赑屃上的历史和尊严

苏州日报 20150206 B第02版

■记者

黎里古镇的周宫傅祠堂总面积800多平方米,共六进。但经过岁月变迁,修复前保留下来的只有第一进到第四进。祠堂内保留一个残损的赑屃(石龟)碑座和一块碑身。
  这祠堂与碑的历史要从200多年前讲起。
  “周”姓是黎里八大姓之一,位居首位,周元理在黎里是很有名望和地位的,他祖籍浙江杭州,祖父辈时定居黎里。1725年,19岁的周元理考上秀才,33岁考上举人,后来在41岁的时候以“大挑”资格出任了河北省蠡县的知县,不久之后就升到天津知府,65岁的时候他做上了山东巡抚,后又出任直隶总督,71岁时候被任命工部尚书,加封“青宫少傅”(青宫就是太子,即太子的老师)。因为受乾隆皇帝重用,所以周元理晚年依旧在朝廷任职。
  但封建时代,有一个规定:官员年满70岁,都要“乞骸骨”,意思是告老还乡。
  周元理在他70岁的时候提出回家乡,可因为他为官兢兢业业,乾隆皇帝就挽留他,于是,又留了他五年。75岁的时候,周元理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乾隆皇帝就恩准他回家,没想到,他回到家乡黎里才三个多月,就病逝了。皇帝知道了,十分痛惜和内疚。于是乾隆口授一则上谕和一篇祭文,让秉笔太监记录下来,交给江苏的布政使,带到黎里代为祭祀。周元理的三夫人许夫人和儿子周升士将乾隆上谕和祭文雕刻成碑文,安置在周宫傅祠堂的御碑亭里。
  由于经历“文革”动荡,石碑存在以下残损与不足:
  1、碑额不见。
  2、碑身断裂两半,上谕被磨掉。当时,造反派将碑身砸断,丢到杂草堆,并命令小学生用砂轮将碑上字磨去,由于小学生力气小,磨去了上谕,无法把石碑翻过来,所以祭文侥幸没被磨去。不知哪位有心人在上面覆盖了很多杂草水泥,后来没被他们再发现。
  上谕看不到了,但据记载:原任工部尚书周元理,前任直隶总督,老成勤慎,宣力有年,嗣后加恩内用,洊擢尚书。后因老病乞休,特加太子少傅,以示优眷。兹闻在籍溘逝,深为轸恻,着加恩令江苏布政使司前往赐祭一坛,钦此。
  3、碑座赑屃头被砍去。
  4、放置碑的御碑亭被毁。
  2013年3月19日,随着修复工作的展开,建筑工人在一进和二进东南角的水泥地底下发现了一块雕刻精美的大石头,他们小心翼翼地把它挖了出来。这个高53厘米、宽78厘米、厚19厘米的大家伙显现了庐山真面目。碑额刻的龙有五个爪子,在古代只有皇帝御旨的碑刻龙才能刻五个爪子。刻着双龙戏珠,雕刻精美,惟妙惟肖。在场所有人都很兴奋,经过专家鉴定,这就是那块失踪已久的碑额。碑额和碑身碑座终于团聚了。
  断裂的碑身正面刻着乾隆皇帝的祭文,比较清晰:
  皇帝谕祭病故原任工部尚书周元理之灵曰: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卹死报勤,国家之盛典。尔周元理性行纯良,才能称职。方冀遐龄,忽闻长逝,朕用悼焉。特颁祭典,以慰幽魂,呜呼!宠锡重墟,庶沐匪躬之报,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荣。尔如有知,尚克歆享。
  碑座,一直保存在祠堂内,学名赑屃。古人为给死后的帝王圣贤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于赑屃背上,意在依靠它的神力,可以经久不衰,千秋永存。可见乾隆皇帝对周元理有多么敬重。
  赑屃的头在“文革”期间被造反派砍下,不知去向。可喜的是就在发现碑额不久后,赑屃的头随着房屋乱石头清理过程中,一起被运往另一处景点揽桥荡当作填石了,由于珍贵文物比较多,所以古镇领导再三关照建筑工人,开挖尽量用人工,并仔细搜查,终于,一名民工在这些乱石头里,发现了一块有花纹的奇怪石头,捡出来,立即向上级汇报。经专家鉴定,这正是赑屃的头。
  接下来在周宫傅祠堂原址地底下,陆续又挖出御碑亭的六根柱子和石台等,基本都保存完好。
  这个被周家视为荣耀的石碑,终于完整地再次出现在大家眼前了。
  几个月后,第二进里的御碑亭大部分用原材料重新修建,碑额碑身装在一起,放在赑屃碑座上,赑屃的头安上去,竟然没有半点痕迹,归功于工匠的巧夺天工之手。
  这块石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历史,终于屹立在御碑亭里,它对研究清代石雕文化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