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桥直街:蒋吟秋密藏珍稀古籍

姑苏晚报 20100711 28版

■何大明

文/何大明图/何勇街巷档案

    平桥直街位于十梓街西端南侧,北起十梓街,南至乌鹊桥,原为吴子城正门前的一条街巷。北端原有桥,与街相平,故称“平桥直街”。宋代称府前直街,为司法厅等官署所在。明清时演变为民宅区,街宽仅容两乘轿子交会。清末,巷内建有佛寺和祠堂。民国时期,书法家蒋吟秋居此。 1959年,弹石路面拓宽为沥青路面。 1966年,取消街名并入五卅路。1992年恢复今名。街全长372米,宽8米。后来,街上开设电脑店多家,被称为“电脑一条街”。子城正门官署多

    苏州古城旧有吴国所建子城。平桥直街正对子城正门,地理位置优越,是政府机构的集中之地。据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南宋时期,察推厅、司法厅、提刑厅等政法机构均设于此。当时,城内还有一个专门管理酒务的机构,建在平桥南面,名“四酒务”。在这之前,古城内共有四家酒务机构,后来精简合并,故名“四酒务”。其性质,可称为“酒类专卖局”。如此,也带来了商业的兴旺,街上坊肆鳞次栉比。其繁荣状况有诗为证:“市楼栉比望棱嶒,风物饶人兴趣增。底事府迁留往迹,此街平坦直如绳。 ”此外,离平桥直街近在咫尺的马军弄口,还有巡抚衙门的马厩。第三横河卧平桥

    平桥直街北端,原有桥跨古城第三横河。第三横河自石岩桥起,沿道前街南侧向东穿第二直河至饮马桥,再沿十梓街穿第三直河,到迎枫桥入第一直河。 1958年,饮马桥至迎枫桥河道填没,保留由饮马桥折南转东的平行支流十全河。平桥直街北端,正对第三横河原有青石桥梁一座。因桥梁正对子城正门,为方便交通,该桥的制式为“一桥两制”:桥下设弧形拱圈,便于船只航行;桥面上无坡度,便于车马通行,故称“平桥”。该桥桥名历代多变:唐代称“州前平桥”,唐陆广微《吴地记》有记。宋代,《祥符图经》作“府前平桥”,《吴郡志》称“平桥”。该桥在元大德年间重建,明王鏊《姑苏志》辑录。 1958年,苏州古城内掀起“填河运动”,平桥因河道被填而毁。珍贵的青石拱圈至今埋在地下,非常可惜。

    平桥直街51号,有一口双眼井名“喜雨泉”。该井为清咸丰二年(1852年),潘仪凤太夫人捐建的50余口古井之一。开挖时因大沛甘霖,故起名“喜雨泉”。同治戊辰年(1868年),该井重浚。相映成趣的双井,形制为内圆外六角,井栏上刻有铭文。百年旧影集《老苏州·古井名泉》中,有喜雨泉的图片。廉吏清官祀先贤

    平桥直街有不少寺庙和祭祀先贤的祠庙。建于清末的洛伽禅院、昭忠祠、总孝子祠和韦白二公祠,都在平桥南堍西侧。洛伽禅院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为灵鹫寺子院。灵鹫寺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地址在谢衙前西口,咸丰十年毁于兵火,遂移址平桥直街建灵鹫寺子院。原寺内僧人也移至子院重操法事。四年后,子院南面增建昭忠祠,内祀太平天国战争中清军阵亡将士。院后另有节孝贞烈祠,内祀苏州府九县历代节孝贞烈妇女。历代对她们尽管多有祭祀,但集中于一祠展示,在苏州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前来烧香者,以妇女为多。一些不孕的妇女,也前来烧香凑热闹。其旁还有总孝子祠,内祀苏州府九县的历代孝子。如此济济一堂,平桥直街可称“忠孝一条街”了。

