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趋坊:一句吴地歇后语的发源地

姑苏晚报 20100905 26版

■何大明

吴趋坊位于古城景德路黄鹂坊桥西堍。南起景德路,与学士街隔第一直河(学士河)并行,北至西中市皋桥西堍。该巷为唐宋时期著名的古坊。明清时期,巷内多名人故居。唐伯虎、王永和、虞祯、朱希周故居,均在巷内。近代京剧名家冯子和,也居住于此。该巷现铺沥青路面,长约497米,宽4.5米~8米。

    陆机歌咏《吴趋行》

    吴趋坊的得名,和陆机有关。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今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他是东吴名将陆逊之孙,世称“陆平原”。陆机在少年时就有“异才”之称,是太康年间卓越的文人,被后人称为“太康之英”。他在二十岁所写的《文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论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所作的诗、赋、文共300余篇,明人辑为《陆平原集》。陆机在其它方面也多有建树。在史学上,著有《晋记》、《吴书》等,今已散失。他的书法杰作《平复帖》,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名人法帖,被誉为“天下法帖之祖”。

    陆机所写的《吴趋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第一篇直接描写吴地风情的诗歌。苏州人对此情有独钟。诗歌开头即深情歌咏:“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四座并清听,听我歌吴趋。吴趋自有始,请自阊门起: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重栾承游极,回轩启曲阿。蔼蔼庆云被,泠泠祥风过。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一举成名,《吴趋行》成为乐府杂曲歌辞的经典。吴趋,就此成为苏州的代名词。南朝梁元帝、明代高启效法陆机,均有同名《吴趋行》问世。清代姚承绪歌咏吴地风情之作,即称为《吴趋访古录》。该书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夫以吴趋之名著于士衡,固东南一大都会。 ”清代顾禄,著有反映吴地节令习俗的笔记,名《清嘉录》。其名即出于《吴趋行》中名句:“土风清且嘉”。

    自《吴趋行》问世后,“吴趋”一词还多次借用为坊名(巷名)。在历代苏州地方志中,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记载六十条古坊。宋代范成大的《吴郡志》,记载六十五条古坊,吴趋坊都名列其中。在清代著名的“二十四坊”中,吴趋坊也跻身其间。当代的《姑苏野史》,其多名撰稿人合用的作者名,就选择“吴趋”为名。

    名人故居荟萃地

    古老的吴趋坊,多文人雅客来往,为名人故居荟萃之地。明代著名书画家唐伯虎(唐寅),其风雅轶闻,早已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据说,他的出生地就在吴趋坊。后来,他才移居桃花坞。因此,提起唐伯虎故居,民间有“先有鱼(吴趋坊的‘吴’,方言读成‘鱼’),后结桃(桃花坞)”之说。可惜,其原始故居现在已不存。

    清代《吴县志》(乾隆志)记载:“赠检讨徐铨宅,在吴趋坊。 ”清代冯桂芬《苏州府志》(同治志)记载了巷内的三处名人故居:其一,明王侍郎永和宅;其二,虞御史祯宅;其三,朱恭靖公希周宅。乾隆《吴县志》还记载了一座著名的文人父子宅:“黄鲁曾省曾宅,在吴趋坊,省曾子姬水亦居此。 ”

    清代冯桂芬《苏州府志》还记载了一处名宅:“蕉隐,在吴趋坊,进士申纮祚所筑。 ”这座宅园虽小,却小中见大。园内栽花植木、疏池理水、叠石掇山、建台筑亭,古典园林四大要素一应俱全。园内最大的特色,是植有多株大花美人蕉。这种美人蕉,为多年生草本,茎叶披白粉。叶阔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花色有乳白、黄色、桔红、粉红、大红等品种。开花时节,舒展透亮的绿叶间,姹紫嫣红的花朵恰似一只只蝴蝶缀满枝头。有诗歌咏:“芭蕉叶叶扬瑶空,丹萼高擎映日红。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园主效法东晋陶渊明,追求远避红尘的隐逸生活。每当下雨时,园主便吩咐童子叫来知心好友。大家聚在厅堂品茗,隔窗赏雨,聆听“蕉窗听雨”的天籁之音,感悟飘渺的朦胧意境。

