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多宾巷:抗金名将糜登故里

姑苏晚报 20101128 26版

■何大明

街巷档案

    宜多宾巷位于人民路嘉余坊北侧,东起人民路,西隔庆元坊与韩家巷直线相连。该巷原名糜都兵巷,为宋代抗金名将糜登故里,后因谐音改为宜多宾巷。苏州人用吴方言读为"耳朵饼巷"。巷内旧有集福庵、兴福庵等名胜,以及葱郁的高土墩。民国年间,建有孔宅、姜宅等庭院。老巷长约161米,宽约3米。宜多宾巷街景

    抗金名将糜登故里

    关于“糜都兵巷”的来历,历代方志多有记载。明代卢熊《苏州府志》(洪武志)、清代王峻《苏州府志》(乾隆志)均作“糜都兵巷”。清代冯桂芬《苏州府志》(同治志)却记载为“糜都宾巷”。对此,民国《吴县志》指出:“糜都兵巷,嘉余坊北,同治志作糜都宾巷,误。 ”该巷为抗金名将糜登故里,后人为纪念糜登而取名。

    糜登,字伯升,“都兵”是宋代的一种武官官职。他是江苏溧阳(一说溧水)人。糜登以祖荫入官,监无为军。宋代端平三年(1236年),金兵入侵,屡次进犯宋代疆域。糜登主动请缨,率领士兵操练骑射技能,打造精良军械,演习各类战术阵型。更新的战旗上,大书“糜”字。军容士气为之一振。每次与敌人交战,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敌军被宋军气势所吓,常常望风披“糜”,发出“撼山易,撼糜家军难”的感叹。因为击退金兵有功,提举罗愚向朝廷推荐,予以表彰。宋嘉熙二年(1238年),糜登向朝廷上书治军之策,升为进士第。淳祐初年,金兵进犯通州,当时议论以江防为重。糜登上书五项防范策略,均被朝廷采纳。后来,他知安庆府,境内五谷丰登。因为政绩显著,转朝议大夫,封吴县开国男,年七十六而卒。里人感其恩,立祠祭祀,并且将其故居所在地,称为“糜都兵巷”。可惜,其故居和祠堂在巷内的具体位置,因为缺乏可靠资料,已无法详细考证。

    集福庵内娑罗树

    巷内旧有宋代所建集福庵。该庵规模颇大,南门通嘉余坊,北门通糜都兵巷。清代石蕴玉《苏州府志》(道光志)记载:“集福庵在西北隅糜都兵巷,宋嘉定间僧智明建。”该庵因植有珍贵的娑罗树而成为名刹。清代顾震涛《吴门表隐》记载:“娑罗树,在集福庵内,宋人手植。”娑罗树又名沙罗树,龙脑香科乔木,富含油脂。树高可达30米,树干通直,花色洁白带微黄,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唐贞观年间(627-650年),娑罗树从古印度移植至北京西山卧佛寺。据佛教经典《杂阿含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临终前,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涅槃。从此,娑罗树成为佛教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象征。同时,也代表对人生大彻大悟的一种超然境界。

    此外,巷内还有一眼古井。该井开凿于宋代淳祐年间,井水清澈,大旱不涸。井栏上镌刻一行字:“集禅里黄土塔桥南糜都兵巷”。将巷名刻于井栏的方式,可谓罕见。个中原因,值得后人仔细研究。

    降清宰相金之俊

    清代顺治年间,集福庵由高僧证研微重建。明代宣德年间,古庵又重建。此后古庵荒芜,为一位叶姓里人改建成花园,名叶氏庭园。后来,又由金之俊购得,改建为兴福庵。此庵并非佛教寺庙,而是一座住人的宅园。庵内疏池理水、叠石掇山、栽花种树,建有连环池、六角亭、准提台等建筑。连环池一大一小,寓意太阳和月亮,两者相映成趣。池岸围以嶙峋湖石,池中架起曲桥,可依栏赏鱼,有庄子笔下道家意境。准提台上,主人常邀请好友切磋禅理,吟诗赏月。庵内的藏经阁,飞檐翘角歇山顶,为主人的书房。阁内珍藏着不少古籍,其中不乏佛教经典。清代徐崧、张大纯所撰的《百城烟水》,收录徐崧、高简、林鼎复、徐宾等名家歌咏兴福庵的名诗。徐崧《连环池赠雪奇上人》:“闲园仍旧复精庐,水积池通印碧虚。自是道人观化远,岂因玩好畜朱鱼? ”另一首《同用王坐准提台》:“不须按籍觅娑罗,银杏参天较若何?绝胜隔窗相对处,高台一座绿荫多。 ”集福庵之胜,由此可见一斑。