    其实,平桥直街最值得称颂的,还是韦白二公祠。该次祠和前面三座祠堂,均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长洲知县蒯德模所建。韦白二公祠祀唐代苏州刺史韦应物和白居易。祠内有二位先贤塑像,后兼祀明巡抚都御史周忱、苏州知府况钟,改名四公祠。其后两公迁回旧祠,复名韦白二公祠。被誉为“苏州刺史例能诗”的韦应物和白居易,不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还是百姓有口皆碑的清官廉吏。苏州沧浪亭内,有一座“五百名贤祠”。祠内墙壁上,嵌有594位与苏州有关的历代名贤石刻画像。其中,韦白二人榜上有名。韦应物(737-791年),贞元年间任苏州刺史。任职期间,为百姓办理了不少实事,被誉为“韦苏州”。其诗风高雅闲淡,内容多写田园风物,以山水诗见长。后人将他比作陶渊明,称为“陶韦”,有《韦苏州集》等作品问世。其中,有不少诗歌咏苏州名胜,如《阊门怀古》。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上任伊始,他就关心民生疾苦,主持兴修古城水利工程,构筑了由城西北通往虎丘的山塘河,以及沿河的山塘河堤(今山塘街)。沿河两岸遍植桃李莲荷,为苏州园林城市增色。在公务之暇,他还对古城的山水风光、城市街坊、寺庙道观、州署庭园都作了详细考查和深入鉴定,留下了许多歌咏苏州风物的诗篇,如家喻户晓的《登阊门闲望》。其《太湖石记》一文,开太湖石造园理论的先河,对中国传统造园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民国元年(1912年),洛伽禅院内设立私塾,昭忠祠设施药局。次年撤销私塾和施药局,置吴县第四小学,后改名为平直小学。 1960年拓宽平桥直街,拆除洛伽禅院及韦白二公祠前部。 1971年小学拓建,昭忠祠和节孝贞烈祠全部拆除。 1978年小学第二期工程扩建,总孝子祠和韦白二公祠余屋全部拆除。平直居士蒋吟秋

    蒋吟秋(1897-1981年)字翰澄、号镜寰,晚年自号平直居士。苏州人,家住平桥直街。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其外祖父为书法名家陈寿祺,自幼受到熏陶,精研书法。后又与金鹤望等人交游,致力于许慎《说文解字》研究,篆法更为精进。其书法诗印均佳,又长于版本目录之学。曾与友人共结“冷红书画社”,善画梅,其画秀逸清隽。民国十一年(1922年)任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馆长。常与编目主任王佩诤及程瞻庐、陈子清等人吟诗切磋,爱书胜于爱己。为保存善本,防豪绅强借,特雇人手抄副本以应付。抗日战争爆发,苏城时遭敌机轰炸,沦陷在即。蒋吟秋恐十万藏书遭兵焚之劫,于是决定将善本、孤本、稿本、秘籍旧抄以及有关地方掌故珍本古籍及时转移。他偕同王佩诤、徐湛秋及其他员工,将图书运往洞庭东山鉴塘小学、洞庭西山显庆寺密藏,并分别指定专人保管。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自沪返苏,得江苏省政府政务厅委令,以原馆长名义接收伪苏州图书馆。其后,逐日点收图书版本、器具、文卷,东西山所藏古籍亦予运回。西山运回43箱,完好无缺。东山运回8大箱,因散存民家,或藏于复壁内,故有部分图书霉烂,然绝大部分得以完璧而归。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他与施仁夫、王文周等募款改建乌鹊桥,改石拱桥为半拱半梁平桥,有利车辆往来,并亲书桥名勒石于栏。苏州解放后,蒋吟秋任江苏省政协委员,编辑文史资料;任书法篆刻会会长,曾为徐州凤凰山淮海战役纪念碑书写碑文。晚年常盘桓于沧浪亭,与陈破云(友声)等相互联咏,有《沧浪咏稿》。沧浪亭观鱼处屏门上所刻苏子美《沧浪亭记》,为其书法。 1981年因病逝世。遗著有《版本答问》、《文选书录》、《吴中先哲藏书考略》,又辑录《沧浪亭新志》。马记馄饨品小吃

    旧时,苏州的馄饨店和面店一样,遍布古城的大街小巷。清代徐扬所绘的《盛世滋生图》上,标有一家店肆,便标有“精洁馄饨”的店招。清代顾震涛《吴门表隐·附集》也记有:“鼓楼坊馄饨”,可惜具体地址失考。苏州的馄饨店,大多由南方的广东和湖北人来苏州开设,以家庭小肆为主。湖广帮的“打气馄饨”颇具特色:馄饨放入沸水锅后,仍浮在水面上,需要用爪篱漂一下才沉下去。民国初年,由于铁木结构制面机的普及,促使了馄饨业的兴旺。

    马记馄饨店始创于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地址在平桥直街。店主姓马,因为长得比较魁梧,人们都叫他“大马”。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大马是湖北人,做生意自有一套方法,也像“九头鸟”那样厉害。一碗面讲究汤的口味,一碗馄饨也同样要做一篇“汤文章”。汤的调制,行业话称为“吊汤”。马记馄饨店的馄饨汤料,选用活杀草母鸡整鸡吊制,味感极佳。手工擀制的皮子,采用白面粉精制,皮薄爽韧。馄饨分为大馄饨和小馄饨两种。大馄饨的馅心,有鲜肉、虾肉和荠菜拌肉馅三种。为了满足附近伊斯兰教徒(回民)的需要,每天还少量供应牛肉馄饨。肉糜全靠人工剁制。斩肉糜是一项细活,既讲究耐力,又要有一定的体力。对此,马老板亲自操刀。左右开弓,但见两把刀在砧板上此起彼落,发出有节奏的剁击声。荠菜肉馅馄饨的馅心,由肉糜和荠菜末按一定比例配制。青花瓷碗内,一碗热气腾腾的大馄饨端上桌。但见汤内黄绿相间,点缀着两种汤料。其一,为切细的葱末或蒜叶末。其二,为黄澄澄的蛋丝。它的制法是:将鸡蛋糊搅匀在碗内,在平底锅内用植物油加热摊成极薄的蛋饼,冷却后切成细细的蛋丝。如此,既增添了卖相,又不至于大幅度提高成本。馄饨汤内放蛋丝的做法,相传马记馄饨店是“始作俑者”,后来被其他馄饨店采纳。

