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府基:重建宫殿酿冤案

姑苏晚报 20091108 26版

■潘君明

■潘君明

    子城的范围有多大

    皇府基,即春秋时子城(王宫)的遗址,那么,子城的范围有多大呢?据东汉《越绝书》记载:“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其二增水门二,其一有楼,一增柴路。 ”具体来说,子城的范围东至公园路,南至十梓街,西至锦帆路,北至第二横河(干将河)。四面筑有城墙,墙外有环城河围绕,俗称“护城河”。南面有第三横河,北面有第二横河,东面、西面也有河道,于20年代填没,现在的公园路、锦帆路即是建筑在填没的河道上。河上有桥梁,为进城的必经之路。城上也有女墙,有军士守卫,防止敌人攻城。整个子城建筑规模甚大,房屋幢幢,宫殿深深,气势十分雄伟。据史载,子城与阖闾城同时建造,也是伍子胥所筑。战国末期,楚考烈王封春申君黄歇于吴,就在宫城内执政办公。司马迁为写《史记》时,特地来到苏州考察,他看到吴王的宫城建筑得如此壮丽,不禁赞叹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 ”

    此后,从秦代初至元末,宫城屡毁屡建,唐时为刺史署,宋时为平江府署。南宋初高宗赵构行宫亦在这里,并拟在苏州建都,在此大兴土木,营建宫苑,颇具规模。元末,张士诚在苏州称王,此处又成了张士诚的王宫。朱元璋派兵攻打苏州,张士诚失败,一把大火将宫城烧成一片废墟,瓦砾成堆,不堪入目,里人称“皇废基”。后居民在此建房,逐步形成小巷,巷名就称为“皇废基”。

    子城周围及内部的街巷

    子城不复存在,经过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建设,形成了许多小巷。原有东西两面的河道,填河成路,变为街巷。西面之河,古名“锦泛泾”、“锦帆泾”。名称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说古时候河岸边种植桃树,三月花开,飘落河中,泛在水面,犹如泛锦一般。二说吴王夫差带着西施乘画舫出游,船上挂着彩缎做成的布帆,因色彩鲜艳而得名。三说吴王张士诚携带美女乘锦帆彩舟游乐于此,故有此名。南宋时,锦帆泾宽三四丈,上有金姆桥,针对子城东门,连接通关坊。元末时河道开始堙塞。约在民国二十年左右,将河道全部填没,尽是瓦砾碎砖,没有居民,十分冷落。以后才渐有居民定居,形成街巷,遂命名为“锦帆路”。东边的河道,在宋代时已填没,其地称晋宁坊,有坊立于坊口。清代时讹为“井仪坊巷”、“井义坊巷”;北段原名迁善坊,坊立于草桥堍。其地原为子城的东城濠,故又名“濠股巷”。 1931年填没河道,拓宽马路,因在大公园旁边,遂名公园路。南面十梓街处也有河道,即第三横河,由饮马桥那里延伸而来,一直通到望星桥与第四直河连接。在十梓街与五卅路交叉处原有一座平桥,因在府衙之前,称府前平桥,简称“平桥”。所以自乌鹊桥北堍至十梓街一段,名“平桥直街”,此处河道填没于50年代。北面的河道即今之干将河,保持旧貌。

    子城成为废墟后,一直未能恢复。此后,随着实际使用而划成许多小块,并且形成了多条街巷,如西的九如巷、体育场路、金桂弄、梗子巷,中间的五卅路,东面的民治路、草桥弄(原名石桥弄)等。民国年间,有人在此处买地造房,形成新型的居住建筑群,有信孚里、同德里、同益里、金城新村、梧村等,在东面建成大公园、西面建成体育场。从上述形成的各条小巷及许多建筑群,亦可见子城规模之大了。

    子城的沿革与毁灭

    子城的规模如此之大,究竟有哪些建筑?可惜史料匮乏,难于描述。战国晚期,春申君黄歇受封于吴,曾在子城筑造桃夏宫,其子假君也建有殿堂,十分壮观。秦朝时代,子城作为太守府。据史料称,汉代朱买臣任会稽太守时,也在此处料理公事,曾带着他离异的妻子到过府内花园中闲赏,并给予饮食。公元前209 年,楚人项梁、项羽叔侄在太守府大殿前杀死太守殷通,率领八千子弟兵造反,亦在此处。西汉更始元年(公元23 年)一次大火,宫殿焚烧殆尽。以后,子城几度毁修,迭经兴废。唐代,作为太守府,一府官员在此料理公事。北宋时代,金兵入侵,汴梁京城失守,皇帝、官员大多逃奔南方。绍兴初,康王赵构辗转南方各地,常来平江(苏州)驻跸,欲建都于平江,命大臣在子城范围内筹谋规划,营造宫室,历时二年而成,恢复了昔日的规模。绍兴四年(公元1134 )康王驻跸于此,作为“皇宫”。三年后改都临安(杭州),就将子城赐给守臣,作为平江府的府署。

