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拉链业

苏州日报 20160422 B第02版

■华致中


  拉链,系舶来品,诞生于十九世纪末叶的美国,传入上海已是清末民初。但华夏大地上,拉链仿制成功却是苏州人的首创。当年老苏州传统小五金行业内的能人鲍锡九在上海谋生时成功仿制了第一根紫铜牙拉链。
  但鲍氏仿制并从事拉链生产,毕竟是在上海。与申城近在咫尺的苏州,拉链的传入与制造并非与沪同步,而是足足晚了二十年,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苏州当时最早建立拉链生产的是“海记拉链工场”和“轸记拉链工场”两家。
  “海记拉链工场”的前身为拔丝作坊,建于1948年11月,坊址设在中大营门9号。1952年,该作坊与上海盛兴五金厂孙少庆合资办厂,因孙是做拉链的行家,遂于1954年8月6日建厂,从事拉链制造。因原拔丝作坊业主毛诗生,别名毛清海,故厂名起为“海记”,商标注册为“宝塔”牌,所制小咪铜拉链日产一千打吋。后由于原铜材料受国家控制,于是大胆改试铝质拉链生产。经多次试验成功并诞生国内第一条铝质拉链。然四个月后,合伙人孙少庆在资金运作上有违规问题,遭政府勒令停业。与此同时,苏州“晋泰”糖行老板聂家庆遇糖业生意低迷,正想法转产时闻讯“海记”的情况,当即联手“杨同和”火腿行、“吴馨记”茶叶店、“德泰新”煤油号,四家合伙盘下“海记”的厂房与设备等,于1955年1月正式挂牌“晋泰拉链厂”,主营小咪拉链,商标注册启用“晋”字牌。
  苏州另一家“轸记拉链工场”的前身是开设于1950年3月的铁制洋刀工场,工场的地点在西花桥巷7号。后业主李兆轸见洋刀制业有很大局限性,尤其是员工家属帮不上手而闲着,就毅然赴沪请来做拉链的师傅顾汉卿,在1955年改洋刀工场为拉链工场,17个人全部入股,一年后即赚回本钱。
  1956年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昔日的私营拉链制造业主,走上公私合营道路,进入集体化产销的模式。后来企业几经拆并分合,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定为苏州拉链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迁至白塔东路79号,无论厂房面积、员工规模、技术设备均处于拉链生产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年产值达419万元、利润84万元。不仅产量为全省第一,而且产品质量在全国评比中名列前茅。后因市场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苏州拉链厂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纵观苏州拉链业制造轨迹,苏州拉链曾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产品在内销的同时,与省外贸公司服装配套出口,主要行销美国、意大利、日本、法国、中东与南亚地区,以及香港等地。此外,苏州早期生产的拉链,还取得过骄人的荣誉。1959年为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当时的长江五金制造厂拉链车间通过赴沪学习,钻研革新,用极其简陋的设备仿制成功第一台精密度较高的自动排咪机,功效一下提高二十倍。对此,《人民日报》作了报道。接着,又被江苏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新闻纪录片《江苏处处春》,这在苏州轻工业行业中,无疑是一件破天荒的大喜事。

  □华致中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