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余坊:孙氏织女巧夺天工

姑苏晚报 20100404 26版

■何大明

■何大明

    街巷档案

    嘉余坊位于人民路乐桥北堍西侧。东起人民路,西至庆元坊。小巷原名嘉鱼坊,为唐宋六十古坊之一。明代俗称“孙织纱巷”,后改称嘉余坊至今。巷内原有集福庵、杨舍桥等古迹。画家张辛稼曾居住于此。34号汪宅、56号夏宅,原为雕梁画栋的老宅。 1994年,嘉余坊拓宽,成为干将西路和人民路交叉口的回车道。巷内餐馆酒楼增多,一度成为“美食街”。

    集福庵内莎罗树

    嘉余坊原名嘉鱼坊,为唐代六十古坊之一,唐陆广微《吴地记》中有记,但其具体地址不可详知。到了宋代,仍为六十古坊之一。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六云:“嘉鱼坊,鱼行桥西。 ”姑苏水乡,河多桥多鱼也多。鱼行桥因靠近鱼市而得名。嘉鱼坊又因靠近鱼行桥而得名。渔舟泊岸,在巷口设摊售鱼,引来市民争相选购,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市井风俗画。

    除了“嘉鱼”,小巷内还有古桥、古庵和古树。杨舍桥,是一座古朴的小石拱桥。《宋平江城坊考》考证:“在嘉余坊东口。 ”坊内还有一座古庵,名集福庵。该庵始建年代不详,但最迟在宋代。清代顾震涛《吴门表隐》记载:“莎罗树,在集福庵内,宋人手植。 ”莎罗树又名沙罗树,龙脑香科乔木,富含油脂。树高可达30米,树干通直,花色洁白带微黄,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唐贞观年间(627-650年),莎罗树从古印度移植至北京西山卧佛寺。据佛教经典《杂阿含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临终前,在两棵莎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涅槃。从此,莎罗树成为佛教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象征。同时,也代表对人生大彻大悟的一种超然境界。

    孙氏织女夺天工

    苏州是全国著名的丝绸之府和纺织之乡。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数默默无闻的织女用灵巧的双手缫丝织绸,纺纱织布,织出了水乡辉煌的农耕文明。她们是姑苏水乡的妇女代表,也是吴地纺织业发达的历史见证。北宋以来,苏州逐渐成为全国丝绸生产和贸易中心。明代,苏州纺织业更为发达。明嘉靖《吴邑志》云:“而东城为盛,比屋及工织作。 ”在嘉余坊内,也有不少心灵手巧的织女。其中有一位姓孙的织女,更因技能巧夺天工而更改了巷名。明王鏊《姑苏志》记载:嘉余坊,俗称“孙织纱巷”。相传,巷内有织纱能手孙姓女子居此。她以擅长织各类纱织品而闻名。当时,苏州以产纱盛名。凡绢之轻细者,古作“纱”。织品中以纱为特重,用途也最广。纱有多种颜色,本色的为素纱,有花纹者为夹纱,还有金镂彩妆等制式。凡公服皆用皂纱,冠则用乌漆纱。轻薄而爽滑的纱,最宜做夏服。《吴邑志》:“纱有数等,暗花为贵。其纹疏者,曰天净纱。 ”孙氏织女以善织各类纱织品而闻名。市民前来嘉余坊,既买到了称心的纱料,又看到了美丽的织女,当然引以为快。于是,口口相传,嘉余坊也改名为“孙织纱巷”。以一个普通织女的姓氏和她所从事的行当更改巷名,也可以从中看出其声名远播的魅力。

    炉饼贴出美食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嘉余坊东段北侧转弯处,有一家大饼店。在苏州众多小吃店中,大饼店的身价是不起眼的。也许有“自知之明”,这家大饼店也就不起名了。然而,附近的居民,还是根据巷名,给它起了一个“嘉余坊大饼店”的俗名。名俗味不俗,这家大饼店的生意却非常好。尤其是早市,顾客购买早点往往要排队等候。

    店里供应的品种,除了最大众化的大饼油条,还有烘烤的羌饼、蟹壳黄、老虎脚爪,以及油炸的馓子、绞链棒、面衣饼和萝卜丝饼。早市以供应大饼油条为主。大饼有甜有咸,外形不同不会搞错。一块大饼分开,裹上一根折成三段的油条,边走边吃,价廉物美最实惠。大饼炉的炉膛用黄泥搪成,圆口,上部略大,下部略小。大饼擀制成型后,那位胖胖的大师傅就把大饼放在摊开的掌心,迅速把手伸进火热的炉壁贴饼,这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技术活。如果贴得不好,大饼就会从炉壁上掉下来。大饼沿着炉壁一圈圈间隔有序贴好,美观整齐。烘烤成熟后,用长长的火钳从炉中取出大饼。取的时候,胖师傅有一个习惯动作:双脚一踮一踮含有节奏感。也许,这也是一种独特的肢体语言吧。

