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东、西路“状元府地说吴氏

姑苏晚报 20090920 26版

■潘君明

■潘君明

    白塔东路一角

    白塔东路、白塔西路,均因“白塔”而命名。这两条街巷十分古老,巷名有多次更改和合并。白塔东路位于临顿路北段东侧,西起临顿路,东至东园、动物园。由原来的二门口、中由吉巷、东白塔子巷合并而成。1954年称东白塔子巷,后称白塔东路。白塔西路位于临顿路北段西侧,东起临顿路,西至人民路。因在白塔东路、白塔子桥之西,故名。原皮市街以西至人民路一段,称古市巷,原皮市街以东至白塔子桥,称“西白塔子巷”。附近还有白塔下塘、白塔弄,均因白塔而得名。

    有关白塔的传说

    苏州人有一句俗谚:“七塔八幢九馒头”。这句俗谚约产生于清末民初,是说苏州城内有七座宝塔。哪七塔呢?历来说法不一。据清道光年间(1821-1850)《吴门表隐》作者顾震涛说:一、白塔,在白塔子桥东堍;二、在孟子堂东,三、虹塔,在邾长巷;四、在司狱司署(司前街),塔中有宋碑;五、雄塔,在宫巷南口;六、在濂溪坊,名雌塔;七、在望星桥西,宋代建。民国二十年(1931)的说法是:一、北寺塔,二、大同塔(在报恩寺内,仅二层),三、瑞光塔,四、五、双塔,六、石塔(即今石塔头),七、白塔。上述二说,均肯定白塔为苏州城内七塔之一。

    那么,白塔究竟在何处呢?据清人张紫琳所著《红兰逸乘》云:"白塔在临顿里白塔子巷,有白塔雕刻佛像,今在人家壁中。" 《吴门表隐》也云:白塔"在孟子堂东,相传月夜塔顶上巨蛛系丝于宫巷口塔上,人可共见。"今白塔已不存。经查阅史籍,在明代王鏊(1450-1524)编纂的《姑苏志》上,就有白塔子巷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的《苏州府志》有南白塔子巷、东白塔子巷的记载,以后各志书皆有。由此可见,白塔在明代以前早已有之,但何时毁灭,史无详情,这条古老的街巷,也有500余年历史了。

    五湖四海夹条沟

    白塔东路住有周、潘两家大户,极有名声,周为富,潘为贵。富者,有钱人家也;贵者,做官人家也。白塔东路72 号原为周少甫宅。周宅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砖木结构,一落三进,其中二进为三上三下楼厅,占地310平方米。在当时,是一处非常光彩的宅第了。在日寇侵华时,周宅被敌机炸毁,在拓宽马路时,前楼被拆除,余二楼在解放后开设油布生产合作社,后为织带厂所用。关于周家的发迹,在苏州很有影响,有一段传闻:周少甫的先辈做箍桶生意,在旧学前开设"乾元木桶店",因其质量好,讲信用,生意十分兴隆,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钱财。在封建社会,讲究门第显耀,而门第显耀必须做官,才可以光宗耀祖,才可以挤入上层。在清代,官是可以花钱买的,称为"捐官"。

    为此,周家祖上花了一大笔银子,捐了一个翎子(官衔),穿起了官服,还建立了周家祠堂,告慰祖先。当时,苏州城内做官人家有四大姓,即彭、宋、潘、韩,他们都是凭才学考取进士而得官,由皇帝任命,官声显赫,权力极大。而周家是捐的翎子,虽然挤进了官场,但毫无实权。由此,在百姓中产生了一句俗谚;“五湖四海夹条沟,彭宋潘韩夹个周,虎豹熊狮夹条狗”。认为周家并无真才实学,是花钱买的官,滥竽充数,很被人瞧不起。从实力来看,四大家有一定的势力范围,比喻为“虎、豹、熊,狮”,而周家毫无权力可言,比喻为一条狗。从这则传闻中,也可窥见当时的社会风气了。

