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 品蟹赏菊别有风味

苏州日报 20151021 A第03版

■顾志敏


  □苏报记者顾志敏

  今天是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古人把“九”列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是两九相重,所以叫“重九”或“重阳”。
  重阳节前后将迎来立秋后第一个寒潮,苏州人称之为“秋风盲雨”,在古人看来多有灾厄正是这个季节的特点。因此,重阳节的许多习俗,如登高远眺、吃重阳糕等活动,多与防治疫病、祛邪避灾有关。

  北寺塔、上方山最热闹的登高之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算得上是重阳节最著名的一首诗,诗中也写出了重阳节最突出的习俗——登高、插戴茱萸。
  重阳登高的习俗源远流长,北寺塔、上方山是最热闹的登高之地。明代“吴门四才子”中的唐伯虎等人都会去虎丘山登高饮酒。苏州作家周瘦鹃、范烟桥等人每年也会相约去灵岩山登高怀古。
  登高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得到更多的阳光照射,提高免疫力。而茱萸则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效,因此古人有插戴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的风俗。

  吃重阳糕为登“高”消灾

  苏州人在重阳节这天要吃重阳糕,除了糕好吃外,更因为重阳糕有着美好的寓意。
  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可以避灾,但苏州是平原地区,山既不多也不高,加上老年人腿脚不便,很难登山。由于“糕”和“高”同音,于是人们就想出了做重阳糕的办法,表示登“高”消灾。除了消灾外,重阳糕还有祝愿儿女“百事俱高”的美好含义。
  重阳节前,观前街道小公园社区请来得月楼的糕点师傅吕杰民,为社区居民演示重阳糕的制作过程,蒸好的重阳糕随后送到了社区老人家中。
  苏州人用米粉蒸糕,大多是枣泥、豆沙馅或加以栗子。苏州重阳糕中最为讲究的一种糕——花糕呈宝塔形,共有九层,每层的颜色都不相同,最上面放着两只“小羊”,寓意“九九重阳(羊)”。

  持螯赏菊文人雅趣所在

  菊花和重阳节的渊源颇深,有人甚至将重阳节叫做“黄花节”。菊花能祛风、养肝、明目,喝菊花酒是重阳的重要习俗,苏州人不但将菊花入酒,还喜欢将它佩戴在胸前或斜插于鬓鬟之间。
  赏菊也是重阳习俗之一。苏州人爱赏菊花,范成大在《菊普略》中写道:“菊所在有之,吴下尤盛。”过去,每到重阳节前后,菊花绽蕾欲放之时,苏州虎丘一带的花农就千盎百盂地挑进城来叫卖。
  对于苏州人来说,单单赏菊略显乏味。重阳节前后,名扬天下的阳澄湖蟹已经上市。旧时,市庶百姓、文人雅士往往在重阳期间,借园林设宴雅集,他们在菊花丛中,欣赏着这满目黄花,一边喝着菊花酒,一边吃着大闸蟹,这就是苏州人重阳“持螯赏菊”的习俗。
  《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大观园里的红楼蟹宴,最能展示这一习俗的雅趣。品蟹吟诗,一边吃喝,一边选题,先赋菊花,又咏螃蟹,大观园螃蟹宴雅趣风韵尽显无遗。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