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和靖读书台

姑苏晚报 20041011 一卷84页

■泰南翁

报载:虎丘后山的“和靖读书台”已于近日重建。看到这一消息,心头不禁为之一喜。虎丘是著名的“吴中第一名胜”,古迹很多,后山的和靖读书台也是其中之一,且负有盛名。近日,欣欣然往虎丘后山踏访,以先游为快。

    重建的和靖读书台,有正厅三间,及次间、走廊、亭台等,总面积约300平方米。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饰以花窗,美人靠,色调平和,古典淡雅。与其他古建景点相协调,看上去十分舒畅。和靖读书台的重建,使秀丽的虎丘又多了一个寻古探幽的好地方,也给苏州这个历史文化古城,增添了读书文化的氛围。虎丘后山十分幽静,树木苍翠,绿竹依依,环境极佳,怪不得和靖先生住在这里读书,真乃心灵慧眼也。

    据史籍记载,和靖读书台创建于宋代,是苏州书院中最早的一座。创建人尹(火享),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洛阳人。他是理学家程颐的高足,著有《论语孟子解》,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曾去京城赶考,以求取功名,但考题是“议诛元佑党人”。他不愿意加入勾心斗角的党派之争,遂放弃功名,不做答题,离京回了老家。因他学问很高,声誉在外,在靖康初年,被皇帝召到京师,赐号“和靖先生”,官至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兼侍讲。其时,秦桧为相,对金人卑躬屈膝,主张议和。他曾致书秦桧,反对议和,但不被采纳。他看到官场内腐败黑暗,就弃官回家,从此不再做官。金兵入侵中原,到处烧杀抢掠,他全家遇害,就他一人死里逃生。正是国破家亡,难于活命。他到处流浪,赴山东,进蜀地,辗转来到苏州,就在虎丘后山寻个僻静之处,称为“和靖读书台”,并立祠纪念。端平二年(公元1235)在其地辟为书院,命名为‘:和靖书院”。当时,书院建有三省、务本、时习、朋来四个书斋。并采取“立祠建室以舍学者,买田收谷以食之”。以后又建藏书堂,收藏古籍,便于求知者读书。

    历代文人墨客,凡到虎丘游览,总要到和靖读书台去寻访,怀念这位古人,抒发思古之幽情,挥毫落笔,留下佳文诗篇。清代诗人任恩谦写有《和靖先生读书台》。诗云:“欲问台何处,何人更读书?松风虚夕响,云月暝山居。不少探幽客,谁寻三畏庐。清修邈无及,惆怅意如何?”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