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擅演小和尚——朱继勇六十年昆剧生涯(上)

姑苏晚报 20161002 A第11版

■记者

    继字辈名丑朱继勇先生,十八岁开始进了昆剧的这个门。
   其实,苏州那时只有民锋苏剧团,但是苏昆兼演,以苏养昆。记得那是1954年5月1日中午,朱继勇一个人去苏剧团报到。报到前,小继勇心里还直打鼓,不知道这演戏有没有意思。当时苏剧团正在新艺剧场演出《秦香莲》,朱继勇便直接冲到剧场后台,向苏剧团团长朱容报到,团长第一句话就是,别说其他了,你先穿好戏服去台上。因为台上少了个龙套。朱继勇也不知什么回事,懵懵懂懂就上舞台了,少年的他,倒也觉得蛮有劲,就留下学戏了。
   其实,因为家境不好,朱妈妈早就张罗过让小继勇去做泥水匠人,但他不欢喜。后来,又让他去庙里做小和尚,庙在严衙前香积弄,12岁的小继勇夜里听房梁上的老鼠和猫窜来窜去吓得要死,就跑回家了,所以只当了一天的和尚。过了几年,朱妈妈听说苏剧团在招人,便想让他去学戏。谁知第一次被当时担任剧团总导演的顾笃璜先生给退了出来,讲他年纪太小了。于是,第二趟他们家人走了门路,托了苏剧老艺人郎彩云。朱继勇笑笑说,那是卖了面子进去的,进去还要付九块饭钱呢。
   朱继勇就这么糊里糊涂进了苏剧和昆曲的门,成了继字辈的大师兄,专工丑行。一不留神,一辈子就守护这悠悠水磨调了。

    小和尚演来得心应手
  
   朱继勇在“继字辈”中有“一大一小”之称。大,是说他是这辈里的大师兄,小是讲他擅演“小和尚”。中国戏曲中的丑角,以其诙谐滑稽的形象、语言和动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眉眼鼻梁间的一块白粉便是丑角的特征。朱继勇做过一天真和尚,谁也没想到,昆曲舞台上,朱继勇和小和尚这角色也颇为有缘。
   昆曲《孽海记·下山》中的本无小和尚是丑角行当必学的角色,其特殊的脸谱造型、夸张有趣的身段动作、幽默生动的唱词念白,使得整出戏诙谐滑稽无处不在,是昆曲里的精品戏。这出戏,是朱继勇的开蒙戏,华传浩老师教他的。其实,除了华老师外,传字辈的老师尤彩云先生也曾经教过他,这位尤老师是旦行本工,但是丑行亦擅。以前苏州是“以苏养昆”,但是呢,苏剧出去也没有太多人看。有一次出去演出,正好比较空,朱继勇记得尤彩云老师就对他招招手,说,来来来,小朱,我来教你《下山》吧。他教继勇的这只戏,的确是南昆的正宗味道,尤老师也是从老先生处学来的。
   《下山》这出戏,是昆剧“五毒”戏之一,五毒,指蜈蚣、蝎子、蜘蛛、癞蛤蟆、蛇。这个《下山》里头就有“癞蛤蟆”的动作。华传浩和尤彩云老师这只戏教了朱继勇很多细节,就说小和尚本无的一只脸,是怎么开相的,外表看上去是比较难看丑恶的,其实是一只癞团的背面。面带桃红,有花心,眉毛像黄鳝,代表这小和尚油滑得很。两位老师告诉朱继勇,一折戏,出场很重要。比如《下山》中,本无一个亮相下来,舌头要伸出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嘛。还有,小和尚有很多特技动作,特别是口叼朝方靴。不过,朱继勇喜欢动脑筋,有次突然想到,这是小和尚,应该着僧鞋,怎么穿了朝方?穿这个鞋子的,起码是官员,或者是小太监才是啊。朱继勇和顾笃璜老师研究下来,可能是为了表演,朝方上有小尖头,正好可以咬在嘴里。小和尚和小尼姑下来碰头,谈得开心背在身上过河,有人来了,一吓一甩,这是个特技动作,一个弧形,要上场门下场门 各留一只靴。这个小和尚甩靴是个绝
   技,身上背着小尼姑,口里既不许滑掉,
   还要两只靴飞往不同的方向,这里的
   奥妙主要在于口劲,可以说是硬功
   夫。这折戏,朱继勇老师坦言,他
   唱过三场,而这一特技动作,要说
   完美的,只有一次,难度很大。
   朱老师笑笑说,这戏学到现在,想不到“继字辈六十周年”是唱第四场。这一年,朱继勇78岁。其实本来呢,朱继勇和其他几位师兄弟,是想配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演出《琵琶记》中的《弥陀寺》一折。那时吕传泓老先生还在,还可以指导。这出戏说赵五娘找蔡伯喈到京城,听说庙里做佛事,里面有两个混吃,赵五娘唱曲,混吃感动到身上全部剥光,将自己的口面都捐出去了。虽然是艺术夸张,但是老先生想出来的细节,真的很感人。可惜朱继勇他们继字辈两个人生病,这出戏演不了。本来南京姚继荪也要来,演出《望湖楼·照镜》,王传淞传的戏码,其中呢,朱继勇要演家丁,可惜姚夫人在南京摔了一跤,也不能来了。朱继勇就重排了这只开蒙戏《下山》,“继字辈六十周年”的台上演了六分钟。这个小和尚啊,被朱继勇演得活灵活现,台上台下,他和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

