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俗26——七夕乞巧

姑苏日报 20150816 B第07版

■沈建东

■沈建东
  在初秋无云的夜晚,农历七夕前后,如果仰望天空,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我们会发现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好像一架七弦琴的样子,天文学上称天琴座,古人却把它想象成为一个纺织机的模样。白蒙蒙像云一样的一片,从北到南横过天空,就是银河,也叫天河。天河的东南面有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一颗很亮,两旁的光芒较弱,看去与中间的一颗距离恰好相等。用直线把这三颗星连结起来,正像一条两臂相等的杠杆,这三颗星叫天平星,也叫扁担星,又称河鼓一、河鼓二、河鼓三。其中河鼓二最大最亮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河鼓一、河鼓三就是民间想象的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古人用非凡的想象力,把这两组星想象成为了一个人间美丽凄婉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并歌之咏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与原始的星辰神话有关,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大东》篇章里就有:“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这是我们今天所看见最早的关于牛郎、织女两个星宿的记载。据《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先后与西王母相会五次,均在七月七日,西王母就是银簪划出天河为界,使得牛郎织女各在一方的神仙,东汉时候,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构建得比较完整了,牛郎织女以天河为界,每年七夕喜鹊搭桥才能相会,至此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故事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男耕女织社会模式的生动反映,合乎了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生活愿望,因而在民间流传千年不衰。
  七夕乞巧,据考证,中国古代最早的七夕乞巧方式,始于汉代,流于后世。据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记载云“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懔《荊楚岁时记》也说:“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传《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此则其事也…… 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七孔针就是在月下用彩线穿七个针,谁先穿好谁就得巧,不然则输巧。王仁裕《开元天宝逸事》云:“帝与贵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华清宫游宴。时宫女辈陈瓜花酒馔列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正如唐诗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洪升的《长生殿》的《密誓·乞巧》一折,写杨玉环七夕在长生殿乞巧,演绎到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就成为了唐明皇和杨玉环缠绵的爱情悲剧的一部分,长诗的结尾这样咏叹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代关于咏唱七夕的诗词很多,如杜牧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罗隐诗云:“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宋代,七夕已经演变成为了民间重要的节日,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梁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如《梦梁录》卷四云:七月“七日,谓之‘七夕节’。其日傍晚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危榭,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又于广庭中设香案及酒果,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乞巧于女、牛。”宋仇远七夕诗云:……“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秦观《鹊桥仙》词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流传至今。
  苏州旧俗,七夕,陈瓜果,焚香于庭。有七巧会,令儿女辈悉参与,谓之女儿节。城乡女儿于此日用杯瓶盛鸳鸯水,即井水与河水各半,置院中一夜,日出后,水面生膜,投针水上,视其水底针影,名为乞巧,如针影如花,则谓之乞到巧了,于是欢呼雀跃,如杵,则未乞到巧,垂头丧气,只有祈祷来年乞巧成功。或以青竹戴绿荷系于庭,作承露盘,明日早晨视盘中蜘蛛含丝者,谓之得巧,余皆举露饮之。日中川忠英著《清俗纪闻·巧日·乞巧》记载:“七月七日称为巧日,在露台放置桌子,露台系在楼前接出之台架,三面有栏杆,无屋顶。小户人家无露台,则在院中上供。以点心鲜果七种、品种无规定制式,针七根、线七条向牛郎织女二星上供。幼女等夜半拜星,并用线穿入上供之针,称为穿针乞巧。”
  旧时,已婚的妇女们在乞巧的同时,也在节日里祈求生育,有“种生”的习俗,所谓“种生”就是在节前用小麦、绿豆、豌豆等放在陶瓦罐中浸水,生芽数寸后,在七夕日用彩线扎束起来,以为得子之佳讖。村中小儿女们乞巧之夜,摘取凤仙花朵,捣花汁染无名指尖及小指尖,谓之红指甲,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七引杨维祯诗云:金凤花开血色鲜,佳人染得指尖“丹。”的描述,相传留护至明春元旦,老年人看后,令目不昏。此日民间应节食物为巧果。
  七夕节起源于远古星辰崇拜,是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的产物,人们视牛郎和织女为神,后来按照传统小农经济的社会模式,加以想象,牛郎和织女成为了一对夫妻,因为王母娘娘的干预,一年只允许相见于七夕,千百年来赚得人们无限的叹息,宋之问《七夕》“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七夕过后村农十分注意看天河显晦,卜米价高低,晦则米贵,显则米贱。古诗云:天河司米价,太乙“照时康”,七夕后,天气渐凉,村中妇女们开始捻纱织布,小姑娘则开始学习刺绣纺织。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