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皮巷:惊现王鏊遗物犀牛角杯

姑苏晚报 20091129 26版

■王梦沂

■王梦沂

    砂皮巷,位于接驾桥西南侧,东接人民路、西连王天井巷。小巷不深,却因两旁的粉墙黛瓦而显得古意悠悠。巷子北侧,有两条更小的巷子“桑叶巷”和“开甲巷”,连接着繁华的东中市。以前砂皮巷的路面,是苏州最普通弹石路,路两边是高高的墙,由于巷子窄,墙显得特别高,墙上不时能看到几扇别致的花格子窗户,但窗里的景象我无论如何也看不见,这似乎也给儿时的砂皮巷,蒙上了一些神秘色彩。

    曾为“苏作”工艺配套

    砂皮巷,顾名思义是与“砂皮”这个行业有关的,在苏州古城内,就有不少是以行业命名的老街,如皮市街、盐仓巷、醋库巷、打线弄、银房弄、铜勺浜、邵磨针巷等等。过去,砂皮纸的最大用量,是用来打磨家具。我国的明清时期,各地都生产家具,但精致的家具主产于苏州、广州、北京、宁波等地,尤以苏式家具最为鼎盛。苏州是我国明式家具的主要发源地,作为经典“苏作”之一的苏式家具,至清代中叶以后尤为盛行。由于苏式家具始终遵循着明式的优良传统,保持着明式一贯的做法和作风,且主要使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优质硬木制作,其精良的制作工艺、细腻的纹饰雕凿,离不开大量的粗细砂皮。加之旧时苏州有着大量的手工作坊,在砂皮巷东的斜对面,就是手工作坊集结地——因果巷,巷内有着家具店、铜匠店、车木坊、漆匠店、棕绷店、盆桶铺等等;在砂皮巷西的王天井巷,更是苏州城里著名的家具巷。所以这条砂皮巷应运而生。不过到我有记忆开始,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初,砂皮巷内好像已看不到一家制作或出售砂皮的商铺了。

    苏州第一座清真寺

    儿时居住过砂皮巷对面的祥符寺巷,曾在砂皮巷小学念过半年书。听老人说,砂皮巷小学最早是苏州建立的第一座清真寺。苏州是一个伊斯兰教传入较早的城市,砂皮巷里的那座清真寺建于元末明初,叫“惠敏清真寺”。至清末民初,苏州先后有过七所清真寺,即砂皮巷清真寺、铁局弄清真寺、丁家巷瑞凝礼拜寺、天库前清真经学、宝林寺前清真女学、齐门外清真寺、太平坊清真寺。初以砂皮巷和铁局弄两处清真寺为盛,后逐步转移到天库前。解放后,穆斯林逐步联合起来,建立了学习委员会和清真寺保管委员会。 1952年,政府拨款对城内外两座清真寺加以修理,对生活困难的穆斯林由区政府给予救济,并享受节日待遇。后历经沧桑的砂皮巷惠敏清真寺,在“文革”中毁于一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政府批准恢复了太平坊清真寺。该寺原名清真义学,1924年由阊门外屠宰业和车马业穆斯林发起,马明德阿訇负责筹建,1926年建成,马明德任教长。 1940年后曾办两期短期义务小学,招收回民子弟学习国文、阿文两科。原寺大殿、望月楼、水房、经堂等建筑一应俱全,砖木结构。 1958年被关闭,先后改为学校、工厂。 1978年收回后重建,1982年完工。新建礼拜大殿为阿拉伯建筑形式,分上下两层,楼下为阿訇休息室、礼拜大殿,楼上为接待室和市伊斯兰教协会办公室。该寺将全市原各清真寺尚存的明清历朝的碑碣文物集中保存,其中就有原砂皮巷清真寺里的一块敕谕碑刻。在这块石碑上,刻有明成祖朱棣关于保护伊斯兰教的诏令。砂皮巷清真寺的这块石碑,难能可贵。

    抄家抄出王鏊遗物

    在苏州博物馆内,有一件镇馆之宝——犀牛角杯。那是在“文革”期间,红卫兵在砂皮巷内抄家时抄出的。据说当时是有人举报,说是砂皮巷里有一户人家的亭子间一直锁着没有开启过,不知里面有些什么“四旧”。于是一群红卫兵就去砸开了门,进去后发现里面果真有不少物品,书画、古书、旗袍什么都有,红卫兵点把火就烧。烧到天亮了,有人突然想起给文管会打了个电话,让他们派人来看一下,有无重要东西。幸亏这只电话,文管会的同志接到电话后赶来,现场已烧得一塌糊涂。其中一个红卫兵指着一样东西说,这户人家有人说,这件东西要派大用场,叫我们不要动。文管会的鉴赏专家钱镛一看,这是一只犀牛角的杯子,有十多斤重,价值连城。钱镛赶紧找了一件旧衣服,将杯子包好带回了文管会。过了一会儿,被抄家的那户人家果然有人来讨杯子。钱镛给他打了收条,表示由文管会暂为保管。经过说服,对方同意将犀牛角杯捐献给文管会。此件犀牛角杯为棕褐色,表面光洁如漆,经脉纹理清晰,根部大且中空,略加雕饰成杯形,重约6000克。古时用犀牛角杯盛酒是最为讲究的,据说用玉杯盛酒只会增酒之色,而用犀牛角杯盛酒能增酒之香。但器形如此之大的犀角杯极为罕见,相传是将军御马出征,皇帝送行赐酒时,在马上饮用之杯,因此也叫“马上杯”。经考证,此杯系明正德年间的宰相王鏊之遗物。