    金之俊(1593——1670年),清代开国方略的制定者。李嘉球在《姑苏宰相》系列文章中,对金之俊有比较详细的介绍。明代万历年间,金之俊进士及第。后历任直隶顺德知府、四川江西等地按察司副使、南瑞兵备道、督粮道、右佥都御史兼京畿屯田官、昌平巡抚。崇祯年间,任兵部右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仕清后,先后任吏部右侍郎、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殿阁大学士、中和殿大学士(正宰相)等职务。

    金之俊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无路可逃,上吊于歪脖子槐树上。金之俊也被李自成部下抓住,成为一名俘虏。但是,作为大明王朝的重臣,他却没有舍生取义。后来,他买通监狱看守逃离虎口。不幸的是:睿亲王多尔衮率领八旗军攻占北京后,金之俊又成为清军的俘虏,最终投降了清朝。

    当时的清朝,正面临着“开国容易治国难”的局面。为了巩固大清江山,多尔衮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治国经验的汉族精英。对此,金之俊提出“十从十不从”的仕清条件。其中,有限制满族人的“旗人不得经商,王公不得私出离开京城,太监出宫者斩首”的要求。多尔衮考虑再三,同意了金之俊提出的“十从十不从”规定,让金之俊继续从政。金之俊任职后,审时度势,亲手制定了开国方略,从而使整个天下很快稳定下来,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金之俊仕清共十八年,做了八年宰相。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人才教育等方面,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经济方面,面对京城发生的粮食危机,他果断建议朝廷治理漕政,抑制粮价解决京城粮荒。这些措施,受到了广大百姓的欢迎。在人才教育方面,他主张改革科举制度的弊端,不拘一格选拔真正的人才入仕。在法律方面,他作为一名博学的法学家,亲自参与大清法律的制定,依法办事,减少牵连无辜的百姓。这种依法治国的观点,在当时非常难能可贵。

    金之俊告老回归后,在苏州城里还建起一座太府第。前街取名为“承恩”,后街取名为“后乐”。深夜,有人在他家大门上张贴一副对联:“后乐街前长老乐;承恩坊里负恩人”,以此嘲讽。纵观金之俊一生,他尝过被俘的耻辱,有过众叛亲离的孤独,也享受过显赫的荣耀。世人讥讽金之俊是“从明从贼(李自成)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是非功过,后人自有评论。

    民国老宅相映趣

    民国时期,巷内还有两座具有苏州古典园林风格的庭园住宅,一座是孔宅,另一座为姜宅。孔宅在巷内14号,主人为国货银行行长。住宅的最西一路,有中花园和小花园各一座。花园前配置落地长窗的花厅,可隔窗赏景。园内植有黄杨、红枫、芭蕉、紫藤等花木。太湖石堆叠的假山旁,开挖一口池塘,水底埋有一眼井泉,以保证活水。