    两个潘家的古宅

    潘姓是大户,住宅十分宽敞,建筑也相当精致。白塔西路13 、15 号为潘遵祁宅。原是太平天国民政官员熊万荃的王府。光绪年间(1875-1908)为潘遵祁所得。潘遵祁(1808-1892),字留夫,号顺之,又号西圃。住宅规模较大,仿明建筑,石库门楼,有大厅、鸳鸯厅、女厅等。厅内木雕花绘,设置秀丽。园内有曲径长廊,亭池假山,名贵花卉,品种繁多,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因而称为“西圃”。潘遵祁是清乾隆户部主事潘奕隽的孙子,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两年后即称病归里。回家后,热心于公益事业,先是捐田千亩,创办潘氏义庄,忙于赈灾济贫。光绪二年(1876)苏北大旱,他发义仓粮食1300石,钱1400緡,救济灾民,渡过难关。同时,他被应聘主讲于紫阳书院,达二十年之久,培养了大批人才。自己的著作有《西圃文集》、《西圃诗集》、《西圃词集》闻世。

    白塔西路70号为潘颂清祖辈故宅,占地3400 余平方米,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布局讲究,结构精致,画栋雕梁,规模宏大,有轿厅、花厅、双楼厅,以及堂、院、花圃、假山等。日寇侵华时,建筑曾被日机炸毁。解放前夕,国民党也屯兵于此,房屋遭到破坏。解放后为织带厂所用。上述二潘,是苏州盛名的“彭、宋、潘、韩”四大家族之一,他们祖辈为官,出入政台,在地方上极有权势。

    “半”字特色的半园

    白塔东路原60 号为“半园”,清乾隆年间(1736-1795)由郡人沈世奕所建,初名“止园”。后售于太守周朂斋,有所拓建,改名“朴园”。咸丰年间(1851-1861)归江苏道台陆解眉所得,陆的祖辈从安徽迁居苏州,将“朴园”改建,更名为“半园”,取“知足不求全”之意。因仓米巷亦有半园,称“南半园”,此处称“北半园”。面积不大,仅一亩半之地。园以“半”为特色,并以“半”字命名,有半亭、半廊、半船、半桥等。设计布局紧凑,精美独特。园虽小,但小巧精致,有“少少许胜多多许”之妙。北面有一处三间的四面厅,陈设雅致,宽敞明亮,题额云“知足轩”,取“知足不求全”之意,“不求全”也是“半”的意思。语联云:“乘兴而来,约二三知己;幽赏未已,填一半词儿”。

    园主对半园十分欣赏,感到知足。在厅堂内的题额为“且住为佳”,联语云:“小有庭园山水,种树养鱼,得少佳趣;虽无管弦丝竹,论文把酒,足叙友情”。园内有白皮松、广玉兰、黄杨等名贵花木。厅内悬一面大镜,映出厅前的山、池、亭、廊及绿树红花,好似一幅天然图画,联语云:“诗句全从画里出,云山常在镜中留”,很有趣味。半园风景与众不同,风光旖旎,有着自己的特色,在苏州园林中可谓独树一帜。

    历经风雨话东园

    白塔东路东端的东园、动物园之处,这个地方,可说是沧桑多变,历经风雨。其处原有昌善局殡舍,俗称“昌善局”,即是现在的殡仪馆。始创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原名集福精庐,亦称天真堂。至民国初期,此局一直是苏州规模最大的存放棺柩的殡舍。解放前,社会上烟(鸦片)、赌、娼十分普遍,败坏风气,危害百姓。解放后,人民政府严禁烟、赌、娼,毒,为解救这些人,1951年人民政府在此处办起了苏州市妇女生产教养院,专门收容妓女、舞女、老鸨及吸食鸦片者入院,一方面帮助她们治疗花柳病等性病,以及解除毒瘾、赌瘾,一方面组织她们生产自救,同时对她们进行思想改造,教育她们重新做人,经教养后有所悔改,将她们释放,安置到社会上参加生产劳动。 1954年教养院撤消,宣告解散。其地即改建为动物园。