    油条,苏州人用吴方言读成“油石灰”,其实真正的写法是“油炸桧”。这里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宋代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罪名害死后,苏州百姓无不义愤填膺。有一个卖小吃的摊贩,将搓成棍状的两根面条合在一起一按,象征秦桧夫妻狼狈为奸。把他们放在油锅中炸死,名曰“油炸桧”,以解心中之恨。顾客前来买油条的时候,往往用自带的一根筷子把油条串在上面,如此又成为“吊死桧”了。

    比大饼高档的小饼,叫”蟹壳黄“。蟹壳黄的表面有一层芝麻,特别香。烘熟后成金黄色,其外形似煮熟的大闸蟹外壳,故取名”蟹壳黄“。我们小孩吃蟹壳黄的时候,总是把左手放在蟹壳黄的下面,不让芝麻掉在地上。当然,我们也听大人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穷秀才和朋友在茶馆吃蟹壳黄时,不小心把几颗芝麻掉进桌缝。为了体面地挽回损失,他灵机一动,提出一个怪僻字问友人会不会写。友人不会写,他就猛拍一下桌子,让芝麻跳出桌缝,借助口水用手指在桌子上写出这个字。如此借“字”取“芝”吃芝麻的妙计,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根据不同时令,大饼店还会推出一些新品。绞链棒,也就是北方所说的麻花。刚出油锅的麻花,沾上一层白砂糖,吃进嘴里又脆又香又甜。馓子,北方叫茶馓。其制法:用面团拉出像麻线一样的细面丝,然后绕成四寸多长、一寸多宽的套环,构成美观的梳子形,放入油锅中泡炸而成。质地松脆,味道香美。面衣饼的做法,和现在的油饼不同。制作时,擀出一张直径约10厘米的圆形薄饼后,放在油锅中炸。就在放入油锅的一刹那,双手手指在面饼上扣出几个洞。这样炸出来的面衣饼,才特别松脆。另一种烘烤食品,叫“老虎脚爪”,因其形似虎爪而得。讨吉利口彩,生肖属虎的小孩最喜欢吃。还有一种烘烤食品,叫“羌饼”。相传,羌饼的发明者是北方的羌族。这种耐饥的干粮,适合行军途中所带。羌饼成圆盘形,直径约30厘米,分为硬羌饼和改良型的软羌饼。软羌饼有葱油,质地较松,适合老年人食用。

    垒起七星煮胥江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嘉余坊东端南侧,有一家水灶。它和东端北侧的大饼店隔巷相映成趣。水灶,苏州人俗称“老虎灶”。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开水,可以到老虎灶去“泡”(购买)。灌满一只热水瓶,只有一分钱,可谓价廉物美。

    “老虎灶”又称“七星灶”。京剧《沙家浜》中“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唱词,可谓脍炙人口。老虎灶的制式如下:灶面上有四只汤罐,一只大锅和一只积锅。积锅上围以两尺来高的木板,构成一只保温木桶。大锅内的水煮滚后,可以用水勺舀进积锅内,用于囤积沸水备用。积锅后面竖有一根伸出屋顶的烟囱。老虎灶使用的燃料是砻糠。砻糠进料有两个火口,一个在烟囱后面,连以倾斜的炉垫。另一个被四只汤罐簇拥其间,直通炉灶前膛。生铁制作的火口,口径有三号碗粗细。投放砻糠时,打开火口盖,安上铁漏斗,用铁畚箕从漏斗口倒入砻糠。投料后,烧灶师傅举起一根长铁钎插入火口,拨弄砻糠以调节火候。不一会儿,火口内蹿出长长的火苗,发出轰轰的吼声,把烧灶人的脸映得通红。从整体来观察,烟囱似虎尾,灶面似虎身,最前端的两只汤罐似虎目,火口似虎口,会发出吼叫声,“老虎灶”之名由此而得。而“七星灶”的得名在于:四只汤罐、两口大锅和一个火口嵌在灶面上,犹如七星排列,故称“七星灶”。

    炉灶前膛上方,搁一块如桌面的搁板。附近居民前来泡水时,把热水瓶放在搁板上。泡水时,店主把一只带柄的铁皮漏斗放在瓶口上,用特制的水勺从汤罐或水锅中舀取开水,灌进热水瓶中。每逢春节前,家家忙于烹制菜肴,老虎灶的开水便供不应求。顾客所带的器皿,除了热水瓶,还有水壶,以及取暖用的汤婆子。准备杀鸡宰鹅的,干脆提了水桶来。人满为患(欢),大家都排队耐心等候。从灶膛内扒出的砻糠灰,堆积在搁板下的凹池内。废物利用,居民前来泡水时,有人还带了口袋来讨取一些砻糠灰。用它来擦铝壶表面的污垢,效果非常好。家中养花的,砻糠灰还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