    另一座姜宅,在巷内22号。在一些园林书籍中,把宅主记载为姜振祥。其实,宅主是姜证禅。笔者读初中时的一位同学,就是姜证禅的后人。笔者前往姜宅采访时,他向我说起此事,并且介绍了有关姜宅的情况。这座老宅,系姜证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购下原来旧宅后翻建。整座住宅,共占地1300平方米。住宅部分有门厅、轿厅、大厅、楼厅等多间。厅堂雕梁画栋,月洞门精致。地面上铺砌陆墓御窑所产的金砖。落地长窗古色古香。庭园在住宅东部。一泓清池,锦麟摆尾,石桥横卧其间。过桥至太湖石假山,沿着洞内石级盘旋而上,可登顶休憩赏景。但见郁郁葱葱的花园内,飞檐翘角的半亭倚贴粉墙,亭亭玉立。枫树、柏树、石榴、枇杷、紫荆、玉兰等花木婀娜多姿。抗日战争期间,宅园被日本军队占用,部分建筑受损,池塘也改建为防空洞。“文革”期间,大厅内珍贵的“知止堂”匾额被红卫兵砸毁,园貌面目全非。1996年,苏州有关方面把姜宅列为待修复的十处袖珍古典庭园之一,取名为“宜园”。后来因种种原因未修复,非常可惜。现在,园已不存。

    昔日风情高土墩

    解放前的苏州城内,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散布在大街小巷旁的土丘荒墩。苏州市民称其为“高墩墩”。它们的形成,与战争有关。《苏州市志》记载:“城内原先遍布近则百年远达千载的瓦砾堆高墩。”自五代十国以来,至1949年苏州解放,千余年间,苏州战乱频繁,城内各种建筑多次遭到破坏。先是五代时期,地方军阀互相争夺,“焚掠赤地,唐世遗迹殆尽”。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对杭州实行“斩首行动”失败后,恼羞成怒,转而对平江城(苏州)实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撤离时,放火焚烧,“烟焰见百余里,火五日乃灭。 ”数百年后,元军入侵苏州,古城房屋等建筑又被付之一炬。太平天国后期,苏州城被清军攻占后,许多房屋庙宇被焚,瓦砾残墙成堆。当然,也有一些建筑因年久失修而毁。日长天久,城里便出现了不少废墟形成的高土墩。这种民间俗称的“高墩墩”,低者二三米,高者近十米。它们错落在街巷一侧,墩上长满野草和杂树。

    高土墩在苏州城内分布广泛,有的竟然以此作为地名,如城南十全街、城西专诸巷,都有高墩弄。高土墩比较密集的区域有三处:一在城北中部,第一横河中路桥之南,至因果巷以北,人民路与皮市街之间,多达七个;二在阊门内西中市附近,曾有四个;三在市中心察院场一带,也有多个。其余的高土墩则零散分布于多条小巷之间。古城中心的金太史巷,宜多宾巷都有高土墩。大井巷内也有一处较低的高土墩,被围在大井巷小学的院墙内。

    1958年大跃进后,苏州整治市容市貌,派解放军官兵来“愚公移山”。利用手中的铁锹、十字镐、箩筐、扁担等简单工具,战士们硬是挖掉了一座座大小不等的高土墩。对此,笔者年幼时亲眼所见。可惜,挖出的泥土等杂物,被运往城东的菉葭巷,将巷南的一条小河填没,破坏了古城的水系,造成了新的遗憾。听说还有一次,解放军战士在一个高土墩中挖到几只陶瓮和瓷碗。围观者中有人上来抢夺,被战士们立即阻止,上交给文物部门。

    笔者幼年时就住在宜多宾巷附近。星期天,常和小伙伴爬上巷内的高土墩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记得土墩上还有几棵树,树上还有鸟窝。用自制的弹弓弹不到鸟,干脆爬上树掏鸟窝。有一次爬树时,看到树枝上盘着一条蛇,吓得从此再也不敢爬树。秋天到土墩上捉蟋蟀,也是一大乐事。春天到高土墩上放自制的鹞子(风筝),别具一格。高处风大,各类争奇斗艳的鹞子在空中尽情试比高。最难忘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困难年时期,小伙伴们在大人的吩咐下,手拿竹篮和剪刀,争着到高土墩上挖野菜充饥,品种以荠菜、马兰头为多。人多菜少,高土墩很快就被挖成光土墩,成为一道独特的无奈风景。有一回,我们小伙伴挖到一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菜,拿回家煮面疙瘩后,苦得无法下咽,只得连面疙瘩一起倒掉,白白浪费了凭票购买的面粉,非常可惜。悠悠往事,高土墩尽管现在已不存,但它记载了古城留下的永恒岁月沧桑。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