    元末,张士诚在泰州白驹场率领盐丁起义,很快就攻克了高邮、泰州、兴化等地,不久又攻克了平江(今苏州),他就定都苏州,自称“吴王”。可惜王命不长,只三四年时间,朱元璋为了一统天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攻打苏州,张士诚难于抵挡,眼看大势已去,就在王府内放了一把大火,将子城烧成一片废墟。就此,一座存在了千余年的雄伟壮丽皇宫,被历史所吞没,一去而不复返了。

    府衙内的建筑规模

    皇宫转为府衙,府衙是怎样设置的呢?在府衙的大门上有榜书“平江府”三个大字。在大门的中轴线,即是现在的五卅路,建筑物依次两边排列,一座连着一座,房屋非常密集,依据府衙的实用要求,有厅、堂、楼、亭等三十余处。

    厅。有设厅,即正厅,为太守(知府)召集官员议事的地方。据史料称,在修建大厅时,因缺乏资金,由官府印制《杜甫诗集》出售,将盈余的钱作修缮费用。大厅后称为“黄堂”。此外,尚有府判东厅,府判西厅,签判厅,司法厅,司户厅等,均设在子城周围附近,便于互相联络。

    堂。有黄堂、木兰堂、瞻仪堂、观法堂、平易堂等。黄堂,即大殿。由于多次失火,在墙上涂以黄色,古人认为黄色能消灾弭祸,遂名为“黄堂”。一说是因春申君黄歇居此而得名。宋高宗驻跸平江时,此处是百官朝见的正殿,也是宴犒将吏的地方。瞻仪堂,吴地有个规矩,凡新到任的太守,必须绘个图像,陈列于堂内,春秋季节供吏民入堂瞻礼。木兰堂,又名“木兰院”,堂前种有木兰树而得名。志载,木兰树由唐代刺史张搏由湖州移来。每当木兰花开,清香扑鼻,郡中的文人雅士聚会于此,即席赋诗,盛极一时。诗人陆龟蒙、皮日休、独孤及等常来此作诗赋词。平易堂,取“平易近人”之意。观德堂,又名“阅武堂”。因临近教场而得名,是知府观看武官操练和比武之处。思贤堂,内奉祀唐代太守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王仲舒及宋代范仲淹等到五位苏州太守,称为“五贤堂”。还有东斋、西斋等,为官员休闲之处。

    楼。有东楼、西楼、齐云楼、谯楼等。西楼,在府衙西城门之上,又名观风楼、望市楼,登楼眺望,苏城景色尽收眼底。齐云楼,古称月华楼。在子城后城之上,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句意而名之。此楼高耸入云,建筑雄伟,与蜀地的西楼、湖北的南楼、岳阳楼、庾楼相媲美。太守常在此观瞻市容,察访民情。谯楼为打更报时之用。

    亭。有秀野亭、四照亭、池宏亭、知乐亭、池光亭等。在郡宅后面是花园,有水池、假山,花木扶疏,西面有桧,传为刺史白居易手植,称“白公桧”。

    此外,在子城西北部还有教场,为习武比武之处。在教场西有两个作院,称南北作院,为制作弓弩的工场。据史籍称,每年可制作金脊铁甲等三万二千件,制作角弓等一千六百五十余万件。以及制作兵幕、甲袋、梭衫等物,以备行军作战之用。

