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街:建金阊亭向朱买臣谢罪

姑苏晚报 20100815 26版

■郑凤鸣

■郑凤鸣

    街巷档案

    上塘街位于阊胥路北端西侧,东西走向。东起渡僧桥南堍,西至上津桥,与枫桥路相接,全长1069.45米,路宽4.8米。民国时到解放前,上塘街为石板街,解放后改为弹石路面,1982年普安桥以东改为小方石人字纹路面。江南城镇将河道两岸街巷称为上下塘,上塘以商家居多,下塘以民居为主。上塘街依傍上塘河(古运河)南岸,故称。

    曾经的“十里枫桥塘”

    现在的上塘街西面到枫桥路为止,但是明朝初年,从阊门吊桥起,向西直达枫桥镇,称为“十里枫桥塘”,曾为市面繁华的商业街,可以五马并行。

    清代江南棉布字号基本上集中在苏州,尤其是原来开设在松江一带的百多家布庄迁移到了这里。接着,与布业相关的染坊、踹坊等也跟着聚集于此,分布在阊门上塘街、下塘街,所谓“苏布名称四方,习是业者在阊门外上下塘,谓之字号,漂布、染布、踹布、看布、行布各有其人,一字号常数十家赖以举火”。上塘街的上津桥堍,有康熙三十八年由徽州休宁人陈士策开设的万孚字号。徐扬所绘《姑苏繁华图》上,万孚字号二楼,高扬着“本客自置布匹”的店招。

    乾隆十三年(1748),渡僧桥出现险情时,附近萃昌祥布号等八家布商曾经就带头捐资,重建了渡僧桥。

    会馆频现上塘街

    明清时期,大量在苏经商的外地商人,建立了自己的同乡会馆,在上塘街建立的有:康熙五十七年(1718)福建上杭纸商创建的汀州会馆、乾隆年间由安徽布商为主创建的新安会馆(上塘街义慈巷口)。 285号的汀州会馆规模比较大,内供天妃娘娘,旁边有两个丫鬟,还塑有顺风耳、千里眼。每年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为天妃娘娘生日,馆内举行祭祀仪式。此外,上塘街还有锡箔业的武林会馆。

    潮州会馆位于上塘街278-1号(现市五中)。原来由明代广东潮州所属七县商人集资始建于金陵,清初迁至阊门外北濠弄。康熙四十七年(1708)迁址上塘街。会馆头门北向,墙设三门,一大二小,中额“潮州会馆”,左额“河清”,右额“海晏”。外墙高约10米,面阔15米,北侧后台三间。入门为过道,上层即为朝南戏楼。整座戏楼与头门合为一体,平面呈凸字形,约6米见方,歇山顶,内部八角形藻井、垂莲柱、额枋镂雕精致。通体以磨细方砖斜角贴面,给人以秀雅与豪放兼具之感。惜正殿、戏台左右厢楼及其它建筑已不存。雍正四年(1726)增建楼阁,十一年增建关帝殿,又称潮州天后行宫。后经多次重修。1982年被列为市文保单位。由于年久失修,长期漏雨,潮州会馆满身伤痕,三分之一后台坍塌,八字形照壁整体向北开裂倾斜。2002年,苏州市政府拨出专款又一次修复。经过半年多紧张施工,终于使它恢复了昔日的生机。

    上塘街茶叶号

    民国年间,上塘街陆续开出了吴馨记茶庄、仁记茶食店、沈干泰米店和晋丰润米店、天昌油坊、宝泰衣庄等商号。

    清咸丰十年(1860)上塘街毁于战火。后来有所复苏。到清末、民国时期,上塘街由东到西的著名商号有:始建于1882年的杜三珍肉铺、始建于1759年的沐泰山堂药铺、始建于1917年的程德泰茶叶号、李隆盛纸号、苏新泰皮丝烟号、始建于1902年的永源南北货行、干元泰衣庄、吴世美茶叶号、养颐堂药铺、晋丰典当、万昌盛煤炭号等。这些店号主要开设在北侧,南侧主要交易米、豆。