    苏州巨富程百万建义庄

    程氏义庄最初在胥门一带,1860年毁后,1871年,程百万在砂皮巷重建义庄——资敬义庄。清末民初,苏州的巨富首推王程。王即王驾六,以经营盐业致富,后来不断扩大到钱庄、典当、衣庄、酱园、药材、茶叶、丝厂等业,无不经营。程即程卧云,号称“程百万”,以典当起家,后专营钱庄,执沪苏钱庄业之牛耳。同族另一家则以拥有苏州第一大银楼——恒孚银楼驰名,一度还被称为全国四大银楼之一。当年程家经营的企业,信誉卓著,影响巨大。特别是程百万(程廷桓,字卧云),继承父业,把程氏家族的家产和事业逐步推向巅峰。据程卧云曾孙程庸畴所撰写的《苏州程家钱庄兴衰记》,程卧云以典当业资金周转缓慢为由,乃于道光年间在苏州开设钱庄。鉴于上海开埠后日益繁荣及太平天国战火迫近,程卧云遂携十万两白银至沪创办延泰钱庄。 1860年太平天国之战,程家的钱庄典当及丁家巷老宅均被焚毁,程乃携带全家及在苏资金,避居至上海租界。战后业务迅速发展,程就专心致志经营钱庄一业。大平军后,程还购买下了当年曾荒芜不堪的苏州留园,并将其住宅部分改建成二程夫子祠。后来程以5000两黄金转售给曾任湖北布政使的常州盛康。程逝世时,苏沪两地共遗有6家钱庄,仅苏州顺康钱庄的存款即在100万两左右。他嫡出的儿子炳贵早逝,遗命给嫡长孙霭士36万两,次孙增瑞24万两,还有40万两分给庶出的4个儿子,所以他是名副其实的“程百万”。这百万银两比今天的一百万元要值钱得多,在光绪初年,程卧云购买位于察院场的房屋一所,计上下楼房8间,厢房4间,才花银1828两;他还买下农田677.5亩捐给位于刘家浜的成训义庄,这许多田的银价是11128两。程卧云虽是巨富,但布衣蔬食,不尚奢华,且常能捐助族内外的慈善公益事业。1880年直隶大饥,程捐银1万两赈济灾民,直至病危时,还嘱咐拨三千两白银捐助位于砂皮巷的资敬义庄。

    包天笑创办《苏州白话报》

    1901年,包天笑在苏州的砂皮巷口,与其兄包子青一起创办了《苏州白话报》,开始是周刊,后改成旬刊,为32开本,线装木刻,内容以政论、新闻为主。文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深受读者欢迎。《苏州白话报》的编辑、发行及撰稿人均采用笔名。大多数稿件是包氏兄弟所作,其资金主要由包子青提供。《苏州白话报》除在苏州有一个发行所和两个代售处外,还在上海的《中外日报》、杭州的《杭州白话报》等报社,以及安庆、南昌、无锡、北京等地设有代售处。该报面向乡镇读者。包天笑说:“我们不愿销到大都市里去,我们向乡村城镇间进攻,曾派人到乡村间支贴了报纸(海报),第一期出版居然也销到七、八百份……”。包天笑(1876—1973),名公毅,字朗孙,天笑是他的笔名。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曾任上海《时报》编辑、主笔14年,1935年,接编上海《立报》的《花果山》副刊。先后编辑《小说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培养了许多小说家。著有《上海春秋》等数量众多的通俗小说,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开山鼻祖和领袖人物,也被誉为“通俗盟主”、“通俗文学之王”。《苏州白话报》是以《励学译编》的名义出版的,委托苏州临顿路毛上珍书局用刻雕版印刷。栏目有“论说”、“新闻”、“歌谣”、“杂录”等,把“世界新闻、中国新闻、本地新闻都译成白话,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关于社会的内容特别注意戒烟、放脚、破除迷信、讲求卫生等等。有时还编一点有趣的使人猛醒的故事,或编几支山歌,令妇女孩童们都喜欢看”(《驯影楼回忆录》)。由于报纸通俗易懂,大众化,深受读者欢迎。但因发行量有限,加上经费不足等原因,《苏州白话报》只办了两年就停刊了。

