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王庙弄:下棋赢来郡太守

姑苏晚报 20091006 15版

■许宗祺

■许宗祺

    羊王庙弄位于带城桥路银杏桥北堍,东起带城桥路,循南园河经五龙堂南口,西端折南与南阳街东口相接。因有奉祀晋代太傅羊祜的羊太傅庙和奉祀南朝刘宋吴郡太守羊玄保的羊太守庙在此,故名。羊王庙弄6号为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的静心庵,有庵舍十余间,现为民居。木杏桥东侧有清同治八年(1869)的善庆庵。羊太守庙在12-1号,羊太傅庙(羊王庙)在其西侧。

    羊祜:荐官不图"谢恩私门"

    羊祜(公元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魏末任相国从事中郎。他是西晋开国元勋,晋武帝朝重要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其出身名门望族,母亲是三国名臣蔡邕之女,夫人是名将夏侯霸之女,姐姐是司马师的夫人。司马炎称帝建晋之后,升任尚书左仆射、车骑将军、镇南大将军,南城侯,开府仪同三司,去世后被追认为"太傅"。《晋书·羊祜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晋国大将羊祜于病后临终前,再三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杜预接替自己,然后再把荐稿烧掉。晋武帝问他:"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奏稿,不令人知耶? "羊祜回答:"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 "

    羊祜忠厚仁德,身处以门第私党为风尚的魏晋时代,却能够不植私门、不求私利,其品德是难能可贵的。

    他官居显要,生前却"被服率素",死后"家无遗财。 "其女婿曾劝他"有所营置,令有归戴。 "羊枯听了很生气,回到家里严肃地告诫子女说:"人臣树私则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临终时,他所嘱的遗言是:一、家人不得将他的官印入柩;二、不得修陵寝,只求和他的父母葬在一起。

    亲属将羊祜的遗嘱秉奏皇上,武帝不准,还是在洛阳城外辟地一顷建陵。至于南城侯的官印不入柩,武帝只好依了,为此颁发一道诏令:"祜固让历年,志不可夺。身没让存,遗操益厉,此叔夷所以称贤,季子所以全节也,今听复本封,以彰其美。 "

    葬礼上,晋武帝亲着丧服痛哭,时值寒冬,皇帝的泪水流到鬓须上都结成了冰。

    比照如今的某些现实,凡有"举善荐贤"者,不图"谢恩私门"的实在太少了。西晋羊祜的荐官不取"谢恩私门"的操守,不能不让当代人肃然起敬。

    羊玄保:下棋赢来郡太守

    羊玄保(371-464),南朝宋文帝之重臣,官拜左卫将军,加给事中,会稽太守,又徙吴郡太守。

    围棋起于春秋,至六朝时盛行于朝野,南朝更被视为围棋的黄金时代,羊玄保便是此时世间公认的围棋圣手(列第三品)。

    宋文帝酷好弈棋,尝召玄保对阵,并以域中之名郡为赌注,结果羊玄保胜,于是得补授宣城太守。唐人陆龟蒙有诗《送棋客》云:"满目山川似势棋,况值秋雁正南飞。金门若忆羊玄保,赌取江东太守归。 " "赌郡",遂为棋坛佳话。

    羊玄保为会稽太守时,宋文帝又心血来潮,派遣弈棋列第二品的褚思庄,到会稽与羊玄保对局。褚思庄还将对局的全过程记录下来,时称"局图",回到京都建康后,"于帝前复之"(《南齐书》卷三六《萧惠基传》)。后世遂流传有褚、羊对局图。今人张如安的《中国围棋史》称此为我国弈史上最早的记谱复盘。

    南朝宋帝时,曾有处罚吏民叛逃的制度:叛逃一人未被捕获,连坐的五户以及乡里胥吏均要押送州里打造兵器的部门去做苦力;如果捕获叛逃之人,则赏赐职位升二级。

    羊玄保认为这个制度不合适,向皇上陈奏此事说:我探寻百姓叛逃的原因,都是出于穷困的逼迫,没有人会在可以存活的情况下而乐意叛逃。现在立下这种特殊的制度,对于制止叛逃一事,太过分了。我听说:人在困苦之中被迫养成的节操是很难坚定不移的,担心这会导致相沿成习的弊病。现在一人犯事,连带坐罪的人太多。人们既然害怕重罪,各为自身打算,牵拉结伴逃窜的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多。

    再说,能够擒获叛逃之人的人,一般来说不一定有称职的才能,又轻易越过积日累劳的官吏,使得国家的官阶名号虚假,害处实在太多,将使官阶品级不足以赏赐,并使持事勤恳的人没有劝勉激励自己的动力。仍然继续这种制度,其弊病将会更加严重。

