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梁任开辟的醒狮路

苏州日报 20160624 B第02版

■夏冰


  苏州阊门外三乐湾(一名三六湾)有条始建于清末的醒狮路,东起金石街,西至夹剪弄,长约230米,宽约4.7米,这条路的开辟者就是同盟会元老朱梁任。该路现因石路地区综合改造而被拆。
  作为宋代名贤乐圃先生朱长文后裔的朱梁任,出身于苏州府元和县一个武官家庭。他的父亲朱永璜是武进士出身,为官两袖清风,身居武将,擅长书法,晚年常为他人题写匾额、店招、碑石等。
  身为官宦子弟的朱梁任,自小就显示出不同于常人的叛逆性格。他幼年在杨安浜李仁炯(叔明)家读私塾,学习诗古文辞,但不喜欢八股文,没有像同龄人那样去参加科举考试。甲午战争后,一些开明的读书人纷纷急于谋求新的知识,朱梁任便进入罗振玉创办的东文学社学习日文、数理化等。1898年,当时留学风气刚开启,他就东渡日本,研究经世之学。在日本,朱梁任接触到革命新思想,逐渐热衷于此,不但把原先蕴含君臣思想的字号“良臣”改为“梁任”、“慰君”改为“纬军”,还取字“君雠”,表明与清朝政府有不共戴天之仇,甚至把发辫也剪了,成了革命思想的践行者。
  1903年苏州毓元学堂(又名位育学堂)闹学潮,全班退学,已经回国的朱梁任就与祝秉纲、王薇伯等出面组织吴中公学社来安置这批学生。由包天笑担任国文教员,国文课所用教材为当时的禁书《黄帝魂》,其中多为宣扬种族革命的文字。其余如博物教员吴家煦、英文教员苏曼殊、历史教员吴梅、物理教员吴传绂、体育教员徐傅霖,也都是学有专长的名师。当年农历十月初一,朱梁任发起组织梁积樟、包天笑、祝秉纲、王薇伯、苏曼殊、胡如玉、杨绶绅等人,携祭品,乘小快船,去苏州郊外狮子山举行招国魂活动。众人爬上狮子山的山巅,挥动着一面绘有狰狞雄狮图案的招魂布幡,寓意“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已醒,将一吼惊人”。朱梁任为此写了一首《共和纪元第四十六癸卯十月辛亥朔狮子山赋》:“十月之交招国魂,曾曾小子拜轩辕。黄河两岸移民族,赤县千秋奉至尊。纵有胡儿登大宝,岂无豪杰复中原。今朝灌酒狮山顶,要洗腥膻宿世冤。”又写了《题招魂幡》一首:“归去来兮我国魂,中原依旧属公孙。扫清膻雨腥风日,记取当时一片幡。”他还带了一支后膛枪,向北开了一枪,一声巨响,引得狮子山下的乡人,莫名其妙,以为洋鬼子又来打猎了。当时包天笑还做了几首“招国魂歌”,同人在狮子山头放声歌唱。这天,只有朱梁任最严肃,其余人都不免带有一些游戏的态度。之所以会选择十月朔去招魂,也是深有用意的。众所周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是中国人的三大祭祖节日,俗称鬼节,朱梁任选择这天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既顺理成章,又想借屈原为楚国招国魂之典故,抒发爱国之志。
  狮子山招魂回来,朱梁任觉得还不过瘾,于是和同赁居夹剪弄潘宅的亲戚李仁炯一起,将家附近一处布满土墩崎岖不平的地方开辟成一条道路,取名“醒狮路”。
  那时候,对于种族革命,上海有章炳麟等在那里鼓吹,苏州人虽不敢明目张胆,然而一些自命新派的文人,也常以排满为革命先驱,朱梁任就是其中的激进分子,遇人言必谈革命,在吴苑茶馆里,也是那么高谈阔论,毫不避讳。不仅如此,朱梁任还想将其父亲所得奉为至宝的清皇室的诰敕烧毁,触怒乃父,造成父子不和。“苏报案”发生后,章炳麟被当局关押,朱梁任则常去提篮桥监狱探望。1904年地方官吏为慈禧太后举办万寿庆典时,朱梁任故意穿戴白色衣帽打扮成吊丧的模样前去而被捕,后被认为是疯子才获释。朱梁任这股不顾自身安危的革命痴劲,让他的好友柳亚子不免有些担心,柳亚子在送给他的诗中写了“珍重好头颅,努力中原事”的句子,奉劝他为了革命事业必须好好地保重自己的生命。
  1905年,朱梁任的好友高天梅在日本东京创办了《醒狮》月刊,这是一本被认为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出刊前最具批判锋芒和战斗力的刊物,其刊名与狮子山招魂、开辟醒狮路的用意是毫无二致的。高天梅在同盟会成立时被推为江苏省主盟人,1906年初他以主盟人身份介绍朱梁任等加入同盟会,所以,朱梁任应该是最早加入同盟会的苏州人之一。
  1909年11月13日,农历十月初一,南社在虎丘张公祠举行第一次雅集。由于张公祠地属元和县九都十二图,因此元和县籍的朱梁任自然成了参加南社首次雅集的17位成员中唯一名符其实的“地主”。而且巧的是,南社成立的日子农历十月初一正是狮子山招魂的日子,可见无论是狮子山招魂、开辟醒狮路,还是南社成立,其旨在唤醒中国这头东方雄狮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夏 冰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