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问之与金砖烧制

姑苏晚报 20161030 B第03版

■何大明

  清代道光年间,江苏巡抚陶澍、布政使梁章钜等在沧浪亭内,创建五百名贤祠。祠内墙壁上,嵌有125方书条石,镌刻与吴地有关的历代名贤共594人半身画像。每幅画像,都刻有姓名、朝代、职衔,以及十六字赞语。可惜,明代嘉靖年间的张问之,虽然在朝廷当官,但也在苏州工作多年,并且敢于为民请命,是一位难能可贵的廉吏清官。然而,他却被遗漏,“名贤祠”内无名。明代张景春所撰的《吴中人物志》,也未收录“张问之”条目。这,实在令人遗憾。
  苏州督造金砖

  张问之与金砖有关。了解张问之,先得了解有关金砖知识。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烧制砖块,需要好的泥土。苏州地区之所以盛产砖瓦,与当地的土质息息相关。苏州地区处于长江下游,濒临太湖,属于典型的湖积、冲积平原地貌,土壤多属“人为土”中的水稻土。所谓“人为土”,是指泥土经过人类耕作熟化后形成的一种土壤。其中的水稻土,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容易有氧化铁沉淀,从而形成独有的锈斑。其土壤下层较为厚实粘重,易于胶结。这种独特的土质,苏州人俗称“铁硝黄泥”。这种土适于制作砖坯,烧结后质地坚实。相城区的陆墓一带,土壤属于湖相沉积土,粉粒含量较高,无石灰反应,有铁锈斑和铁锰结核出现,当地称为“湖砂土”。这种粉砂型的粘土,属于优质制砖粘土。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称其为:“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这种不可多得的“极品粘土”,才适合烧制金砖。
  金砖是一种用于室内铺地的特殊细料方砖,被誉为“钦工物料”。与其它铺地砖相比,金砖质地特别优越:“断之无孔,敲之有声”。因此,它有幸成为皇家宫廷铺地的唯一用砖。闻名遐迩的陆墓御窑,以烧金砖闻名遐迩。《吴门补乘》记载:“陆墓窑户如鳞,凿土烧砖。”明代王鏊《姑苏志·窑作》
  记载:“出齐门陆墓,(泥土)坚细异他处,工部兴作多于此烧造。”明代永乐十一年(1413年),这里六十多户窑主的砖窑就被皇家“私人定制”,专门为宫廷烧制铺地用的金砖。永乐皇帝朱棣敕封陆墓砖窑为“御窑”。所谓的“御窑”,并非官窑,而是被征用的“民窑”。陆墓的余窑村,也改名为“御窑村”。明代从永乐至嘉靖年,当时的宫廷用砖烧造,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三大烧造中心”:以琉璃瓦制作为主的京师琉璃厂烧造中心;以城砖制作为主的临清烧造中心;以金砖制作为主的苏州陆墓烧造中心。如今,“陆墓御窑址”,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张问之是山东德州庆云人。咸丰《庆云县志》卷二,人物志第七《宦迹》,收录张问之小传。原文如下:张问之,字子审,嘉靖癸未进士。初授行人,转司副,尝上疏议章圣皇太后。历工部员外,迁郎中。奉命督造苏州府花砖工料,廉以律己,严以御下。工竣历陈烧造艰辛,绘图以进。上嘉之,增定砖价,窑民获安。为立德政碑(见昆山《卢楄记》)后督造九庙,皆有懋绩。蒙恩赍赏,擢湖广参议。阅三载,转四川按察司副使,整饬威茂等州,简练士马,支缭堠墩,斩龙洞诸羌数百级,扶按移檄,燕凯疏奏,赐金帛以旌其功。告归,年四十八。所著烧砖奏议存入《四库全书》。
  当时负责督造金砖的张问之,在工部(相当于建设部)的“屯田清吏司”,担任“郎中”一职(正五品),负责皇家宫殿的修缮事宜。嘉靖十年(1531年),张问之奉旨前往苏州府督造金砖五万块。在苏州,一住就是三年。他在现场深入了解金砖制作工艺后,有感而发,撰写了一部关于制作金砖的专著——《造砖图说》。遗憾的是,该书未能流传下来,仅在《四库全书总目》的“卷八四”中,记载着有关内容提要。同时,还写下了一篇“疏文”:《请增烧造工价疏》。这篇不可多得的文章,有幸保存至今。