    我愧居郡守之职,恐怕难以遵奉这一制度,因此贸然陈述自己的狭小见识,冒昧地向皇上报告。

    最终,南朝宋帝听从了羊玄保奏折,将这种连坐的惩罚制度废止施行。

    羊玄保后任吴郡太守,为政期间,体惜治下百姓,减轻赋徭。离开吴郡后,苏州百姓还经常怀念他。因此,建造了羊太守庙纪念他。

    上河滩,鳜鱼跳进淘箩里

    潺潺流动的南园河紧紧依傍着羊王庙弄,河水清澈澄碧,犹如一条翡翠玉带,箍匝着羊王庙老街。

    河边的杨树、柳树和白吾枣树因为有了年头,粗糙的树皮上长着树瘤,但仍然绿茵如盖,生机勃勃。一棵苍老的柳树,向着南园河弯下腰来,虬枝怒张斜弓河上,葱郁纤柔的柳枝随风抚弄水面。羊王庙弄顽皮的儿童却把它当成了马骑,从河的岸边滑到河的中央,一不留神掉落下来,跌到河里也不会伤了身体,且权当淴个冷水浴,惹得看见的人哈哈大笑。

    从前,苏州人的每一天都是由河滩头开始的。一清早的河上,有白色的水雾从河面袅袅升起,慢慢地随风向四处弥散。

    清澈透明的小河里,有长须的青虾贴着驳岸石缓缓爬游,柳叶般细长的"穿条鱼"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弋。

    上河滩的多数是媳妇和姑娘。有的手拎木提桶,款款地走下台阶,腰背一躬,手腕朝外略翻,提桶斜入水中,臂膊趁势一揿一提,满桶清水就拎在了手里。河面水纹漾漾,在她转去的身后一波波地荡开。

    有的手挽竹篮走到河滩,放下篮头,蹲下身体,洗菜的洗菜、槌衣的槌衣。或有在河滩上汏头的,黑发如瀑,水中纤足微露。她细腰儿躬倾,秀发浸水,河面漫开了一圈黑丝。婀娜柔美的身姿,在南园河的映衬下,将苏州女子的灵秀、雅致演绎到了极致。

    沿河人家在夏日的傍晚,放一张小桌在树下,再摆上几只小凳,主妇叫上男人、孩子,依次坐开,听着南园河的低吟浅唱就餐,别有一番滋味。  有熟人路过,男人嚷着"添筷不添菜",顺手拖过一把竹椅,斟上一杯老酒,推盏碰杯,觥筹交错。 "梦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喝得个酒眼惺忪、脸红耳赤,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劳累一天后的闲逸与轻松。

    羊王庙弄自解放后停办了学校,有居民渐渐迁入。上世纪50年代初,街道办事处用羊王庙弄内空余房子开办了豆制品厂。

    根妹姆妈在羊王庙弄的豆制品厂里上班。她老公在解放前得了“肺痨”,拖了一年不到,就扔下了她和幼小的女儿根妹死了。

    根妹姆妈姓啥叫啥,羊王庙弄无人知道。每天中午,在燕家巷小学读书的根妹要到娘的厂里来吃中饭。因此,大家也就叫她“根妹姆妈”了。

    格时光,羊王庙弄还没有自来水,制作豆制品用的是羊王庙弄的双眼老井“长寿泉”的井水。工人们每天还要把做豆腐的木版、竹淘箩等工具拿到井台边,仔仔细细地清洗干净。不然的话,改天做出来豆制品容易变味。根妹姆妈嫌在井台边洗那些东西放不开手脚,所以就常常拿到南园河里来洗。

    南园河的河滩是由七、八条黄石相叠构成,呈梯状缓缓地伸到水里。那是六月的一天上午,根妹姆妈和往常一样端着四只摞起来竹淘箩来到了南园河的河滩头。

    她小心翼翼地走到了入水的那块条石上,再将手里端着的竹淘箩轻轻地放到河里,自己也慢慢地蹲下了身体,一手抓箩头,一手拿刷子,正准备刷洗箩头。突然,“啪啦”一声,一条大鳜鱼从河滩石边的水里直直向天窜起约四尺高。接着,硬挺挺地落到了根妹姆妈的竹淘箩里。根妹姆妈眼疾手快,猛一把将箩头提起。

    离水的鳜鱼在淘箩底拼了命地甩动尾巴,腾空跳跃了几下,就侧翻着宽宽的身板,无可奈何的躺在了箩底。布满尖牙利齿的鳜鱼嘴巴急促地一张一闭、鳃盖一开一合。

    根妹姆妈端着跳进鳜鱼的竹淘箩,急忙忙奔回豆制品厂。喜形于色的她用厂里的秤一称,多重?这条鳜鱼足足拉拉有二斤三两。

    8号里的阿爹讲,是根妹姆妈放到河里的淘箩惊动了在河滩头石缝里守窠(看护小鱼)的雌鳜鱼,它才那样猛地冲上跳起来,巧巧地落到了她的竹箩头里。

    豆制品厂办了一年模样就停了,根妹姆妈离开了羊王庙弄。她后来去了哪里,啥人也不知道。再后来,街道办事处又在羊王庙弄里开办了人力车厂、橡胶配件厂。

    上世纪80年代,当年那个头发枯黄,梳着两把小辫,瘦弱文静的小丫头根妹,已是皮肤白皙、穿着时髦的现代女性了。她与老公在胥门万年桥附近开了一家饭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攀谈之下,才知道她的母亲亦已作古。

