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凤墀与怡园碑刻

姑苏晚报 20160902 B第13版

■唐乃彦


  人民路上的怡园可谓大名鼎鼎,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仍风采依旧。它如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老师,留给了我们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各种碑刻书条石是怡园所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到怡园的碑刻不得不说的是得以让它传承让它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怡园碑刻工程的总负责人及设计师——陆凤墀。他从总体设计、刻碑、拓碑、安装全部参与其中,正是他的参与才使得过云楼藏帖又重新焕发了青春,他赋予了怡园新的文化内涵、赋予了怡园稳重儒雅。
  陆凤墀,字芝山,浙江海盐人。诸生,工分隶,精镌碑版、刻竹,活跃于清中晚期,他多才多艺,是当时三吴地区著名的书法家、雕刻家。清末叶铭著《广印人传》有其传。现有的资料记载陆凤墀的生平介绍甚少,陆凤墀的“凤墀”二字意为宫殿前的台阶,借指朝廷,可见其父是希望陆氏可以入朝当官的,从现有的一些陆氏书法和雕刻作品可以看出陆凤墀确非一般艺人,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文人墨客的细腻和儒雅,为何他当年未考取功名现已无从考证了。顾文彬于同治九年(1870年)授浙江宁绍道台,陆凤墀又是浙江海盐人,能被怡园主人顾文彬赏识并邀请为怡园刻碑,可见陆凤墀的学识和才能非同一般,且过云楼刻碑皆陆凤墀一人所为。怡园内半亭“玉虹”两字为陆氏所书,并题记云,亭上玉虹腰冷,吴梦窗词句也,此亭半倚廊腰,半临栏曲。怡园主人撷取“玉虹”二字名之,属余记其缘记。此匾陆凤墀用汉隶书写,字形方扁,方笔圆笔兼用。字体生动活泼而不失规矩严谨。陆凤墀的书法气势浑厚,茂密凝重,朴实率真,稚拙天趣、平中寓奇,作品取法高古金石味浓。
  顾文彬与三子顾承聘请陆凤墀主持修建怡园刻碑的工程。陆凤墀对刻碑要求之高难以想象,一块刻了数月的碑有可能因为一笔刻画不到位即磨掉重刻或直接报废。他尽量使碑刻的每一字每一笔原汁原味地复制在青石上。在青石上体现书法的行云流水般的潇洒,刚劲有力的风度,委婉婀娜的文静,气势如虹的风采。
  在明清时期,一些文人富豪收藏了大量名人书法及信札。为了使这些书法精品得以展示、研究,他们便大量地使用碑刻这一技术,刻好碑后再用碑拓这一古老的技艺使原作复原下来,使得大量的名人书法信札得以传承保护,让后人更多地从碑拓上体验出前人留给我们的博大精深和思考。
  陆凤墀所刻碑石在怡园随处可见,如怡园碑刻长廊上嵌有的王羲之、怀素、米芾等名家书法刻石,都是出自陆凤墀的手笔。其中的《兰亭集序》刻石是“玉枕”兰亭,相传王羲之《兰亭集序》墨迹已在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19年)为李世民殉葬,宋时贾似道得到与真迹无二的用芪蒙墨迹摹本,再由工匠经过一年半时间精心镌刻于玉枕上,完整地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怡园的这块刻石就是依据宋拓本钩摹复刻的,十分珍贵。《过云楼藏帖》收录的《定武兰亭》也相当珍贵。《定武兰亭》为宋刻本,此拓本字口清晰,其中“群、带、右、流、天”五字未损坏,尤为珍贵。董其昌题跋认为,此拓本是右将军法书第一、清查士标跋“江上侍御示定武兰亭第一本,待雁楼中焚香展现欣赏弥月,题以志幸”。怡园的此碑刻就是依照此本复刻的。
  怡园内一些书条石精品被编入《过云楼藏帖》,这些精品书条石也是出自陆凤墀之手。原碑现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这些书条石都是文革后从怡园及顾氏祠堂移至苏州碑刻博物馆的。
  怡园碑刻与过云楼藏帖在陆凤墀的带领下经历了十余年的努力方刻碑完成。当时这些精美的碑刻艺术品被镶嵌在怡园的廊壁上,还有部分安装在顾氏祠堂中。怡园碑刻与过云楼藏帖的精彩不仅是因为法帖中聚集的众多文人墨客,更重要的是使历代名家书法墨迹得以焕发青春得以流传。陆凤墀的参与对怡园碑刻和过云楼藏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他的总体设计、他的高超技艺才使得众多的怡园碑刻得以传承,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唐乃彦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