    上塘街的程德泰茶号,创建于清光绪初年(1880左右),坐南朝北,石库门面。业主原为江西婺源人程少富,聘歙县人汪子健为经理,以门柜本销为主,在东北营口设有自销庄口。 1900年庚子战乱,程德泰设在关外的座庄损失惨重,于是把程德泰茶号盘给了歙县南乡石潭村人吴子平。

    吴子平接手程德泰后,将“程德泰”更名为“吴馨记茶号”;并且将门面改装成三开间,装饰新型,颇有气派。店堂内的货架上陈列着一排排六角形的、四方形的、椭圆形的,下方上圆的锡制茶叶罐、搪瓷茶叶罐;罐外标明洞庭碧螺、西湖龙井、顾渚紫笋、六安瓜片,天都云雾、九曲红梅、云南普洱、茉莉双熏等各种名茶品牌。吴馨记拥有很多跑街先生和送货小厮,专门向四乡小镇的茶馆、书场、饭店、浴室推销茶叶,送货上门。吴子平经营茶叶注重质量,又善于把握时机,生意蒸蒸日上,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一度为苏州茶界的领袖人物。

    吴子平的助手王子颂,杞梓里人,对茶叶窨制很有经验。抗日战争爆发后,交通阻断,王子颂借鉴福州花茶窨制方法和经验,改进苏州花茶窨制工艺,克服了苏州花茶的火气,提高了香气。王子颂54岁双目失明,完全依靠鼻子的嗅觉,耳朵的听觉,照样能丝毫不差地辨别出素茶的产地、花茶的窨次。

    解放后“吴馨记茶叶店”及其它五大茶叶店公私合营为苏州茶厂。

    能与吴馨记茶号匹敌的是同在上塘街的吴世美茶号(后更名为凤鸣台茶馆)。吴世美茶号创始于清同治年间,原开设在上塘街的上津桥堍,后迁至上塘街渡僧桥南堍。货栈设在上塘街西侧,靠近广济桥的石库门内。店主是歙县南乡北岸村人,名吴景隆。

    吴世美茶号以乡帮生意为主,兼营批售业务,自窨花茶远销北方。实行首批赊销,二批清帐,前批清帐,后批再放,不清不续放的赊销方式,颇受资本短缺茶馆书场的欢迎。

    店铺遭兵匪抢劫

    1912年3月27日晚,阊门外店铺遭到兵匪抢劫,位于上塘街的这些店号,损失惨重。其中损失最重的是位于普安桥堍的晋丰典当。当晚9点钟左右,几十个兵匪打破典当西面贴邻万昌盛煤炭号的墙壁,一哄而入,将典当里金银财物搜刮一空,临走还放火烧了典当,连同账册和剩余货物全部焚毁。总计损失达二十多万。

    兵祸平息后,江苏都督府与苏州商务总会对被抢劫的商家给予适当减免税收、赔偿和抚恤,并且派员劝慰各店照样营业。各店渐渐恢复营业,但市面终不如前。

    露天菜场占据整条街

    上塘菜场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摊贩在这里聚集,主要经营蔬菜,肉类、禽蛋、水产,豆制品、果品,还有米店、粮店、油酱店、南北货店、点心店、小百货店、杂货店等。解放后,上塘菜场为苏州城区第二家公办菜场(第一家公办菜场为玄妙观菜场)。当时进场交易的菜贩,30% 是近郊南园、北园自种自销的菜农;70 %是从地货行批发的蔬菜。菜场早上营业,午前歇业。

    1952年2月,上塘菜场归苏州市土产公司领导、1954年归蔬菜公司领导,菜场内摊贩组成自负盈亏的合作小组。1960年,菜场由所在地管理区管理,管理区撤消后,划归区管。 "文革"时,菜场划归所在地财革会,并且上升为全民所有制。1985年8月,又划归蔬菜公司领导。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蔬菜供应日益丰富,上塘菜场日益兴旺。加上扩大自主经营,规模壮大,店面经营已经满足不了交易的需要,上塘菜场成了露天菜场,几乎占据了整条上塘街。由于上塘菜场水陆交通比较方便,而且是苏州有名的大菜场,因此远近居民纷至沓来,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嘈杂纷繁,异常热闹。即使是在雨天,交易也在大蓬下进行,过年过节尤甚。