    在自来水没有普及之前,旧时水灶的用水,大都采用胥江之水。胥江自太湖而来,水源清洌甘醇,故不少茶馆雇佣挑夫至胥江水埠向水船买水。那时,有一种专门售水的采水船,每天凌晨至胥江江心取“纯净水”。嘉余坊老虎灶的用水,则采用送水车送水上门。每个送水户,都有一辆用板车改装的送水车。送水车的四个橡胶轮上面,安放一只椭圆形的盛水桶。车子后面安两根把手,供车主推车。送水人向送水船买了胥江水后,再推车出售给各家水灶,从中赚取一些差价。椭圆形的盛水桶前面,有一个突起的放水口。木塞一拔,水就会注入水缸。

    嘉余坊老虎灶的灶间,有两口半埋在地下的七石大缸,专门用于贮水。缸内的水盛满后,投下明矾用竹棍搅拌一下,使水自然澄清。待到第二天早上,用毛竹制成的吸管插入缸底,把嘴对着竹筒上端的小口用力一吸,缸底的沉淀物就会吸入竹筒。用这样的“原水”烧开后,做饭烧菜或沏茶的味道才醇。

    后来,各家老虎灶使用自来水后,送水船和送水车才逐渐消亡。于是,嘉余坊老虎灶除了供应开水,还供应生的自来水。水灶外墙上安装一个自来水龙头。居民自带白铁皮水桶前来,一分钱可以换四根竹筹。每根竹筹可以取水一桶。“文革”开始后,嘉余坊老虎灶关门打烊。

    霜屋老人张辛稼

    嘉余坊内24号,旧有国画家张辛稼故居。张辛稼(1909-1991年),名国枢,字星阶,别署撷薇馆主、霜屋老人,江苏苏州人,1973年更“星阶”为“辛稼”。他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吴门画派研究会顾问、苏州国画院首任院长。其父张紫霞也是文人,喜欢绘画。张辛稼自幼耳濡目染,辄自临摹。早年,张辛稼师从虞山名画家陈摩,初学山水,后改习花鸟,声闻吴中。及长,他遍临历代名家佳作,于青藤、白阳、八大、虚谷、伯年、昌硕研究尤深。所作花鸟画,用笔苍劲,设色明丽,意境清新,风格独特。后来,他受聘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任国画系花鸟组教授。他与书法家蒋吟秋合作《星秋合作扇面》100幅,赈济贫民。作品《牡丹图》入编《娑罗画集》。1935年5月,两件花鸟作品参加百乐艺术书画展。1936年2月,他参与创办中国画研究社。1937年7月,抗战爆发,张辛稼携眷避乱至吴县香山,改名张撷薇,以示夷齐采蕨薇不食周粟之志。1942年10月,张辛稼参加江苏美术协会。1943年,他和朱守一发起创办怡园画厅,地点在怡园拜石轩。 1946年8月,联络吴中画家捐画义卖,助施剑翘女士集资办学。 1949年3月,他又和朱守一发起创办中国艺苑,地点在观前街承德里朱家。作品《火鸡雁来红》曾获一等奖。解放后,作品《石腊红》参加扇面展览会。作品《牡丹蝴蝶图》参加国庆展览。 1959年4月,作品《木芙蓉》、《紫藤飞燕》参加苏州解放十周年画展。作品《浴海扬波》参加国庆十周年画展,并入编《苏州国画展选》。 1960年6月,张辛稼加入苏州国画馆,为该馆首批画师。画展“张星阶花鸟画展”先后在苏州美术馆和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作品《一树千斤橘》、《一天花雨万家红》、《东山银杏树》参加全国国庆书画展。留园楠木厅《咏梅图》四幅屏条,即为他所绘。赴黄山写生作品《杜鹃双燕图》入编《当代名画家新作》。

    1975年5月,张辛稼应苏州外事办公室之邀,为苏州各大宾馆作画,历时二月。 1978年苏州国画馆恢复,他被任命为馆长。 1979年,张辛稼进京作画,历时二月,创作花鸟画作品百余幅,均被有关方面收藏。在京其间,他还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作“花鸟画技法讲座”。作品《拙政园紫藤图》入选《当代中国画》画册。1979年5月,作品《洞庭秋稿》、《幽古春声》及《墨笔花卉》长卷,参加苏州国画馆画展,先后在苏州和南京展出。作品《松紫藤飞燕》参加中国荣宝斋展览会,并入编《建国三十周年》画册。作品《蕉窗舞梦长》被江苏美术馆收藏。作品《巨松图》被选送入京,悬挂于人民大会堂。作品《荷花图》入编《1950-1985全国著名画家作品选》。1988年6月,《荣宝斋画谱卷·张辛稼绘花鸟虫草部》出版,标志张辛稼已跻身全国著名画家之列。1991年1月12日,张辛稼病故,一代宗师长眠于太湖之滨的青山绿水之间。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