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年俗堪称中国民俗典型

苏州日报 20150227 B第01版

■施晓平

节令习俗和礼仪、生活、生计等习俗一样,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跟其他地区相比,苏州的节令习俗更丰富,尤其是年俗,呈现持续时间长、文化气息浓、内容形式丰、吃用讲究多等特点。
  随着时间推移、外来人员的增多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苏州的节令习俗出现了三大困惑:一是许多习俗被逐渐忘却;二是走样、变味;三是生搬硬套外地习俗。
  羊年新春到来之际,苏周刊专门对话苏州民俗专家蔡利民、沈建东,以年俗为重点,谈苏州的传统节令习俗和特色,以及形成这些特色的原因,三大困惑的消除之道。
  蔡利民,1943年生于苏州,笔名梦飞子,曾参与苏州民俗博物馆筹建工作,曾任苏州民俗博物馆副馆长,长期从事吴地民俗文化研究工作,参加《吴越民间信仰民俗》《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等国家重点社科项目研究。现为江苏省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苏州市非遗保护专家组成员。出版有《中国民俗赏析》《掀起你的红盖头:中国婚礼》《苏州民俗》《苏州传统礼仪节令》《苏州城隍庙》《四季风雅》等专著,多次获国家、省、市社科奖。
  沈建东,女,吴江人,1963年生,苏州博物馆民俗部(苏州民俗博物馆)研究馆员,毕业于江西大学(今南昌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长期从事吴文化研究、民俗田野调查以及非遗研究工作,现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文学学会会员,吴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苏州市政协文史委特聘专家、苏州科技史学会秘书长。著有《苏南民俗研究》、《风俗里的吴中》,合著有《丝线上的风雅》、《江苏符号·苏绣》《话说媒人》等,发表论文数十篇。专著《苏南民俗研究》2009年获苏州市非遗保护成果二等奖。

  苏州人过年的内容丰富有趣

  苏周刊:春节是我国众多节日之一,从文化角度看,这个节的地位怎样?
  沈建东:中国现有六大传统节日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第一个就是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最重大、最典型的文化现象之一,因此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这其中,苏州的春节习俗又很值得一提。
  苏周刊:为什么这么说?
  沈建东:首先是持续时间长。跟外地相比,苏州人的过年气氛从进入腊月就开始有了,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这样算下来,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半月以上。
  其次是内容丰富。目前大家了解较多的习俗主要包括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月廿五或廿六掸檐尘,也就是大扫除;然后是祭祖、祭百神,大年夜吃团圆饭,吃完后全家守岁,到近子时(23时至次日1时)开始更换门神、贴春联,大人要在孩子枕边放压岁钱;年初一放开门爆竹;年初二起到正月十五走亲访友;年初五迎财神;正月十五闹元宵,看花灯,苏州人从正月十三试灯一直要闹到十八才结束。
  苏周刊:为过好这个年,苏州人要做哪些准备?
  蔡利民:过去许多年货都是自己加工的,像腌制腊肉、磨粉做糕等,所以刚进入腊月,苏州的“马大嫂”们就忙开了。过年前几天更忙,苏州人家不但要准备年夜饭,还要备好新年里的伙食,因为正
  月初一到初四许多商店是不营业的。
  此外,人们还要备好年盘,盘里放上鱼、糖、糕等物品,互送亲友,传递亲情。
  苏周刊:苏州人吃年夜饭要备好哪些菜?
  沈建东:主要有蛋饺、肉圆、蹄髈、鸡鸭等,特别是青菜、黄豆芽、鱼、芹菜不能少。
  青菜因为菜梗长,所以被苏州人称为“长庚菜”,长庚就是长寿。又因为颜色碧绿,看起来让人身心愉悦,所以又叫安乐菜。吃这道菜表示长寿、安乐;
  黄豆芽形似象征祥瑞的器物——如意,寓意吉祥;
  鱼表示年年有余。
  另外还有暖锅,寓意家道兴旺,暖锅里要放进象征团圆的肉圆、形似金元宝的蛋饺、寓意勤恳的芹菜、代表长寿的粉丝,弯弯顺的大虾等十样菜肴,寓意十全十美。
  做饭时米里要放荸荠,吃到荸荠代表“掘到元宝”,寓意新年收入丰厚。
  苏周刊:苏州人过年时有什么禁忌或讲究吗?
  沈建东:主要是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泼水、不能动刀剪等。要多说吉利话。古人认为,这一天关乎一年的顺利与否,各方面要特别注意,有诸多禁忌。这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也提醒人们,
  做事要小心谨慎,避免受到伤害。
  还有是吃年夜饭时,盘子、碟子都讲究成双成对,寓意好事成双。
  苏周刊:除过年外,苏州其他节令习俗能否也简单介绍一些?
  蔡利民:这个就多了,如按农历而言,有四月十四轧神仙;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初六晒书、晒经;七月十五中元节,祀祖、放河灯;八月十五中秋节,斋月宫、吃月饼、走月亮(中秋夜游);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吃重阳糕、喝菊花酒;十月初一,山塘看出会,虎丘祭无祀(无人祭祀的去世之人)……
  也有按公历的,如立春、清明、冬至等。冬至在每年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苏州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要拜神祭祖,吃冬至团、喝冬酿酒、相互祝拜等俗。
  苏周刊:苏州节令习俗在全国有着怎样的地位?
  蔡利民:苏州节令习俗内涵丰富、文化气息浓,传承久远。去年10月我去上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亚太国际培训中心和文化部外联局举办的一个研修班上做苏州年俗的讲座,参加研修班的有28个外国城市的代表。苏州过年习俗因为堪称中国民俗的典型,所以引起了国际友人的关注。