    根妹已经忘了那年的“大鳜鱼”,却还记得羊王庙弄的街和人。

    钱大钧考入长洲县立高等小学堂

    羊太傅庙始建无考,奉祀西晋太傅羊祜。据说原庙规模宏大,后屡毁屡建,规模遂减。清咸丰十年毁废,同治年间重建,更逊于昔。光绪二十二年(1890)庙之西院用作"大云堂"殡舍,三十一年庙之东院用作小学校舍。民国20年(1931)时有殿宇20余间,占地约600平方米,供神像十几尊。 50年代用作民居,后拆庙建厂,部分遗址现为张小全剪刀厂。

    羊太守庙在羊王庙弄12号-1,其西侧即为羊太傅庙。庙内奉祀的是南朝刘宋帝吴郡太守羊玄保。据《吴门表隐》载称,庙为南朝刘宋时创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再建,清雍正十一年(1733)长洲知县沈光曾又建,同治十三年(1874)再重建。

    光绪三十年,江苏巡抚端方奏准在苏州开办新式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江苏新任巡抚陆元鼎在苏州开办了十所初等小学堂,不收学费、不供膳食。各校计划招收学生四十人,每校设正教员一人,体操教员一位。十校再另设预备教员四人,倘遇正教员有假时,预备教员顶替。第九初等小学堂就设在羊王庙内。

    光绪三十二年又在庙内创办官立长洲高等小学堂,增设了英文、唱歌课目,首任校长徐嘉湘,办学经费由长洲县年拨4500元。民国元年改名吴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3年改设乙种商业学校。

    时称"黄埔三俊"(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之一的军事总教官钱大钧是苏州昆山正仪乡人,1893生于农家,1902年入英华学校,后考入在羊王庙的长洲县立高等小学堂。1909年因成绩优异而被学校保送入南京的江苏陆军小学第四期。

    1935年4月4日,国民党政府军衔改制后钱大钧被首批授中将,时任军委会委员长行营参谋长,后调任蒋介石身边最机要单位军委会第一侍从室主任兼侍卫长达三年左右。

    1945年8月,钱大钧任抗战后上海市首任市长兼淞沪警备总司令。 1947年3月,钱辞职归苏。 1949年2月,钱大钧出任重庆绥靖公署副主任,同时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1982年7月21日在台北逝世,终年90岁。

    阊门石路到虎丘山门前的虎丘路是钱大钧指挥国民党部队修建的,从北寺塔至苏州火车站的平门大街也是钱大钧让工兵营修建的。特别是开通了火车站到卧龙街的马路,使得苏州一城有了观前、石路两个商业中心,这在当时的同等城市中也是少有的。

    链接

    蒋介石的“军机大臣”钱大钧

    钱大钧,字幕尹,国民党元老,黄埔军校建校初期的老教官。他早年积极参加反清倒袁活动,后在军阀混战中,为蒋介石卖命,被蒋委以重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陆军上将,是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一。

    1914年,钱大钧去日本时认识了孙中山,并加入了东京大森浩然学社,聆听孙中山的教导,亲承孙中山的革命熏陶。这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出兵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地盘。中国留日学生愤而归国从军,抵御外敌。钱大钧也于同年年底回国,应召赴武汉南湖,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

    1915年元旦,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全国人民的义愤。钱大钧联合同志,积极从事倒袁运动。1917年4月,他以成绩优异被选送日本士官学校,在中国学生队第十二期炮兵科深造。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开办,钱大钧是建校筹备成员之一。

    他因精于兵器学,被任为中校兵器学教官,不久,升为代理上校总教官,同年,升任校本部参谋处少将处长,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

    1925年1月,第一次东征时,钱大钧为校本部少将参谋长。东征途中,他协助蒋介石、周恩来指挥部队与陈炯明部进行了英勇的战斗。

    1926年1月,蒋介石辞去第一军军长职务,任命何应钦为第一军军长,晋升钱大钧为第一军第一师中将师长。随后,钱大钧与王柏龄对换,任第二师师长。

    1928年,钱大钧被任命为淞沪警备司令兼上海市党部常委,1929年春,又担任总司令部上将总参议。 1931年1月,钱大钧调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兼八十九师师长,适逢教导第三师100多名伤兵闹饷和武昌第一纱厂、震寰纱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钱大钧不顾伤兵与工人的死活,派兵逮捕了一部分伤兵和工人,并秉承蒋介石的旨意,枪毙了多人。同年秋,武汉发生大水,钱大钧不思抗洪,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却拿着蒋介石的手谕说:“防共比防水更重要。 ”不准军队参加防汛,遂使汉口造成有史以来的最大惨案。

    钱大钧具有两方面才能:一是具有较坚实的军事基础知识,步炮射击和器械体操,均有较高技艺;二是具有较高文学素养,尤其对古文有较深造诣,深受蒋介石宠爱。蒋介石的作战文书多出自他的手笔。他和何应钦、顾祝同、蒋鼎文、陈诚、陈继承、刘峙、张治中八人被人称为蒋家王朝的“八大金刚”。(摘自徐平的《蒋介石的文臣武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