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文库》江苏书展受热捧

新华日报 7/24/15 17

■记者


7月16日,第五届江苏书展在徐州市云龙湖畔正式拉开帷幕,由苏州市吴中区主持编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丛书《吴中文库》举行新书发布仪式,已经出版的12册图书震撼登场,丛书部分作家和吴中民俗工艺大师进行现场签赠和表演,成为本届江苏书展最为惹眼的活动之一。

16日上午9点左右,展馆正式开放,尽管下着蒙蒙细雨,江苏馆内依旧挤满了前来观展的读者。作为江苏馆的第一个推介活动,《吴中文库》新书发布会一开始便迅速聚集了大量人气。苏州市吴中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乐江向广大读者介绍,山水苏州,人文吴中,吴中区是吴地文化、太湖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诞生于此的吴地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吴地绚烂文明的浸泽、激发下,《吴中文库》丛书集结出版,是吴中区保护、传承和弘扬吴地文化的具体举措之一。

据了解,《吴中文库》全套图书计19种22册,电子音像2种2册,涵盖了吴中的历代人物、名胜古迹、风物特产、民风习俗、工艺文物以及诗文词赋等,无论是涉及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堪称吴中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

“这是对吴中文化的一次重新谱写与重新发现,也是对吴中文化的一次当代穿越,更是对吴中文化的一次重要的文化书写和独特表达。”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佘江涛表示,拿到《吴中文库》新书,让人眼前一亮,装帧精美,用材考究,书香扑面,融可读性、观赏性、史料性于一体,值得珍藏和阅读,它代表着江苏系列的地方文化特点,在编辑过程中,出版社协调专门的编辑队伍,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江苏文化精品。

本次发布会展示了先行出版的精装纸质版《吴中人物图传》、《觅胜吴淞向甪直》、《苏台烟云石湖月》、《洞庭两山一水间》、《胥口放舟入邓尉》、《吴中食话》、《吴中古迹》、《锦绣铺舒》、《吴中诗钞》(全两册)、《吴中文存》(全两册)等10种12册,剩余的9种10册将在今年10月全部发行。

“编好《吴中文库》,一支好的编写队伍是最基本的保证。”率领部分作者出席发布会的江苏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吴中文库》编委会主任范小青说,丛书的作者囊括了苏州最优秀的文史专家以及江苏省内著名的历史散文作家。这些作家和文史专家为了编写这套丛书,就书的体例、编写原则,各辑的分类,乃至每一期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进行反复研讨,最终达成一致:打破传统单一文史介绍手法,立足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这也是这套书的最大亮点。

在发布会上,吴中区还向徐州市史志办、徐州市档案馆、徐州市图书馆、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五家单位赠送了《吴中文库》。“徐州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吴文化的精华尽在吴中,两种文化风格是江苏特色文化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互传播的基础和相互借鉴的优势。”徐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刘巍认为,获赠《吴中文库》,将进一步丰富徐州图书馆“吴地文化”馆藏书目,对于徐州市民了解吴文化、讲好“吴韵汉风”江苏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会结束后,作家范小青、王稼句、吴眉眉、薛冰、朱军进行图书现场签赠,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300本图书被“一抢而空”。“以前去苏州旅游,导游经常会讲到吴王夫差的故事,粗略翻看一下这本书,对姑苏台的称谓、方位、建造的历史考察的竟然如此详细。”现场来自盐城东台的朱广渠先生拿着手中的《苏台烟云石湖月》表示,《吴中文库》一改刻板表达方式,用当代书写方式把地方文化历史文献展示出来,还有大量的作者自己的研究与思考,这种形式很新颖。

范小青表示,通过《吴中文库》的编纂,也希望江苏作家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地方,深入生活,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为地方文化的积累与传播贡献聪明才智,这也是江苏作家应尽的义务。《吴中文库》的推出,也为作家参与地方文化编写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新书发布会后,《吴中文库》还创新推介方式,将丛书涵盖的部分吴韵民俗工艺,包括碧螺春茶艺、核雕、红木雕、砚石雕、苏绣等带到现场展示,让读者对丛书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印象。“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刺绣、核雕,第一次近距离观看这些工艺,真是开了眼界!”徐州市民王乔俐在苏绣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陆彩凤的绣架前驻足称赞,飞针走线、刀起形现,展现了吴文化的细致风韵。

“用‘非遗’、民俗工艺等项目来进行展示,实际上是用更加立体的形式全面展现这套丛书的内涵,也展现了吴文化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吴中区文联主席查伟峰向记者表示。

盛 峥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