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文徵明佳作将亮相保利春拍——拙政园后人珍藏百年首露面

姑苏晚报 20160520 B第13版

■李婷


12
   文徵明   碧荫坐钓图
  北京保利2016年春季拍卖会将于2016年6月1日至5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预展,并于6月3日至8日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其中最受关注的古代书画夜场“百代标程”专题中,就有明四家之沈周与文徵明的两件佳作。而苏州古典名园拙政园后人珍藏的名家册页《艺林集胜》,也是一件百年来首次露面拍卖市场的新亮点。
  作为“新十年·新起点”的第一次大拍,北京保利在今年的春拍中征集到众多珍藏多年的精彩佳作,共形成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现当代艺术、当代水墨、古董珍玩、当代工艺品、古籍文献及珠宝钟表尚品等五十余个专场。
  此前已拍出2.07亿元的《局事帖》,再一次证实了顶级艺术品的市场接受度与经济形势起落并不完全成正比的规律。由此,北京保利对古代书画夜场中将推出的“百代标程”专题拍卖充满了信心:专场遴选出从南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到清代“四王、吴、恽”这些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最优秀的画家的6件精品画作,以绘画的文人化为核心,展出中国古代绘画史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与创造革新。
  南宋四家的夏圭为画院待诏,画山水以“夏半边”名世。本册所收由耿昭忠所藏夏圭的《山庄暮雪》,画工极精微细致,应属于其壮年风格。此图描绘的是深秋或初冬时节江南的暮色雪景。图中连绵起伏的雪覆远山,占据画面大半部分的昏暗天空与近景的坡石老树、茅屋小亭、荷篓躬身的老者,构成强烈的对比,“半边”之图构成。虽不盈尺,却小中见大,刻画精细,处处透出水边一隅清冷沉寂的意味,这种冷峻之风似有更多的文人情怀。
  “元四家”之一的吴镇,作为群星灿烂的艺术史中里程碑式的人物,传世作品无论公私所藏皆是寥若晨星。墨竹作为吴镇笔下冰霜之操的幻化,投射着自我的思想与情感,将中国文人画寄托比兴的写意精神推到极致。本幅吴镇《野竹图》,由鉴藏大家张葱玉购藏,后随古董巨擎卢芹斋飘洋过海,又由王季迁累世递藏。图中画野竹一丛斜穿石鎼,疏枝劲节,嫩叶新发,清韵可人。吴镇此《野竹图》,诗书画三者完美结合,其竹如画自身,且自题七言长诗,以竹石比兴,直抒胸臆;复以“吴体”草书写就,格调古秀苍劲,风神潇洒。其貌简实丰,虽未见繁缛之笔,但超凡脱俗,秀逸绝伦。此种诗书画结合作竹之图吴镇之前有之,至吴镇则为巅。
  《马嵬八景册》为“明四家”之首沈周杰作。马嵬以凄婉的故事传承至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图昭史、以图言情应似沈周此图所要表达的文学性和文化意义,但此册更注重于以古言今,诉说文人间的情谊。从姚绶对题到钱溥题跋皆有所指,此册或为沈周根据阎铎旧作马嵬八景诗意同姚绶、钱溥、左赞为遭贬的阎铎所绘的一套卧游山水册页。沈周此册每一页写一景,依次为“马嵬故垒”、“杨妃荒塚”、“地涌双泉”、“园栽丛韭”、“金城古迹”、“宝寺晨钟”、“北原春意”、“南亩秋成”。此套卧游山水册,是沈周“因心造境”的理想山水,其山水画,对于“实景山水”和“胸中丘壑”两者的关系,有自己的理解。不追求对自然景物的真实再现,侧重的是记录事件本身,《马嵬八景册》展现的是友人阎铎的廉洁奉公,治理马嵬县下的民风淳朴、安居乐业之象。此类作品中的景物,只取标志性的建筑或意象化的风景点到为止,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显然不是沈周的兴趣所在。除了那些意象内的“图真”外,还浸透着他丰富的内心世界,甚至置入宇宙的情怀。
  文徵明《碧荫坐钓图》,文徵明有一类作品被人们称为“避居山水画”,此类山水画是在他经过了大量的挫折后的痛苦的退却。所以选择隐居作画,忘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力求心灵平静,为了使自己得到解脱,他的许多山水画便往往具有此种意义。《碧荫坐钓图》即是文氏晚年细笔山水中最具典型和代表的一幅作品,是文氏心灵平静的体现和淡泊名利的写照。《碧荫坐钓图》是文氏晚年青绿细笔山水作品,此图布景繁复,以小青绿为主,浅绛为辅。给人的感觉便是充满了恬淡宁静的文人生活及归隐之乐。从某种程度上说,《碧荫坐钓图》已不单单作为一种艺术品,它更具有一种意识形态,反映了明代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
  恽寿平《仿古山水册》,此册计十开,全册为恽寿平四十岁后临仿宋、元、明诸家成熟期之作。此册借古人笔墨来表现自己的胸中丘壑。虽为临古之作,但已经是脱尽先贤的形骸的恽家面貌。图册不刻意求工,唯求自然天趣,揭示出恽寿平一向所追求的平淡超逸的审美意趣。如《仿大痴沙碛图》,一片平沙阔野,碛石间杂树丛生,树下屋舍掩映。通篇笔墨松秀,设色古雅,格调清新,设陈布势注重结构。《临陆天游霜树柴门》一页,近景树木不多,但富于形态变化,古木虬枝,木叶尽脱。树木的线条用笔,依然有恽向的遗意。远景乌鸦晚归巢,一片萧索孤寒之气。二者穿插盘绕中显现出条理性。一道篱笆置于画面中心,柴门半开,与树木相对。全幅有极强的纵深感及空间感。这也是南田一生贫寒,郁郁不得志的心境写照。
  《仿唐宋人诗意十二景》作于1706年,王石谷75岁之时,是王石谷晚年仿古巨迹。其景观丰富,丘壑多姿,草木丰茂,点景精细。墨色清而润,笔法秀而苍。总体来说,延续了他中期的体貌,但比中期用笔更加老辣,着眼于大的排布、效果以及自家面貌。此时此刻,王石谷从京师载誉而归,达官显贵来求画者接踵摩肩。此类慕隐题材,可能正是他当时真实心境的写照。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苏州古典名园拙政园后人珍藏百年首露面。拙政园专题共有二十余件作品,均为拙政园后人珍藏之佳作,私藏近百年之后首次露面。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五百年间,王献臣、陈之遴、叶士宽、张之万等人都曾为其园主。1877年,富商张履谦买下了拙政园的西花园。张履谦喜爱书画,与吴门画派名家深有交谊,常相往来,画家顾若波、顾鹤逸、邓孝先、陆润庠、陆廉夫、汪东、吴湖帆等人常在张家聚会,他们或为拙政园题诗做匾,或参与补园的设计和修葺。1903年,拙政园浓烈的书画氛围吸引冯超然正式寄寓在东北街补园内,授教张履谦之子孙读书。此次拙政园专题的藏品直接得自冯超然的高徒、拙政园二小姐张琰华(原名张永芳)的后人。其中包括陆俨少、吴湖帆、冯超然、李苦禅、张元济、陈茨园、王遐举、林志钧等众多名家献墨的册页《艺林集胜》。
  ◎李婷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