    1999年,上塘街改造,上塘菜场被拆除,迁址阊胥路芦家巷口,后因生意清淡而撤消。

    桥面最宽的市区古桥

    上塘街中段的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跨鸭蛋桥浜。石桥全长30米、单孔。 1982年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普安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修。桥拱净跨4.5米,矢高3.6米。其最大特色是桥洞由南、北两组拱券并列组合,成隧洞状。桥面中部宽达2l.2米。为苏州城里古桥中桥面最宽者。

    清同治五年(1866),普安桥北侧上部建南向关帝庙(上塘街154号)。该庙不是坐落在地基上,而是建造在紧贴行人石桥的另一座拱形桥上。桥南10米处原设有一座跨河方戏台,与庙门相对,桥畔为金阊关。庙尚存,并于2009年再次重修;惜戏台和关已废。

    金阊亭在普安桥附近

    古金阊亭并非位于现在的南新桥堍,而在普安桥附近。金阊亭与朱买臣有关。吴人朱买臣字翁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115年。他家贫穷,打柴为生,但爱好读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由于刻苦用功,朱买臣成了名士。过了几年,朱买臣去长安上书,幸遇同乡严助,将他推荐给汉武帝。朱买臣为汉武帝解说《春秋》、《楚词》,得到了赏识,被拜为中大夫。

    朱买臣因为平东越叛乱有功,由中大夫侍中衣锦还乡,回苏州担任会稽内史。朱买臣故意不坐轿马、不穿官服,穿着平民衣服,把官印放在腰里,来到会稽郡府。群吏不知他是新太守,“与买臣争席,买臣出其印绶,群吏惭服”。朱买臣走后,官吏们知道与朱买臣争座次是一种十分失礼的行为,得罪了太守。大家决定主动裁减自己的一部分俸禄,建一座亭子来谢罪。由于亭子位于苏州城的西面,西面属金,又靠近阊门。因此叫做金阊亭。建成的金阊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十分壮观。

    皇华亭与救恩堂

    上塘街原197号有皇华亭。皇华亭也称接官亭,是专门恭迎外来官员的官场驿站。皇华亭始建于元代,明朝重建,后废,清康熙时又重建。有趣的是有所基督教堂也在同一条上塘街上。救恩堂原属中华基督教会(长老会)教堂,位于上塘街上津桥东。光绪二十七年(1901)建,民国17年(1928)募款1.1万元重建。上世纪60年代初拆建为动力机械厂职工宿舍。救恩堂辖二布道所。一名景步(即柏氏布道所),在乐荣坊口,民国12年(1933)左右建,后为姜思序堂颜料门市部。90年代初拆除后兴建亚细亚商厦;一在专诸巷28号,建于同治二年(1863)已破旧,停止布道,后为建文包装厂仓库。

    上塘改造七巷消

    1999年2月,上塘街自渡僧桥至普安桥段(该段又名小菜场路)开始全面改造,铺成沥青路面。其间,撤销了相关的7条小街小巷,它们是南接新风巷,北至上塘街,长78.5米,宽1.2米的弹石路渡僧桥弄;位于阊胥路北段西侧,东起阊胥路,向西折北至新风巷,长126米,宽1.5米的六角道板路石佛寺弄;南接新风巷,长32.55米,宽2-2.2米的弹石路荟春里;南接小菜场路,北接新风巷,长84.8米,宽1.8米的弹石路乐安里;南接新风巷,长400米,宽2.2米的弹石路美仁里;东接石路,折北接上塘街,长180米,宽14米的沥青路小菜场路;东接小菜场路,西通鸭蛋桥,长99.5米,宽2.5-3.7米的弹石路面的饭店弄。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