)小志,六门附郭共十六房,娄关江氏世业,今冒他姓者虽多,然其称犹江氏也。业祖炉冶夫人,相传宋,李江氏,孝妇殉身,铸锅成神者……”。由此足见江氏冶坊业在苏世袭的久远历史。
  清代中期时,“铁官”已废。但官炉乃分域而置。那时的苏城江氏“官炉”冶坊,已处于多房分拆且势单力薄的境地。有的甚至从“湿冶坊”(指开炉铸锅的冶坊)转为“干冶坊”(指不开炉生产,仅做门市生意的冶坊)。因而在生意上呈现出无力竞争的颓势。
  与此同时,来自浙江乌镇的“沈亦昌”官炉冶坊伺机打入苏州市场,于清光绪四年(1878)八月在苏州枣市街开设“沈馀昌”官炉冶坊。自此在苏发展十分顺兴,较长时间竟无人可与其相抗衡,在苏一直垄断长达六十余春秋。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该冶坊因多种原因逐渐走下坡路。1939年改组成“馀昌兴”官炉冶坊,1940年再次改名为“懋丰”官炉冶坊。后因逢伪币贬值和面临新崛起的“新振源”官炉冶坊的挑战,终于在1942年停炉歇业。连同房地产拱手出让给新丰面粉厂而退出历史舞台。
  再说异军突起的“新振源”冶坊,创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经多年资金积累、招聘能人、股份重组、注重信誉以及讲究产品质量等策略,终于在挤垮“沈馀昌”后,登上同行业的“霸主”地位。但其兴旺时期亦仅维持10多年,于1949年3月折股歇业。
  除此之外,苏州铸锅冶坊其他企业,早在“沈馀昌”进入苏州发迹时,另有浙江南浔张氏官商也来苏觅地建厂。建起的“振丰”与“鼎丰”两爿官炉冶坊开设在胥门外皇亭街,但终因难敌“沈馀昌”的强势支撑不久便偃旗息鼓了。
  此外,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至苏州解放初,曾经还有15家小规模的铸锅冶坊并存,如开设在胥门外皇亭街与枣市街的有“大德冶坊”“泰昌冶坊”“裕昌冶坊”和“胥门炽大冶坊”;开设在娄门外的有“娄门炽大冶坊”“江念房冶坊”“江念房永记冶坊”“江七房冶坊”和“江念房洽记冶坊”;分别开设在山塘街桐桥与下塘油车弄内的“大信冶坊”“大中冶坊”与“信大祥冶坊”;开设在平门外的“江南冶坊”“三丰冶坊”及盘门外大马路的“新源冶坊”等。
  历史上的苏锅制作,均为传统手工生产方式。主要原料为废旧皮铁,燃料则全部采用浙江木炭。由于生产设备原始,工人完全凭手工操作,不但分工极细,技术要求极高,且劳动强度极大,因此,在冶坊业有几句行话口头禅在民间流传,叫作“炉前像关公,铸铁像包公,衣裳像济公”。这“三公”比喻充分再现了冶坊工人炉前操作的艰辛。
  由此可以体会到,一只成品“苏锅”的诞生的确来之不易。它凝结了老苏州冶坊工人的智慧结晶。“苏锅”,是老苏州手工业中一个可圈可点的话题。
  □华致中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