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郎中书法家”结缘书画一条街

姑苏晚报 20110512 35版

■李龙兴


    首席记者李龙兴 记者杭雷 摄影张健

    作为沧浪区特色名街之一的定慧寺巷书画街,入驻的文化经营单位和书画工作室已近20家,这条弥漫着浓郁文化气息的书画街在姑苏城内已是小有名气

    编者按:5月4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专题调研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求在创新中走出苏州特色之路。在定慧寺巷书画街参观了由一栋车库楼改造而来的苏州美术家工作室后,蒋宏坤称赞对老宅保护意识强,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4月22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定慧寺巷迎来一批特殊贵客,他们个个不停地举起相机定格在这条散发书墨香的书画街上,留下一组组珍贵镜头。这是中外摄影大师采风团,专程来苏拍摄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组照,定慧寺巷书画街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尤其来自美国圣地亚哥的麦保福摄影大师,对定慧寺巷书画街上的中国书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缠住管理这条书画街的苏州书法家严黎声,一定要他为其现场挥毫泼墨。严黎声当即为美国朋友写下“道法自然”四个行书大字,麦保福大师连声叫好,拉着严黎声一起合影留念。

    一个“药郎中”的华丽转身

    深受美国朋友夸赞的严黎声,书法功底确实不一般,特别是他的隶书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31岁就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可他向来低调,从不张扬,这些年他一直脚踏实地的在埋头练字,苦练内功。在他看来,只有把字写好了,写出自己的风格,自然会有人赏识的。

    其实,严黎声是个“药郎中”,从连云港中药学院中药剂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医院担任中药剂工作。那时,喜欢看书写字的他,一边在药房里工作,一边学习书法。别的年轻人吃好晚饭就去跳舞,而黎声则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挑灯夜战”,在一张旧的饭桌上练习写字,一练就是大半个晚上。渐渐地,从最初打发时间到对写字产生浓厚兴趣,毛笔字越写越漂亮。但黎声深知,没有导师的指点,想写出风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90年9月,黎声有幸师从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华人德,从此为他铺平了一条走上书法家的成功之路。

    “老师教我读书做人,并从汉代隶书入手。 ”严黎声回想起当初恩师的教诲,仍然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从那时起自己一有空就读书,读那些恩师曾经读过的书,并潜心学习汉隶,后临北魏墓志,日积月累,进步不小。 1993年,风华正茂25岁的他,经过几年勤学苦练后第一次参加了苏州一个现场书法大赛,并一举获得银奖,受到谢孝思老前辈的亲自颁奖。初战告捷,这给黎声平添练好书法、写出点名堂的信心。两年后,他的一副隶书对联从全国3万件投稿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这一次的成功,为他奠定了跃上书法家这个高平台的基础。1999年,才31岁的严黎声荣幸地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实现了从“药郎中”到书法家的华丽转身。

    然而,就在这时,恩师华人德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黎声,您年纪还轻,还需脚踏实地的做人;书法是一门终身的学问,还需不断的努力,对书法进一步深入。 ”恩师的一席话,让黎声时刻铭记在心,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从此,他每天像小学生那样做功课,从头开始苦练书法。他勉励自己,有了一点成绩,不能自满,仍需努力。

    一个书法家的“大舞台”

    苏州书法家很多,但像严黎声这样能写出独特风格的,特受书法爱好者追捧的并不多。尽管他在苏州书法界的名气不是很响,但他的字写得确实很有功力,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读他的字也是一种享受。一些能读懂黎声字的人都认为,严黎声是书法界的一只“潜力股”,用不了几年,“股票”就会升值,且升值空间不小。

    以“文化立区”的沧浪区,慧眼识才,他们看中了严黎声这只潜力股,于2004年作为人才引进,将他“挖”到双塔街道文化站,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负责筹建定慧寺巷书画街。采访时黎声说,苏州闹市区没有一个成规模的书画家展示平台和特色街区,书画家依然习惯于在书斋里封闭创作,得不到很好的交流与沟通,在书画经营上也受到局限。在闹中取静的定慧寺巷打造一条书画特色街,无疑是书画家们的共同企盼,同时也将为黎声自己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从此,严黎声扮演起书法家与书画街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一边继续潜心创作和研究书法,一边忙于书画街的筹建。“紫宣阁”是华东地区沪宁线上较有影响的宣纸经营单位,店主是严黎声多年的老朋友,他三顾茅庐盛邀这位老朋友入驻定慧寺巷书画街。看到黎声这么诚心,“紫宣阁”店主曹仁文毫不犹豫地捷足先登,成为定慧寺巷书画街率先入驻的文化经营商。“紫宣阁”的加盟,为引进文化经营商和书画工作室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古蕴轩”、“古吴轩”、“宋朝工作室”等一批文化经营单位和书画工作室纷至沓来。蒋凤白弟子、擅长画花卉的画家夏回,携六七个画家在定慧寺巷开出了“苏州市美术家工作室”,他们一起创作交流,为书画街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小贡献。黎声告诉记者,至今入驻书画街的文化经营单位和书画工作室已有近20家,参与经营和创作的书画艺术家涉及数十人,其中多人为著名书画艺术家。

    2008年,定慧寺巷冠以书画街美名以来,严黎声精心“经营”着这条特色街。不但使定慧寺巷成为书画艺术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苏州知名书画产业街,而且也成为苏州书画界交流书画艺术的重要平台。这几年,已经连续组织举办多届南北书画家交流笔会,使苏州书画家走出苏州,跃上全国书画交流的艺术殿堂。

    一个艺术家的不懈追求

    艺术是无止境的,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严黎声从拿起毛笔开始练字就深谙这个道理,并一直牢记着恩师华人德的教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练字。

    值得欣喜的是,定慧寺巷书画街的建起,给黎声搭建了一个与著名书法艺术家接触交流的平台,也为他进一步提升书法水平提供良机。现在,作为定慧寺巷书画街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让黎声接触国内外书画名家的机会多了,这对于一个中青年书法家来说是何等宝贵。用黎声自己的话说: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加油站,给力于艺术水准的不断提升。他紧紧抓住与言恭达、白谦慎等名家接触交流的机会,向名家讨教书画艺术,请大师指点迷津。充分利用管理书画街的优势,常把书画家们凝聚一起办展览,一起探讨书画艺术。“到了定慧寺巷书画街,与大师们接触多了,才知自己书法水平的不足,还得拓宽思路。”采访时,黎声多次谦虚地如是说。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才有黎声如今的进步,因为至今他仍然不满足于现状,依然博采众长,汲取名家之精华。依然如饥似渴地读书,从汉魏的墓志中去领悟书道真谛。黎声的书法,行隶皆能,尤其是隶书用笔凝练,古拙朴茂。他的作品近百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出,并被南京王朝文化艺术公司、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收藏。最近,一幅行书作品,入选日本第 39回国际书道展。已故著名书法家瓦翁老先生,生前读了黎声的书法后给予高度评价。行笔厚重,章法空灵。

    永不满足,不懈追求,乃是一个成功艺术家的必备气质,否则爬到半山腰只能退下来。严黎声具备这样的气质,因此被人认定为书法界的“潜力股”,不无道理。 4月9日,定慧寺巷139号西端第一家,以“双塔艺苑”粉墨登场,这是由严黎声亲自操刀的书画艺术品交流、展示、经营窗口。有了这个窗口,定慧寺巷书画街将以更加迷人的姿态,在激流奔涌的书画市场上稳占一席之地。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