    其处的东园,位于相门和娄门之间,是解放后建造的苏州第一座综合性公园。 1954年,国家建工部在东园范围(包括蒋园、耦园、动物园、古城墙、孟子堂、小柳枝巷之间),作了总体规划,1962年再度规划并付诸实施,其建筑面积达2679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8502平方米。东临外城河,西临仓街,南连耦园,北接动物园,而且三园相通互游。园内有茶楼、曲廊、亭榭等。河面宽阔,碧波荡漾,可以划舟,欣赏古城墙景色。有树木百余种,尤以雪松为最,并有盆景3000余盆,为苏州人一处休闲的好去处。该园建立后,先后接待了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意大利威尼斯市,日本的池田、金泽、龟冈、何市、大田原市等市长及代表团,并同上述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内有维多利亚送的一座图腾柱,日本赠送的“和平灯笼”,以及1980年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仿照网师园殿春簃建造的“明轩”艺术品等,已成为苏州市与国外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的象征。

    工艺美术家陆涵生

    苏州有个著名的工艺美术家陆涵生,原住在白塔西路23号。陆涵生,原籍无锡,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十余岁即去红木小作坊当学徒,专心学习,不久,就会雕刻“白玉如意”、“鲤鱼跳龙门”等摆件,受到师父的称赞。后到苏州拜著名雕刻家吴麟昆为师,学会了锯、刨、拉、凿等各道工序,精心钻研刻件。 1956年进苏州红木雕刻厂,两年后被选送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学业大进,在理论、技艺水平上均有提高。陆涵生是个全能的雕刻艺术家,对玉石、象牙、牛角、黄杨等雕刻,无不精通。并能自行设计,擅长传统图案,建筑装饰、家具等,且富有想象力,极有创新精神。他的作品曾参加过上海、北京、香港、日本等地展览会,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黄杨雕刻作品《五龙嬉玉杯》、《双龙梧桐叶》等曾获全国工艺美术作品百花奖。他的许多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有的陈列在人民大会堂作永久性展示。被誉为现代的能工巧匠,由于他技艺高超,成绩卓著,由国家命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状元府第说吴氏

    白塔西路80 号为清代状元吴廷琛的宅第,俗称“吴状元府第”。大厅结构宽敞,雕刻精致,有彩绘厅堂,正梁桁条上有雕花装饰,十分华丽。吴廷琛(1773-1844),字震南,号棣华,元和县(今苏州)人。他祖辈上虽以读书为业,但无人考中进士,为一大遗憾。为此,他发奋攻读,决心成名,他拜别家人,远离城区,乘船到与世隔绝的洞庭东山去读书。十年之后,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在清嘉庆七年(1802)连中会元、状元,号称“双元”,一鸣惊人。嘉庆皇帝也十分高兴,面诏后亲自题《御制诗》,有“双元独冠三吴彦”之句,对他非常赞赏。他历任湖南督学,金华、杭州知府,及云南按察使等。为官期间,所办案件都一一审核,裁决公正。工作认真勤恳,常常到三更后才休息。他关心民间疾苦,多做益善之举,在任金华知府时,闻得城外双溪桥严重塌毁,存有交通隐患,即募资重修,桥修好后,百姓感激他的恩德,称为“吴公桥”。他退官后闲居苏州,应聘于正谊书院担任掌院,专门讲学,传授知识,引导后进,培养了不少人才。