  苏州节令习俗里蕴藏着江南水乡韵味

  苏周刊:苏州为什么会形成特色鲜明的节令习俗?
  沈建东:这和苏州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历代先民的勤劳智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密不可分。
  苏周刊:苏州的自然条件对习俗有什么影响?
  沈建东:苏州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饶,所以过节时摆出的食品特别丰盛。
  蔡利民:苏州抱湖背海,河荡密布,滚滚长江从它身边流过,自古以来就是个水乡泽国。水使稻耕渔猎成为吴地最早、最基本的社会生产,所以苏州人的生活、信仰、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习俗,几乎无不与水以及以水为基础的稻耕渔猎相关,带着浓厚的江南水乡韵味。
  苏周刊: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蔡利民:稻耕要求精耕细作,从播种到秋收,里面众多环节都要格外小心,差一点就可能前功尽弃,这就培养了苏州人做事特别仔细、特别勤劳的特点。所以这里土地虽然不多,但能获得较多收成,为众多民俗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捕鱼则能培养智慧和耐心。因为鱼在水中游动,来去无踪,不掌握鱼汛的规律、光靠猛劲是不行的,没有耐心等待也捕不到鱼。这种智慧和耐心,让苏州的民俗趋于文雅,做出来的工艺品也很精细。
  沈建东:是的。苏州民俗有一个特点,就是民间文化和文人文化交融,比如写春联和拜年帖
  子,因为文人介入,所以做得很好。特别是春联,
  对仗工整、内涵丰富。元宵活动则不光看灯,还要猜谜、选购工艺品,这也跟文人文化融合。再比如节令活动上的唱戏,很多文人写剧本、指点演员;加工饮食时,有文化的主人也指导厨师如何烹饪……
  苏周刊:苏州的民俗,跟苏州的历史有什么关系?
  蔡利民:许多民俗就是因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出现的。比如端午习俗,其他地方都将其归结为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苏州却源于纪念春秋战国时期遭吴王夫差迫害的伍子胥,伍子胥的去世时间比屈原要早200多年。
  苏周刊:苏州民俗还有重教崇礼的特点,这是怎样形成的?
  蔡利民:古代是个重农轻商的时代,苏州人对商人的态度却很宽容。商业活动显然要具有比农耕更灵活的头脑、更多的聪明智慧。这些认识引起了苏州人对文化、人才、教育的重视。而智慧的较量和经济的竞争,必须有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这又引起了苏州人对“礼仪”的重视,所以苏州民俗充满了重教崇礼的气息。比如在大年三十一定要祭祀祖先、祭祀百神,感谢祖先和百神对自己的护佑。
  苏周刊:这种祭祀有宗教迷信的成分,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蔡利民:这也是和苏州的地理环境有关的。古代太湖流域的自然环境比较险恶,洪水泛滥,蛇虫为害,疫疠流行……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征服自然能力非常有限的时代,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们都无法解释,他们也无法战胜疾病和灾难,于是只能到神鬼世界中去寻找答案,许多民间信仰和崇拜就这样产生了。佛教、道教在苏州活动也十分活跃,对民间生活影响巨大,许多宗教迷信的东西也融入到了民俗当中。这样的民俗应辩证看待,去芜存菁合理利用。
  苏周刊:苏州的民俗对外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沈建东:明清时期苏州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引领时尚的都市。当时苏州出去当官的人很多,就把苏州的民俗带到了外地;来苏州做生意、干活的人又把苏州的习俗带回了老家,所以苏州的民俗辐射力很强,非常有影响。甚至皇宫里的妃子派太监出去采买东西时,都要先打听一下苏州女子穿什么、戴什么、吃什么、用什么。
  当然,客商也将各地不同的习俗带到了苏州,并为苏州民俗所吸收、融会,使苏州民俗带有了较强的兼容性。
  如今,很多地方的人还特别向往苏州。他们来到苏州,学习苏州的民俗,说明苏州的这些习俗对外界依然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很值得关注的。

