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生素事业奠基人张为申

苏州日报 20160930 B第02版

■施晓平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上伟大的发明,虽然滥用抗生素的做法遭到诟病,但数十年过去,抗生素依然是治疗各类感染病的首要药物。正是因为有了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的相继问世,当年诸多曾经令人谈虎色变的传染疾病才逐渐被大众淡忘。
  今年是国产链霉素试制成功六十周年,也是首先研制成功国产链霉素并为国产青霉素生产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张为申教授逝世五十周年。当年如果不是张为申及时找到了青霉素主要进口原料(玉米浆和乳糖)的廉价替代方法,我国的青霉素投产不知道要晚多少年,价格下降到普通百姓能承受的地步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凭着张为申当年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巨大贡献,他被公认为“中国抗生素事业奠基人”。
  张为申1909年生于苏州仓街,5岁随家迁居北京。祖先横渠张载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祖父张是保长年在南京教书,曾任江宁府上元县教谕、江南高等学堂监学等职。父亲张一爵曾留学德国学习军事,民国初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任江苏都督府承政厅长兼军政司副司长,后奉调入京任总统府侍从武官、统率办事处军事参议官。堂伯张一麐是声誉至隆的民国耆老,当年公认的爱国老人。
  在北京读完小学后,张为申被送往当时全国最好的私立中学——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住校生活让张为申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老师们朝夕相处也让他受到了另一种熏陶。他进南开不久,年轻的舒庆春先生(老舍)也来到该校教授国文,张为申也曾受教于他。1927年,张为申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1931年又进入清华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次年,张为申在堂伯张一麐的操持下与谢大任的妹妹谢瑞瑾结了婚。他回清华之后就申请当了化学系助教,不再接受家里的供养。
  1937年夏,已在清华服务满五年的张为申获得了出国进修的机会,但当他准备行囊即将起程,卢沟桥传来了枪声。国难当头,他毅然随母校辗转南迁,先到长沙,而后到了昆明。1938年春,苏州局势逐渐稳定,四处逃难的百姓陆续回城,谢瑞瑾随即赶赴昆明与丈夫会合。经过烽火连天的八年,抗战胜利在望,张为申经高崇熙、黄子卿两位恩师的推荐,获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助学金。1946年春,他告别妻子启程前往威斯康辛大学。这一刻虽说晚了整整九个年头,却让他与抗生素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张为申漂洋渡海来到彼岸的时候,青霉素被当作灵丹妙药开始风靡美国。二战结束后,保密级别等同曼哈顿计划的青霉素研究项目被逐渐披露公开,在该项目中起主导作用的威斯康辛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威廉·哈罗德·彼特森也随之声名远扬。张为申原计划修分析化学或农业化学,但他抵达威斯康辛获悉这一情况后当即改变初衷,并如愿来到彼特森教授门下学习。此时他虽已年近不惑,但凭借精湛的实验技巧和优异成绩深得导师器重,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即被聘为研究员,留在彼特森教授的实验室里工作。
  1951年2月,张为申毅然响应祖国的号召,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带着导师赠送的新青霉素菌种启程回国。他先来到西北农学院任教,一年后借调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先后完成了用棉籽饼粉代替玉米浆、用玉米粉代替乳糖的研究,由此奠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青霉素发酵工业的基础,他也因此闻名于国际学术界。上海第三制药厂1953年投产青霉素时,正是用了他的研究成果和他带回来的新青霉素菌种。
  后来,张为申又先后主持研制成功国产土霉素(1955年)、链霉素(1956年)和红霉素(1958年)。1958年10月,中国医学院抗菌素研究所正式成立,年届五十岁的张为申成为第一任所长。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抗生素研究所,成立伊始就有了“全国抗生素火车头”的美誉。国家科委也同期成立,张为申受聘为抗生素组常务副组长,正式开始主导全国抗生素的研制工作。
  1960年,当半合成青霉素的研究在国外刚起步不久,张为申就组织开展了青霉素母核的结晶研制工作,并且在短期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当即邀请青霉素发明人之一、英国学者钱恩来华讲学,使国内的研发人员了解到国际上研究新型青霉素的进展状况,并认识到研制新型青霉素的重要性,从而使我国的抗生素研制一举跨入了半合成时代。
  张为申有如此非凡的成就,离不开妻子谢瑞瑾的默默支持。她一直在家全身心照顾张为申的生活,凭借一手好厨艺,常在家中设宴招待中外客人,其中有苏联专家,也有中科院方面的有关专家。
  “文革”中,张为申受到迫害。1978年7月14日,卫生部在八宝山公墓礼堂为张为申平反昭雪,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
  张为申的早逝,对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影响巨大,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张为申去世三年后,抗菌素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找到了疗效非常理想的抗流感菌种,曾被用于控制“非典”。但因为其化学结构复杂,迄今为止仍未找到有效的提炼方法。有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张为申不是这么早去世,这个抗生素应该早已研制成功,我们现在或许已经不再为流感所困扰。

  □施晓平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