   现代戏的直播回忆
   1960年左右,苏州的优秀丑行演员姚继荪被挑去了江苏省昆剧院,因为他擅演《活捉罗根元》。
   《活捉罗根元》是昆剧现代戏,姚继荪在其中饰一个角色“小狗子”。他去了南京,朱继勇回到了苏州。而在南京,徐凌云先生的儿子徐韶九也教了朱继勇《活捉罗根元》中的这个角色。就是演了这个“小狗子”,让朱继勇上了上海电视台。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时候,《活捉罗根元》在上海大世界演出,上海电视台过来一看,哇,很新颖啊,昆曲也演出现代戏了,他们就邀请整个剧组去演播室演出。
   那个时候,电视是稀罕物件,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没有录播剧,都是在演播室里表演,就像是现在的实况转播,所以叫做电视直播剧。电视直播剧大部分是现实题材,基本上是为配合政治形势教育而制作的,因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朱继勇的妈妈从苏州来“探班”,继勇先生便带她去电视台,一看一吓。儿啊,朱妈妈大叫,朱继勇,怎么看不见你人,怎么你会在那个盒子里面?后来好不容易搞清楚了,原来这是电视直播啊,朱妈妈笑得要死。
   这出戏,在上海播出后影响很好,观众反响不错。而在此戏之前,苏州昆剧还真没上过上海滩的电视呢。这个戏里有旦、净、丑三个行当,旦角是张继青和章继娟。继青演发姑,继娟演秋姑,她们是红军的卧底,潜入敌人内部,去抓土匪罗根元,朱继勇在这个戏里还是出演丑行。
 除了这出现代戏,苏州苏昆剧团还曾经演出过《焦裕禄》,朱继勇也参演其中。这出戏是“活报剧”,老的说法说是“幕表戏”。就是表演前简单一说,就上台去演戏了。朱继勇回忆说,苏剧的老先生都是厉害的,他们可以得其一,演其十。有时候看看表演结束了,但是时间没到,或者观众还不想走,就自由发挥,有时候一个开头可以唱20分钟,从东山唱到西山,太阳唱到落雨,唱词都是现编。《焦裕禄》当然不能这么随心所欲,但还是有一定的发挥,这出戏在顾笃璜先生的导演下,演出很有深度,也很受群众欢迎。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