    该店的小馄饨,也同样别具风味。小馄饨的馅心,为肉少菜多的菜肉馅。菜末采用小青菜的菜叶。馅心配置各种调料在搪瓷脸盆内搅拌均匀,就可以包馄饨了。包的时候,伙计在左手心摊开一张皮子,右手用一根筷头削尖的竹筷在脸盆内一挑,蘸上少许馅末后,迅速放入皮子中间,随即合拢左手,捏出一只小馄饨。由于筷尖上蘸的馅心很少,顾客戏称小馄饨为“蚌(碰)”肉馄饨。小馄饨虽然馅少,但价廉物美,故很受顾客欢迎。白瓷浅碗内,撒有翠色蒜叶末的鲜汤内,飘浮着兰花似的小馄饨,半透明的皮子薄如蝉翼,中间隐隐透出一点粉红色,其色泽和形态使人食欲大增。津津有味吃完,意犹未尽。

    此外,马记馄饨店的早市,还供应水磨粉汤团。水磨粉的原料为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人工水磨而成。包出的汤团,口感特别细腻。汤团分为芝麻和豆沙两种馅心。有的顾客吃早点时,买一碗小馄饨,外加豆沙汤团和芝麻汤团各一只。甜咸兼备,吃得非常实惠。该店的晚市,有时还供应煎馄饨。大馄饨煮好后晾干,排列在平底锅内,用菜油煎制。煎熟后,脆黄的馄饨有一股特殊的香味。煎的时候,店伙计还不时用铲刀在锅沿上敲几下。清脆的“当当”声,无疑是招徕顾客的有声广告。煎馄饨端上桌后,伙计还临时在馄饨上淋少许糟油,使味道更醇。

    与众不同,马记馄饨店不但是“坐贾”,还是“行商”。店内有一副骆驼担,用于晚上穿街走弄做生意。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描写芸娘雇的馄饨担,就是这种竹制骆驼担。它的形制很特别:一头略低,上面放一锅一灶,下面放一些架柴薪。另一头略高,是一口有上下隔层的竹制橱柜。精致的橱柜内,整齐地排放着装有各种调料的碗勺等物品。漂亮的小抽屉上,还镶嵌着做工考究的铜制拉手。中间一根略弯的竹扁担,将两边联接成一个整体。因其形似骆驼,故称为“骆驼担”。苏州人还叫它为“两间半”。表面涂上桐油和清漆的骆驼担,色泽光亮呈荸荠色。如此,既增加了美感,又可防止日晒雨淋,从而经久耐用。如今,我们在苏州民俗博物馆内,还可以见到它的倩姿。

    美观实用的骆驼担,犹如一间流动的袖珍厨房。店里派出一名伙计,每天晚上挑起骆驼担,沿着不变的路线走街串巷,随叫随停。担子上各类小吃随季节而变,主要是鲜肉馄饨。此外,根据时令特色,还供应糖粥、酒酿小圆子等。糖粥是精心熬制的桂花赤豆糊糯米糖粥。晚上九点钟过后,生意特别好,骆驼担旁围满了顾客,不少都是“老吃客”。主人用铜广勺舀出一勺勺热粥,盛在青花瓷碗内。食客们端起碗,站着就地喝起来,边喝边谈笑风生。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至你格肉,还至你格壳。 ”这首流传甚广的卖糖粥童谣,如今六十岁以上的人在孩提时经常听到,至今耳熟能详。苏州人的吴侬软语,讲出来非常好听。但是,和一般小贩用嘴叫卖不同,骆驼担叫卖不吆喝,而用一种约定俗成的敲击声来代替。竹梆敲击在竹扁担上,发出清脆的“笃笃”声,有一种“僧敲月下门”的意境。听到这一熟悉的敲击声,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前来品尝美味,小孩子更是欢呼雀跃。一些楼上人家想吃又不愿下楼,便采用“捷绳先登”的妙法:从楼上用绳子将一只竹篮吊下来,里面放一只碗和一些零钱。伙计收下钱后,就会在碗内盛上主人需要的馄饨或糖粥,放入篮中,让主人吊上楼去。

    解放前夕,马记馄饨店关门打烊,从此不再经营。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