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天文光学的潘君骅

姑苏晚报 20040220 一卷5页

■周玉玲

人物档案

    1930年10月14日生于吴淞的潘君骅,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1952-1980年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其中1956—1960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普尔科沃天文台读研究生,学习天文光学,获副博士学位。1980-1993年在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任研究员至退休。1988年研制成功的2.16米望远镜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1997年该项目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的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也获19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君骅现被返聘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并兼职于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多少次约访潘君骅院士都因他出差在外而未能如愿,前不久,笔者在苏州大学教工食堂就餐时居然碰见了潘院士,真是喜出望外,于是约好去他办公室采访。

    冬日的苏大校园依然绿意浓浓;潘老明快愉悦的笑声、自然平和的话语更让我如沐春风。采访在无拘无束间进行,潘老70余年的精彩人生就像一幅幅生动画卷铺开在笔者面前。

        战乱时期更勤学

    潘君骅说自己小的时候似乎也很傻,有同学说春天吃蚕,夏天皮肤就凉爽,不怕热,结果他真的吃了一条蚕,为此,潘君骅常常遭同学的嘲讽。他开始读书的那一年正是日军大举侵华的1937年,潘君骅一家在抗战八年间,避难于嘉兴、莫干山、上海法租界、安吉、孝丰等八九个地方,家里在吴淞、常州的房产先后被日军烧掉,父亲的工作也没有了着落,—家人的生活逐渐走向困境。

    但是,就在那艰苦的恶劣环境中,潘君骅慢慢长大了,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事件潘君骅都看在了眼里:家里再怎样穷苦,父亲却没有出卖人格去做伪政府的卫生厅长;国家弱了,百姓就连基本的生活和生命都没有保障…一桩桩、一件件触动着潘君骅的灵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情结深深地扎根于潘君骅的内心,“我要学习、我要自强”已经融入了潘君骅那激情的血脉。他开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利用一切机会向老师、亲朋讨教,大量阅读名人传记也成了他最爱做的事情,年少的潘君骅在学习与感悟中成长。

    1945年,中国人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时刻,潘君骅又回到了熟悉的课堂。

        结缘光学赴东北

    1949年5月,上海一带刚刚解放,潘君骅乘坐火车到上海参加解放后第一届高考,以优异成绩考中清华大学。虽然潘君骅受其二哥的影响报考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但由于对天文知识的强烈兴趣,他在一年级时就参加了物理系同学组织的“天文学习会”。这是他第一次亲密接触天文学,在那里,他不仅获得了许多天文知识,也最终为他在天文光学方面的成就与卓著功勋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建设人才,全国理工科学生均提前—年毕业,于是1952年潘君骅与1948年入学的同学同期毕业。按常规,潘君骅应该到机械部门工作,但就是凭着对天文事业中望远镜的无限热爱使他鼓足勇气向组织上提出自己的申请。

    那时,正逢中科院到学校招生,潘君骅仰慕王大珩先生之名,报名参加王教授正在筹办的仪器馆。申请书交上后,潘君骅心里有点忐忑不安。但幸运的是在一次关于毕业分配的全校大会上,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何东昌不点名地提到了照顾个人志愿的例子,他说这不属于个人名利,而是兴趣所好,所以批准了这个自填志愿。直觉告诉潘君骅,这个幸运的人就是自己。

    1952年10月,潘君骅随同20多人奔赴东北。

    初到东北,天寒地冻,生活极为艰苦,然而潘君骅看到王大珩先生和大家同吃大食堂供应的高梁米饭和白菜粉丝汤,年轻的潘君骅很受感动,开始全身心投入了艰苦的工作。业余爱好潘君骅一直不丢,他经常在夜晚出来看星星,自己磨镜片。一晃过了三年,组织上派潘君骅等6人脱产学习俄文,潘君骅在苏联生活轨迹有些变化,年轻的他开始在天文光学领域崭露头角。

       留学创立”潘氏法”

    1956年潘君骅被派往苏联列宁格勒,到苏联科学院所属普尔科沃天文台.跟随苏联天文光学专家马克苏托夫通讯院士读研究生。潘君骅不敢有丝毫怠慢,一年之内就将俄语、哲学、专业课程全部学完,第二年开始进入论文题目工作,那时只有电动计算机,辅以三角函数表,光学计算的工作量很大,常常要开夜车。

    那时潘君骅的导师本来的期望是对一种已有的方法做广泛的计算分析,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但潘君骅做课题时非常肯动脑筋,除了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他还另辟蹊径,导出了有关公式,并亲自磨制了当时在普尔科沃天文台里制造中的PM700望远镜副镜,证实了新的方法,导师很高兴。后来导师说这个方法被用于苏联2.6米及6米望远镜副镜的制造,因而在列宁格勒的光学工厂中被称为“潘氏法”。

    不到30岁的小伙子有朝气、有悟性,很让导师看好,导师兴奋地将自己在设计计算马克苏托夫望远镜时推导的一个公式讲给潘君骅听,事后潘君骅抱着学习的目的将它推导一遍,居然又发现了一点小错误,经过师生两人的再三检验,结果证明潘君骅是对的。通过这两件事情,师生的感情进一步加深了。