    苏州太守皆能诗

    唐宋时任平江府的领导,称为“刺史”或“太守”。隋唐以后开设科场考试,录取进士后才由朝廷任命当官。所以,任苏州太守的都是进士出身,用现在的话来说,有一定的学历。唐代的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等,他们先后任苏州太守,而且是著名诗人,影响很大,苏州的、远地的一些文人墨客,也来此与他们聚会,赋诗唱和,文化气息十分浓厚。韦应物有《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其中有二句:“吴中文史盛,群彦今汪洋”。他深切地感到苏州文人之荟萃,文化之繁荣。白居易有《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诗,其中有:“半酣凭栏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里闾棋布城册坊”。客观地描写了苏州城地理风貌、水城风景,成为赞美苏州古城的名句。他们被调任他处做官或退官以后,仍然不忘苏州,继续题诗,怀念与赞美苏州。刘禹锡有《乐天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有句云:“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描绘了苏州的春天景象。白居易回到家乡后,十分怀念苏州,写过多首《忆旧游》诗,有句云:“忆旧游,旧游安在哉……江南旧游凡几处,就是最忆吴江隈。长洲苑绿柳万条,齐云楼春酒一杯。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虎丘月色为谁好,娃宫花枝应自开”。他们为苏州写下了许多光辉诗篇,也给苏州留下了一笔文化遗产。

    魏观、高启的冤案

    子城荒废后未能再建,不能不说到魏观、高启的冤案。明代初期,魏观任苏州知府,他看到子城一片废墟,感慨万分,与苏州古城很不协调,思考再三,决心在废墟上重建宫殿,再现当日的风貌。按照当时的习俗,造房上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举行上梁仪式。民间造房上梁,除了放鞭炮、高升外,木匠师父要蹲在屋上唱上梁歌,讨个吉利的口彩,这在苏州地区十分流行。官府造房上梁自然与民间不同,要请有学问的人写一篇上梁文,配合在上梁时祭祀宣读。当时,诗人高启很有名望,是杰出的诗人之一。魏观就请高启写上梁文,高启写好《郡治上梁文》后,魏观在上梁时宣读。这本是极为平常的事情,不料有人向朝廷告发了,说苏州知府魏观存有野心,在苏州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高启是个帮凶,写了《郡治上梁文》,其中有“龙盘虎踞”之语,显然是要谋王篡位。朱元璋刚做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最怕有人造反,他一看《郡治上梁文》,心里猜疑:张士诚毁烧了皇宫,现在要重新建造宫殿,这不是死灰复燃吗!再加上高启不肯为他所用,一直怀恨在心。他看罢《郡治上梁文》,不禁勃然大怒,立即下旨将魏观、高启二人捉拿关押,解至南京,也不容魏观、高启申辩,即腰斩处死,成为明初的一大冤案。

    从此,后任的苏州太守,再也不敢提重建之事。有明一代,这片废墟任它瓦砾成堆,荒草丛生。在清代和民国初期,一度曾作过刑场。子城的西部辟为校场,操演兵马。直至解放初期还很冷落,少有行人。后由少数外地逃荒者在此搭棚居住,逐渐形成街巷。民国七年(公元1918 ),子城西部改建为公共体育场。民国九年(公元1920),子城东部辟为公园,初名皇废基公园,也称城中公园,后改名苏州公园,俗称“大公园”。相关链接:孤高耿介的高启

    高启(1336~1374),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明洪武元年(1368),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朱元璋赏识,复命教授诸王,纂修《元史》。

    高启为人孤高耿介,思想以儒家为本,兼受释、道影响。他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因此,洪武三年(1370)秋,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受,被赐金放还;但朱元璋怀疑他作诗讽刺自己,对他产生忌恨。高启返青丘后,以教书治田自给。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高启为此撰写了《上梁文》。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也受株连腰斩。

    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他的诗体制不一,风格多样,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痕迹。不过他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为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射鸭词》、《伐木词》、《打麦词》、《采茶词》、《田家行》、《看刈禾》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陈太守》写:“草茫茫,水汩汩。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 ”

    高启诗在艺术上有一定特色。首先,他的某些诗崇尚写实,描摹景物时细致入微。如“江黄连渚雾,野白满田冰”;“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等句,均产生于生活实感,新颖逼真。其次,注重含蓄,韵味深长。如《凿渠谣》:“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 ”只是寥寥数句,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再次,用典不多,力求通畅,有些只有数句的小诗,更具有民歌风味。如《子夜四时歌》之二:“红妆何草草,晚出南湖道。不忍便回舟,荷花似郎好。 ”明白如话,亲切动人。这些诗的创作,与他乡居时多与下层人民接近有关。高启的诗,对明代诗歌影响较广,以致有人把他誉为明代诗人之冠。

    高启著作,诗歌数量较多,初编有5集,2000余首;后自编为《缶鸣集》,存937首。景泰元年(1450),徐庸搜集遗篇,编为《高太史大全集》,今通行《四部丛刊》中,《高太史大全集》即据此影印。高启的词编为《扣舷集》,文编为《凫藻集》,另刊于世。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