  《造砖图说》保留至今

  保留至今的《造砖图说》内容提要,弥足珍贵,对金砖制作技艺过程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如此,避免了口头传承“以讹传讹”的弊端。
  与传统粘土砖制作技艺相比,烧制金砖的要求特别高。《造砖图说》对此有详细说明:“其土必取城东北陆墓所产干黄作金银色者。掘而运,运而晒,晒而椎,椎而舂,舂而磨,磨而筛,凡七转而后得土。复澄以三级之池,滤以三重之箩。筑地以晾之,布瓦以晞之,勒以铁弦,踏以人足,凡六转而后成泥。揉以手,承以托版,砑以石轮,椎以木掌,避风避日,置之阴室,而日日轻筑之。阅八月而后成坯。其入窑也,防骤火激烈,先以穅草熏一月,乃以片柴烧一月,又以松枝柴烧四十日,凡百三十日而后窨水出窑。或三五而选一,或数十而选一。必面背四旁,色尽纯白,无燥纹、无坠角,叩之声震而清者,乃为入格。其费不赀。”
  根据书中的记载,金砖制作技艺可细分为二十九道,俗称“七转得土,六转成泥,八月成坯,五月焙烧”。七转得土,基本工序分为“掘、运、晒、椎、浆、磨、筛”七道。六
  转成泥,基本工序分为“滤、晾、晞、勒、踏、揉”六道。八月成坯,基本工序分为“托、装、擦、碾、槌、翻、筑、遮、晾”九道。五月焙烧,基本工序分为“装窑、糠草熏、片柴烧、棵柴烧、松枝烧、窨水、出窑”七道。如今的陆墓御窑金砖厂,正是严格按照该书的记载,通过多次反复试验,才成功烧制出完全符合要求的金砖,得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的肯定。如今,失传多年的金砖制作技艺,又起死回生恢复。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造砖图说》内容提要没有保存下来,要恢复失传的金砖制作技艺将有更多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张问之仅仅凭借留下的这份金砖制作遗产,就完全有资格跻身“名贤”之列。

  敢于为民请命的廉吏

  张问之在苏州督造金砖期间,竟然冒着生命危险,给嘉靖皇帝“上疏”,写下《请增烧造工价疏》。该文附在咸丰《庆云县志》中,保存至今。疏文详细叙述陆墓窑户造砖之艰辛,工艺之繁复,成本之高昂,请求朝廷根据实情开恩,为陆墓窑户提高烧制金砖的工价。
  担任工部郎中的张问之,作为朝廷特派的金砖督造官,人称“小钦差大臣”,手中握有相当的特权,从中可捞的“油水”不少。本来,他即使不贪污受贿,也完全可以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享受令人羡慕的安逸生活。督造之余,逛逛苏州的园林和名山胜水。但是,张问之却转变角色,深入各座砖窑访贫问苦,不耻下问仔细了解金砖制作的全部过程和制作成本。
  对于广大窑户来说,金砖制作其实是一种劳役,一种无法逃避的沉重负担。原因有三:其一,烧制工艺特别繁复。整个烧制过程有八道大工序,小工序更多达二十九道,烧制周期前后竟然长达一年,这在砖窑史上绝无仅有。其二,验收标准特别苛刻。合格的金砖,对尺寸、色泽、内质、声响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此苛刻的验收标准,致使金砖入选率非常低。成品率高者,“三五而选一”,低者居然“数十而选一”。这种标准从明嘉靖延续至清代各朝。因为朝廷明文规定金砖不能流向民间,致使窑户手中积压的“次品金砖”成为不能出售的废品。其三,成本高昂无利可图。金砖的定价尽管高于普通砖,但由于金砖合格率低,所得收入扣去人力物力等费用,窑户往往收不回成本。更有甚者,导致家破人亡的悲剧发生。《造砖图说》中明确记载:“窑户有不胜其累而自杀者。”
  有感于窑工的痛苦,两袖清风的张问之决定效法宋人郑侠,挺身而出冒险为民请命。那就是:“乃以采炼烧造之艰,每事绘图贴说,进之于朝,冀以感悟,亦郑侠绘流民意也。”他在《请增烧造工价疏》说:“一切烧造事宜,积弊相承,良法尽废。其所以伤财劳民而患地方者,请为陛下陈之。”在文章的结尾,张问之又冒昧向朝廷大声疾呼:“故臣不揣愚昧,将一应烧造事宜,逐一画图贴说,总叙于后,具本进呈,奉渎睿览。伏望皇上特赦该部从长计处,具拟上请,定为钦价,使永为遵守,官民两便,缓急可凭,国家幸甚,生民幸甚。臣不胜恐惧,属望之至。”嘉靖皇帝阅后,采纳了张问之的建议。张问之敢于为民请命,为后世的地方官做出了可贵的榜样。例如,清代顺治年间的江宁巡抚张中元,乾隆年间的江苏巡抚许容、张渠等人,都能站在窑户的立场上,或者行文于工部,或者上疏于朝廷,力争为窑户增加烧造金砖的工价。
  张问之其人其事,感人至深,彰显了一代清官廉吏的高大形象。或许,在苏州的历代名人资料册和陈列馆中,应该补上“张问之”这个名贤。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