    他不仅学业顺利而且在如诗如画的异国风情中,潘君骅找到了生活中的伴侣。1959年,他与一见倾心的留苏实习生丰明媛结婚,1960年7月顺利地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拿到了苏联副博士学位。

    1960年回国后,因国家需要,由于我国要自主研制火箭、导弹等先进武器,需要靶场测试用的大口径光学仪器,潘君骅思量再三,放弃了所进修的专业,仍回到长春光机所。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但潘君骅在不到5年时间造出了口径为625mm的大型电影经纬仪,质量很好,观测距离超过了预期值。在这期间,潘君骅还致力于非球面技术在光学仪器中应用的研究,为诸如大口径夜视系统、红外测温仪等设备中有效地引入了非球面,使仪器性能大为提高。1963年至1964年初还协助另外一位同事做出了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这在国内是最早的。1965年经领导安排,参加了中科院下达的重点任务541工程,长春光机所承担其中的位标器研制,潘君骅任该课题副组长。可惜这项任务由于“文革”而中断。

       年逾花甲获大奖

    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国内各科研机构、部门如冬眠后复苏,万象更新。我国的2.16米天文望远镜工程重新启动,这一项目是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早在1958年就提出,但后在困难时期被迫下马。在王大珩先生的提议下,潘君骅以出差方式参加了该项工作,并被任命为题目组长。稍后还承担了与其配套的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的任务,也任题目组长。从1977到1980年三年间,潘君骅经常奔波于长春与南京两地,身体辛苦自不必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让潘君骅疲惫,几年间,他的青丝逐渐染上了厚厚的白霜。1988年2.l6米望远镜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十年终于完成研制任务。

    由于北京天文台要参与法国天文学家发起的国际联合观测项目,只有使用2.16米望远镜才能完成任务,因此,潘君骅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加班加点地干。在国内,装调这样大的望远镜还是第一次,没有专用的厂房,只能在大型机加工车间内进行。为此,年近60岁的潘君骅不顾20多米高的行车顶部的空间狭小,数日匍匐在行车顶部寻找可以安放光学调试仪器的位置。虽然非常小心,但顶上空间太小,磕磕碰碰的事还是时常发生。有一次,潘君骅一头撞上了屋顶的水泥桁架,头顶立刻起了大包。但他只摸了摸,擦了点药水,第二天照常工作。就这样,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潘君骅他们的安装调试终于在规定时间的三天前结束。2.16米望远镜在没有验收前就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国际联测任务。

    辛勤的耕耘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2.16米望远镜这一整个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终于研制成功。1997年该项目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也获19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及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成果经专家鉴定,一致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潘君骅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认定目标勇向前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1993年潘君骅从南京天文仪器厂退休后受到返聘。2000年又受到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盛情邀请来到苏大做教授。这样,古稀之年的潘君骅又重演了当年奔波于南京、长春之间的历史剧,他又坐在了车轮滚滚的火车上开始在南京与苏州间的奔波。

    其实,潘君骅又何止是两地奔波,他不停地出差于各地,吉林、四川、北京、上海、浙江,甚至是国外都留下了他不倦的身影。有时是评估,有时是订货,有时验收,有时又是处理技术难题。古稀之年的潘君骅没有丝毫的空闲。

    潘君骅在不断出差的同时还致力于光学非球面技术的实践和理论工作,先后为航天部508所,总参二部等单位配套研制了一些非球面光学系统,如:资源卫星上的主光学系统,战场电视侦察镜头,以及多套实验室用的非球面光学系统。

    他告诉笔者,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那本专著《光学非球面的设计、加工及检验》很受欢迎,现在他正在修改准备再版。

    2002至2003年之间,潘君骅在计算某光学系统的时候,偶然发现经典的非球面二镜系统,他想如果加上一片密封窗,密封窗的一个平面采用纯四次方非球面,在像面之前再加上几片小的球面改正透镜,则原来的非球面主镜及副镜都可以用球面而不用非球面。而密封窗上的纯四次方非球面又是可以用加工的方法制造的。所以从工艺上来说这是一个全球面系统,是很适合于需要批量生产的科普望远镜之用。这个发现很让潘君骅高兴,他把它称为泛卡塞格林系统(Pan--cassegrain系统)。现在潘君骅正为他的科普天文望远镜申请专利。

    潘君骅说,要趁身体健朗时多干点事情。为此在苏大,他总是过着简单的生活,“三点一线”是他喜欢的方式。从宿舍到食堂再到办公室。食堂的菜他吃得津津有味。他说,比自己烧的品种多,而且不愁吃不掉,想吃什么买什么,太方便了。身上的衣服脏了他也自己洗,还风趣地说,这样可以增加点运动量,锻炼身体么!

    非球面光学技术在现代高科技领域用处愈来愈广,国际上也十分重视其研究开发,我国航天领域及国防方面更有迫切需求。看来,潘君骅的脚步依然要匆匆前行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