  正本清源应对习俗的消亡和走样

  苏周刊: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的节令习俗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蔡利民:民俗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但变异是有快慢的。包括节令习俗在内的苏州民俗,从上世纪50年代起进入快速变化期。这个结论是通过查看文献、采访上了年纪的人之后得出的。所以70岁以上的老苏州还体会过以前的苏州民俗氛围,后来出生的人,感受到的味道就变掉了。
  苏周刊:快速变化主要体现在哪?
  蔡利民:主要出现了三种现象,一是许多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二是走样、变味;三是生搬硬套外地习俗。
  苏周刊:淡出人们视线的习俗能说几个吗?
  蔡利民:比如过去年初一要展先像,也就是挂祖先画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时间为一个月,并放置供品,现在就没了;立春前一天的迎春活动也没了;六月初六的狗淴浴、六月二十四吃雷斋素和到葑门外荷花荡或西山消夏湾观荷纳凉的习俗,也都消失或很难见到了。
  我举这些例子,不是说习俗就不能消亡,只是觉得,优秀的、有价值的应该好好保留下去。
  苏周刊:走样、变味又表现在哪?
  沈建东:比如过去年初五主要是经商的人才迎财神,而且不放大爆竹,而是只放一串小鞭炮,像财神循着鞭炮的声音、从门口引进来那样,是很文雅的。现在不管做不做生意都放,而且放大爆竹,吵得人没法入睡。如果真的有财神,估计也被吓跑了,这个习俗就走样了。
  苏周刊:还有其他类似的例子吗?
  沈建东:压岁钱也是如此。过去的压岁钱是一串铜钱,数量有限,只是意思意思。现在的压岁钱越给越大了,动辄几千元。压岁原为“压祟”之意,就是辟邪护佑,所以要用红纸包(过去铜钱用红丝带穿)。红色在中国传统里代表具有保护功能、使不被伤害的意思。
  蔡利民:说得对。压岁钱最早的寓意和放爆仗是一样的,是“压祟”钱,发展到后来,就寄予了一种祝颂的涵义,增加点桔子、荔枝,求个“吉利”,钱是不多的。现在不但压岁钱给得多,而且要给到孩子工作。工作没多久,孩子的孩子出生了,又是新的轮回开始,这就变味了。而且这种行为容易滋生腐败。社会应该共同来关注这个问题。
  苏周刊:习俗生搬硬套外地的例子能否也举一个?
  蔡利民:比如送灶这个习俗,前阶段苏州有人说成过“小年”,吃的食品是饺子。其实苏州没有“小年”这个名称,吃的食品一般是团子,叫“谢灶团子”。吃饺子是北方的习俗。
  苏州人送灶的日期也是有讲究的,叫“官三民四”,也就是做官人家腊月廿三送灶,老百姓腊月廿四送灶。而腊月廿五是不能送的,有句话叫“廿五送灶,七颠八倒”,因为廿五是古代妓院送灶的日子。
  苏周刊:为什么会出现上述问题?
  蔡利民:以前因为受“大跃进”、“文革”等运动影响,传统习俗遭到否定,以致许多苏州人弄不清传统习俗了。后来随着村镇的动迁,许多习俗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再度快速变化。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搜索各地的习俗,再加上外来人员的增多,于是就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现象。
  苏周刊:近几年苏州的节令习俗保护情况如何?
  沈建东:近几年随着对非遗保护的重视,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社团也好,组织也好,政府也好,都在积极开展节令习俗和其他民俗的保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相比之下,苏州比别的地方做得更好,现在连企业也会请我们去讲课。
  苏周刊:在习俗的传承中,怎样才能杜绝上面提到的三类问题?
  沈建东:我觉得要出些读本性质的书,用通俗的语言,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把苏州的节令习俗都写清楚,特别是要系统地对那些有特色、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作梳理和介绍,方便人们过节时参考。而且发行量要大,让它们走进尽可能多的家庭,从而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读本还可以根据现代社会需要做些引导,比如倡导给父母“压岁钱”、引导少放爆竹等。
  政府还应更多关注民间力量在节令活动中的影响,更多引导民间力量参与,因为过去的这些活动都是民间组织的,而不是靠政府力量。
  对于已经成为非遗的节令习俗,政府应研究一些保护方案、建立数据库。还要将老百姓的心愿融合进去,让它们真正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习俗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