    老字号新聚丰就在巷口

    当年在砂皮巷的巷口,有一家老字号苏帮菜菜馆——新聚丰,在老人们的口中,苏州有两家菜馆最为闻名,松鹤楼与新聚丰,新聚丰创建于光绪三十年,初名“聚丰园”,1940年改为今名。新聚丰荟萃苏帮名厨,以正宗苏帮菜肴点心和承办筵席为特色,一时技压群芳,享誉苏城。“母油整鸭”为其名菜之最,由张桂馥名师首创,皮肥肉嫩,汤鲜味醇。在它的领衔下,又推出以鸭为主料的名菜,如八宝葫芦鸭、香酥鸭、醇香鸭、家鸭野烧等。另外新聚丰还有特色菜聚丰鸡、美味酱方、枣泥拉糕、藕粉饺、扁豆糕,鲜肉锅贴等,时令菜有爆双脆,神仙鸡、干菜肉,荷花集锦炖、焖肉煎豆腐、腿筒炖南鸽、虾仁扣三煲,白汁鳜鱼、水晶大玉、菊花青鱼、银鼠鳜鱼、三丝鱼卷、糟溜塘片、高丽虾仁等,成为弘扬苏帮菜特色的著名菜馆之一。儿时居住在祥符寺巷时,常见对房门那位跑供销的,下了班拿上一只钢精锅子,穿过人民路到对面砂皮巷口的新聚丰菜馆去买炒菜,据说跑供销的与新聚丰菜馆里某位厨师是甲级牌友,所以常常是只花两角钱,即可买上一大锅子炒菜回家下酒。

    如今在砂皮巷口矗立的是苏城商务休闲饭店,属于苏州松鹤楼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管理,早先的新聚丰菜馆迁至观前街的太监弄里去了,但最近又找不到了。最近听说观前商圈将要扩容,根据规划方案,未来的观前商圈东起临顿路,西至王天井巷;南起干将路,北至东中市——白塔西路。规划中的观前商圈定位为“集购物、餐饮、文化休闲、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旅游型核心商圈”,而其中人民路西侧的砂皮巷一带地块,将规划为宾馆区。但愿观前扩容后,能将新聚丰等老字号请回家。链接:

    王鏊:太湖小岛走出“会元宰相”

    1450年,王鏊出生在苏州府吴县东山岛上的陆巷村。在明代,这个小村四面环水,周围是重重叠叠的芦苇,一望无际,像一片原始森林,小船驶入芦苇丛中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村虽然闭塞,但读书之风很盛,人才辈出。王鏊的父亲王宛是进士出身,在湖北光山县当过知县。王家又是村中的富裕人家,前辈积累了可供几代人享用的财产,到了王鏊这一代,依然是酷爱读书,他16岁时就写得一手漂亮文章,手抄文章从陆巷村传入吴江县,又从吴江传入苏州,最后传到北京国子监,国子监师生争相传阅。1474年,他接连取得全省乡试第一、礼部会试第一、金殿面试第三的成绩,成为光耀全国的大明星。后人还为他没有考中状元而鸣不平,说是当朝宰相商辂是“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荣誉集于一身,他的气度不够宏大,容不得后人与他平起平坐,再出一个“三元及第”,于是将王鏊降为“探花”。

    来到东山陆巷村时,处处能感受到古代灿烂文化的气息。由于小岛远离城市,隔着一个烟波浩渺的太湖,历朝历代的战火不易波及,至今还保留着古村落的风貌。进入村中,迎面见到一个用条石砌成的古码头,那是村中古代唯一的对外交通口岸,王鏊就是在这里上船,赴京赶考,光荣而归。村中明清古建筑有70多幢,古色古香,闪耀着当年的辉煌,其中最为出名的是王鏊的三座牌坊,即“解元牌坊”、“会元牌坊”与“大学士探花牌坊”,以粗壮厚实的花岗岩为柱,以沉香木为牌楼,经历了500年的风风雨雨而没有倒塌。

    王鏊为官正派而正直,他没有阿谀奉承之心,对明孝宗的不良行为敢于劝诫,不惜忤逆龙鳞。弘治初年,明孝宗还是一个年仅18岁的小皇帝,太监李广引导他游西苑(今中南海),乐而忘返,王鏊作为侍讲就反复规劝,皇帝为之动容,不再游乐,专心处理国事,为政宽容,知人善任,重用的都是有学问有威望、正派能干的大臣,如大学士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刘大夏、马文升与王恕,王鏊任吏部右侍郎。当时庙堂气象森严,内阁德高望重,从京城到地方,官员畏服,政令得到执行,不敢阳奉阴违,胡乱搪塞。内宫太监也不敢胡作非为,明朝出现了前所未有“弘治中兴”局面,是明代最好的历史时期。

    明孝宗是位明代少有的好皇帝,执政18年,可惜36岁就死了。他给他的儿子朱厚照留下了一个强有力的威望很高的辅佐班子,若朱厚照能重用这批久经考验的老臣,沿着明孝宗的路线走下去,“弘治中兴”的盛世局面还能继续下去。但明武宗与他的父亲完全不同,是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荒唐皇帝,他不喜欢那些德高望重的先朝老臣,喜欢的是阿谀奉承、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号称“八虎”,内阁按刘瑾的旨意实行大清洗,大改组,先朝重臣大部分被赶出朝廷,投闲置散,内阁新成员大多数是刘瑾阉党与龌龊无耻之徒,如焦芳、张采,只有王鏊和李东阳两人是前朝重臣,还有一身正气。这时,朝廷大局急转直下,党争越来越激烈,明朝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黑暗的时期。 (钱汉江)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