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风范 郭绍虞

苏州日报 20101105 C第03版

■何大明

郭绍虞故居位于平江历史街区大新桥巷12、13、20号,现已列为控制保护建筑(标牌099号)。故居为建于晚清的建筑。13号宅居坐北朝南,前临小河,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分为前后四进。主体建筑为圆堂三间,前置翻轩。堂西有楼2座,交错并列。内有“照隅室”,为郭绍虞当年书斋,1999年沦为民居。

    郭绍虞(1893-1984),原名希汾,字绍虞,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文学批评史家。教育家、翻译家、“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他的家庭虽属书香之家,但很清寒。祖父是前清举人。父亲郭鲁卿没有考上功名,是一介寒士,担任过文书、校对等工作,也当过家庭教师。郭绍虞在父亲的熏陶下,酷爱学习。其后由于家庭清寒,他仅在蒙养义塾读了几年书,在陆尹甫、陆雨庵二位老师指导下,苦读诗书,直至明代遗民著作等。甚至在裱画店、古玩铺、旧书摊上,他也接触了许多名人书画和历代各种文物,以及各类版本古籍,大大地开拓了眼界。因此,这些店铺和地摊,都成了他的街头“博物馆”和“图书馆”。

    1910年,郭绍虞在苏州工业中学求学期间,与同学合办文学刊物《嘤鸣》,写诗作文,抒发爱国热情。 1919年,郭绍虞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担任北京《晨报》副刊的特约撰稿人,同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作旁听生,并加入新潮社。 1919年12月1日在《晨报副刊》任特约撰稿员,发表了《马克思年表》。 1921年元旦,他与郑振铎、王统照、沈雁冰、叶圣陶等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从事新诗、散文及学术活动。 1927年7月起,郭绍虞在北京燕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4年,这是他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他开始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他始终坚持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在完全背瞒本人的情况下,日伪“华北作家协会”竟将他的名字列入委员名单。他知道后,不顾安危,愤然去信责问。“华北作家协会”也无可奈何,只能复信道歉。在此处境下,他宁守清贫,拒不与日伪同流合污;有人写文章攻击他,他写《高调歌》来反击,以表明自己的爱国心迹。

    解放后,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他到复旦大学任教,先后任中文系教授兼主任、图书馆馆长、文学研究室主任等职,担任《辞海》副主编、《上海文学》编委等职务。 1962年,他又主编了《中国历代文论选》。 1979年3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成立时,他被推选为会长。 1984年6月23日,郭绍虞在上海病逝,终年91岁。

    郭家世居苏州 ,由于家境贫寒,并无房产,一直租房居住,不仅条件差,而且经常被迫搬迁。 1927年,郭绍虞在燕京大学任教授后,生活较为安定,也略有积蓄,遂在苏州购下大新桥巷一处建于晚清的普通民居,以奉养父母安度晚年,并请当时在家乡任教的兄长郭际唐一家陪伴父母同住,自己则常在假期回苏州看望双亲。

    据陆承曜撰文记载:13号大门外沿河曾有照墙,两侧列石阶通向河埠。穿过门厅,经过石板天井通向轿厅。轿厅后的庭院内,点缀湖石,栽植蔷薇,栀子等花木。过庭院为花厅。厅后有一座拱门,门上额“大富贵亦寿考”六个篆体字。穿过拱门,右侧为方厅。厅内方砖铺地。气窗上镶嵌各种颜色的花玻璃。方厅以落地长窗分隔为内外两室。外室为会客室,配置长桌、茶几、沙发和靠背椅,郭绍虞在此会见过不少文化教育界友人。内室为书房“照隅室”,室内文房四宝一应俱全。由北平带回的几十箱古籍,弥足珍贵。

    方厅西北是大厅,为会客主要场所。厅内墙上,挂有神仙人物画中堂一幅。庭柱上悬挂楹联,其中一副为王同愈所书。厅内一色红木家具,太师椅背上嵌有大理石。大厅南面的庭院,放置几口大缸,有的盛放天落水,有的栽植荷花。庭院西侧的佛堂,为郭绍虞母亲念佛之用。小天井内的一口水井供日常用水。大厅西侧为女厅,配置落地长窗。厅内悬挂字画对联。女厅楼上为郭际唐一家居住。女厅西侧的堂楼,郭绍虞一家住楼上,其父母居楼下。小花园内,植有枣树和一些花木。郭绍虞故居的12号和20号,继13号之后,也列入控制保护建筑范围。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