    吴廷琛的儿子吴思树,字念之,道光五年(1825)中举人,在任广东香山县知事时,协助林则徐办“夷务”。道光年间鸦片战争爆发,他亲自率领练勇迎击敌人,令敢死队焚烧敌船,大败英军,受到上级的嘉奖,加官一级。孙子吴宝恕,字子实,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侍读学址、广东学政。孙子吴都生,字蔚若,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后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他还善于诗文、工书法,为清末民初著名的书法家,在故宫留下的墨迹甚多。辛亥革命后返苏州故里。晚年好行善,举办苏州书画赈灾会,捐出自己的书画代资,救济孤贫。

    链接:为政清明的吴廷琛

    吴廷琛在嘉庆七年(1802)中“壬戌科”状元后的第三年,即嘉庆九年八月,出为湖南乡试考官,旋督学湖南。督学的全称是“提督学政”,掌理一省学政,官位与督抚平行。吴廷琛虽然被授予官职,但仍挂着庶吉士的名,这种兼衔是极少见的,被视为殊荣。

    嘉庆十一年春,吴廷琛的母亲章氏病死,回家服丧。丧满还京。嘉庆十四年,庶常馆散馆,即庶吉士结业,正好碰上三年一次的京察——对京官的考核。吴廷琛名列一等。第二年,出为金华府知府。金华号为“学道乡”,文化、特别是儒学兴盛,吴廷琛到任,追缅贤哲,问民疾苦,锐志兴革,修葺文庙,创立“育婴堂”。城外双溪桥毁坏已久,以舟充桥,水涨多覆,但因修建费用大,迟迟不能重修。吴廷琛多方筹措,并亲自带头捐钱,筹足了钱物,重新修建,新桥被名为“通济”。吴廷琛在金华做了六年知府后调任杭州知府。他接到诏命,正准备动身,忽闻金华府辖下的永康、东阳一带大旱,即前往巡视,黎民遮道迎送,动辄数万。

    吴廷琛出任杭州知府的第五年,嘉庆皇帝驾崩,他的次子爱新觉罗·文宁承嗣大位,年号“道光”,是为宣宗。

    道光皇帝即位的第三年,即道光二年(1822),吴廷琛升任直隶清河道道员,并代理按察司按察使。他白天处理案件、政务,晚上缮写奏稿,常常至三鼓方罢。第二天清晨便赴直隶总督衙门汇报,得总督大人称许。不久,吴廷琛奉命出任云南按察使。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案狱疏略,多有不当。吴廷琛到任,严加整饬,量罪定刑,依法办案。宜良、江川、通海三县民人遭歹徒抢劫,三县长官却谎言失窃,民人向按察司控告,吴廷琛选派得力官员前往调查,获得抢劫的证据,上报督抚,督抚犹豫不决,吴廷琛力争,经奏请道光皇帝批准,罢免三县知县。接着,吴廷琛强化治安措施,盗贼匿迹。

    道光五年,吴廷琛奉诏代理云南布政使。布政使负责一省的财政、人事。吴廷琛在代理云南布政使期间,重点整顿铜矿的开采与冶炼。当时,各铜厂官员侵吞、贪污现象严重,致使国家的铜库亏空。吴廷琛认真查处,彻底清理。一个月后,局势便好转起来。翌年九月,道光皇帝以四品京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及其它卿寺长官,均称“京堂”)的官衔征召吴廷琛入京任职。

    吴廷琛时年已54岁。在24年的仕宦生涯中,尽职操劳,体弱多病。入京不久,便频患嗽疾。翌年秋,他上疏请假,回籍养病,道光皇帝诏准。

    吴廷琛回到了老家苏州养病,不再出仕。尽管他已离开了官场,但对国事民政仍很关心,遇上歉年,他出粮赈济贫民;修治苏州城,他捐钱助费。闲暇时,他修订旧著,名为《归田集》、《池上草堂诗集》。

    他在老家安度 17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九月初三日,吴廷琛寿终正寝,享年72岁。吴廷琛博学多识,生平不屑于章句,贯通经典,文章遒隽,诗法杜甫,感时论事。他为人孝悌,为政清明,颇多建树。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