    此外,在吴趋坊183号的民居第三进,至今还保存着一座清代砖雕门楼。门楼题额“集思广益”。这座砖雕门楼,已被文物局列入《苏州市古构筑物(砖雕门楼)名录》。

    热闹非凡民俗多

    苏州的各类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繁华的阊门地区,历来是演绎民俗活动的重要舞台。吴趋坊,就是一条民俗活动“轧闹猛”的经典。每年元宵节,小巷两侧的树上,拉上绳子,挂满璀璨的彩灯,五光十色,亮如白昼。造型各异的生肖动物彩灯,小孩最喜欢。彩灯上悬挂的灯谜,更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竞猜。凡是猜中者,就能得到摊主赠送的奖品。有一次,有人在摊位旁的树上挂起一只鸟笼,笼内有一只小鸟。摊主要求猜者对鸟笼做一个动作,根据所做动作说出两个“三国人名”。只见一位老者思索片刻后走上前,伸手拉开鸟笼门。立刻,小鸟从鸟笼内飞走。众人正在诧异,老者却笑眯眯报出谜底:“关羽、张飞”。摊主伸出大拇指朝老者一笑:“恭喜你,猜对了。 ”奖品,居然就是那只鸟笼。丰富多彩的灯谜活动,由此可见一斑。

    吴趋坊,还是一句吴地歇后语的发源地。每年七月半的中元节,以及十月的“十月朝”,阊门一带都要举办隆重热闹的庙会活动。吴趋坊是出会的必经之地。在此表演的各种精彩杂耍,吸引了旺盛的人气。为了抢占有利位置观赏,人们早早在此等候,把小巷挤得水泄不通。所以,苏州有一句歇后语就此产生:“吴趋坊看会——老等”。

    农历四月十四的轧神仙,和道教八仙中的吕洞宾有关,是苏州的一大民俗活动盛会。轧神仙的主要地点,在皋桥东面的阊门内下塘街。但是,近在咫尺的吴趋坊也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届时,巷内除了原来的固定店铺,还临时摆满各种“轧闹猛”的摊位。花鸟鱼虫、风味小吃、工艺用品、儿童玩具、日用杂货、新款服装,各种应时小商品一应俱全。为了讨“轧神仙”的吉利口彩,所有商品都带上“神仙”两字。比如,糕点叫神仙糕、鲜花叫神仙花、小乌龟叫神仙乌龟。甚至,在剃头摊上剃一个头,也叫做“神仙头”。别人摸摸你的“神仙头”,或许打麻将可以中“头彩”。风味小吃由当地市民摆摊。品种五花八门,有豆腐花、线粉血汤、八宝粥、海棠糕、梅花糕、粢饭糕、油炸臭豆腐干等。现场制作,引来了许多市民一尝为快。

    此外,各种民间艺人也在此一展身手献艺。卖拳头的舞刀使棍,玩杂耍的,或顶瓮蹬缸,或表演猢狲出把戏。卖梨膏糖的小贩,也客串一回“小热昏”。卖折扇的,也会表演一个小戏法。冷不防在你头上一敲,竟然敲出一个硬币。在热闹的摊位中,还有一种独特的“转盘”游戏。圆形转盘正中,连接一根转杆,转杆顶端垂下一根指针。转盘面上,根据不同宽度的线条,摆放不同的泥塑玩具,如泥娃娃、小狗小鸡等泥塑动物。花两分钱,就可以玩一次转盘游戏。转动的转杆停下时,指针对着哪一处线条,就可以获得放在这一线条上的玩具。如果没有得到玩具,摊主还会给你一份安慰奖:两片爆熟的年糕片。有趣的转盘游戏,吸引了许多由家长带来的小孩。对于他们来说,轧神仙就是轧玩具。热闹的吴趋坊轧神仙庙会,充满浓浓的市井气息,构成一幅立体的“姑苏民俗繁华图”。

