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理念解读评弹艺术

姑苏晚报 20161127 B第06版

■曾一果

  潘讯兄的文艺评论集《梦入江南烟水路》近日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他邀请我为他的文字写几句话。说实话,我不懂传统的评弹艺术,有外地朋友来,偶尔也会带他们到苏州评弹博物馆或者茶馆听一听评弹,但和大部分外地听众一样,每次听评弹,我也只是凑个热闹。不过,潘讯从读研究生起,便开始了评弹艺术的学术研究。毕业之后,他虽然进入的是政府机关工作,但是在工作闲暇之余,他还是全身心地投入评弹艺术的学术研究,这本《梦入江南烟水路》便是他多年研究评弹艺术的汗水结晶。

  《梦入江南烟水路》收录了作者近些年发表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多数是关于评弹艺术的,文章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比较学术化的论文,也有读书心得以及文史考证,还有评论札记。通过这些文章,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对于苏州传统评弹艺术是多么钟爱,正是对于评弹艺术发自内心的情感,使得作者甘愿在工作之余,依旧能够心无旁骛,潜心于评弹艺术的学术研究之中。尽管我对于评弹艺术一窍不通,但是《梦入江南烟水路》中的许多文章我觉得都是真知灼见,一些观点新颖别致,对我也很有启发。例如作者认为苏州评弹虽然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开展评弹的学术研究却是1949年之后。作者认为“进入21世纪,苏州评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为苏州评弹研究提供了更加开阔和深远的学术视野。”这确实是事实,近年来,在苏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之下,不仅评弹艺术得到了发扬广大,连许多社区也都专门有听评弹的地方,而且关于评弹的学术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我比较赞同曲艺研究专家吴文科先生对潘讯的一个评价,“研究的起点比较高,且运用的观念比较新。”评弹艺术是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如何对这项发源于吴地的传统艺术门类开展学术研究并不容易。但是作者的理论功底是比较扎实的,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他不仅对各种腔调和流派的评弹艺术十分熟悉,而且擅长结合一些新的理论和观念去阐释评弹艺术现象。例如在讨论周良的评弹艺术研究时,潘讯就发现,周良先生其实已经注意到了评弹叙事中常常出现的“两个现在时问题”,这些问题本来只有受过叙事学理论影响的学者才能够注意到的。在讨论徐丽仙的“丽调”形成时,他又能够综合“悲剧”、“默与体验”、“心象”与“意境”等新颖的视角对“丽调”开展颇有深度的艺术解读。
  潘讯兄毕业之后便进入政府部门,没有留在高校工作。他的评弹研究因此也没有单纯的学院派那样死板僵化——仅仅套用一些新理论阐释评弹文本。他不仅熟悉评弹的文本和史料文献,而且还与一些评弹演员进行深入接触,了解他们的一些基本想法,并做了大量的访谈录和口述历史,这些访谈和口述历史不仅为他自己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也为后人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走遍了苏州城里的大小书场,访谈了周良、金丽生、邢晏春、邢晏芝、王鹰、薛小飞、薛君亚、杨玉麟、江文兰、彭本乐、程若仙、濮正明等老专家和老艺术家,积累了数十万字的原始资料;2010年为金丽生和邢晏春、邢晏芝三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编辑了两本研究专集;还在撰写发表大量苏州评弹研究文章的同时,于2014年和2016年先后出版《一曲琵琶凄婉绝——徐丽仙传》和“典范苏州”丛书《评弹》分册两种专著。”作者的勤奋是有目共睹的,因为他的这些工作都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
  当然,在今天的社会环境里,开展评弹艺术的研究其实是不容易的。虽然评弹艺术发展得到了政府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但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类型,说实话评弹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在苏州的一些社区,听评弹的人大多数是老人,青年听众寥寥无几,而乐意全身心地去研究评弹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如何在传承中发扬光大评弹艺术,这确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在《苏州评弹的原真保护与活态传承》中,潘讯就指出,为了更好地传承评弹艺术,不仅要全面继承一些传统经典评弹曲目,而且也要推陈出新,借鉴京剧的一些经验,“经营书目还要不断创编新书”,创造出一些符合时代潮流的评弹新经典,这些看法无疑是十分正确且有远见的。
  当然,作者还很年轻,《梦入江南烟水路》也只是他在评弹艺术研究道路上的一段小结,我在这里祝愿他在未来的评弹艺术研究中不断进取,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曾一果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