    百年老店孙春阳

    老巷多老店。早在唐宋时期,阊门一带店肆栉比,商业已开始繁荣。

    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靠近南濠的吴趋坊北端,开设了一家南北货土特产店肆,取名为“孙春阳南货铺”。“孙春阳”的含义是:孙,店主姓孙。“孙春阳”,生(孙)意兴隆如春天阳光般明媚。同时,“春阳”两字反读,有“阳春(白雪)”之意。店主请人做了一块招牌,悬挂在店堂内。店内安放曲尺形柜台和货架,经营各种南北货土特产。南货有产于南方的桂圆、荔枝、笋干、木耳、扁尖、香菇、椿芽、黄糖、白糖等。北货有产于北方的红枣、黑枣、胡桃、桃仁、花生、瓜子、金针菜等。所购的土产,均为当时的名品,如天目山扁尖、福建桂圆、山西大枣。由于店主诚实经营,货物质量上乘,因此生意非常兴隆。代代相传,成为“万历始创”的百年老店。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清代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入苏州城,与清兵展开激战。前后经营了近300年的孙春阳,不幸毁于兵火。到了光绪年间,“孙春阳”这块讨吉利口彩的金字招牌,被观前街上一家经营金华火腿的店肆看中,取名“生春阳腿栈”,开创了另一家传承至今的百年老店。

    第一直河古桥秀

    吴趋坊的东面,临第一直河,即学士河。该河是苏州古城“三横四直”水系中的一条重要河道。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8月至次年5月,苏州城内全面疏浚了一次河道。当时主持此事的地方官,将详细过程写成《重浚苏州城河记》,立石刻碑。碑高1.6米,宽0.8米。碑的正面,镌刻《重浚苏州城河记》。碑的背面,镌刻《苏郡城河三横四直图》,图的上部镌刻有关说明文字。该碑现在嵌于景德路城隍庙的工字殿墙上,和城隍庙一起,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直河南自盘门水关桥,北至皋桥中市河,河上架有各具特色的桥梁14座。与吴趋坊相依的一段河道,架有桥梁2座。敦化桥俗称蹲虎桥,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里人集资建为石板平桥。桥的得名,颇具传奇色彩。相传,此地以前曾经出现过一只老虎,附近居民看见,吓得不敢出门。有一云游高僧来此,将虎感化带走,故桥名改称“敦化”桥。民国十六年(1927年),新阊市民公社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如今,该桥又改建为人行斜坡石桥。桥为单孔,长6.5米,宽2.8米,跨度5.6米。桥栏为花岗石,栏内扁砌清水砖,古朴雅致。桥的东西两堍改为斜坡,设抱鼓石。为了保护古桥,斜坡处设有隔离墩,防止轿车过桥造成破坏。

    敦化桥西面,为平安桥。清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里人集资所建。桥以五块长石板为桥面。桥栏为0.5米高的石条,跨度5.5米,长7.8米,宽2.2米。该桥现改建为单孔斜坡石桥。桥的东西两堍,也设置隔离墩,有效地保护了古桥。

    京剧名家冯子和

    吴趋坊内,曾经住有京剧名家冯子和。冯子和,(1885-1942),近代著名京剧演员。《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此有记。冯子和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喜欢学唱京剧。最初扮演“青衣”,后拜京剧名角夏月珊为师,成为其入室弟子。当时,上海著名青衣有常子和,故他的艺名取“小子和”,后来兼演“花旦”。 1910年后成名,享誉苏沪一带。冯子和好读书,通文墨,演技以清淡典雅取胜,善于把握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以演时装剧《恨海》、《血泪碑》等剧中的女学生著称。悲剧如《冯小青》、《妻党同恶报》。花旦戏如《花田错》、《鸿鸾喜》等。自编新戏如《红菱艳》等。具有爱心的冯子和,还独资创办伶人学校,专供同行子弟入学校读书。三十岁以后,他入津浦铁路局任职,逐渐淡出京剧舞台。

    冯子和还是一位热血爱国青年。 1909年11月13日,在虎丘山正式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盟主柳亚子解释南社成立宗旨:“它的名字叫南社,就是反对北廷的旗帜了。 ”南社和同盟会遥相呼应,共同竖起民主革命的旗帜,把推翻满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当时希望参加南社的,必须有一技之长。比如,能诗善文,或擅长书法、绘画、篆刻、音乐等。凭借自己的文墨和京剧演技,冯子和如愿以偿加入了南社。在柳亚子、陈去病、高天梅等人领导下,冯子和积极参加南社组织的各种活动。袁世凯上台后,冯子和与其他社员一起,积极参与了各种讨袁活动。 1942年,未及花甲的冯子和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