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嘻嘻、筱声咪:阙家村走出两笑星

苏州日报 20040511 一卷60页

■吴军、马玉林

他俩是上海滑稽戏剧艺术界的台柱演员,参与编导演的《七十二家房客》《如此爹娘》《苏州两公差》从舞台搬上银幕,成为上海滑稽戏剧界的传统保留剧目――― 

    阙殿辉、阙荣生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一提起笑嘻嘻、筱声咪这两个名字,江浙沪一带喜爱沪派滑稽戏的观众一定耳熟能详。笑嘻嘻、筱声咪就是这两位滑稽戏剧表演艺术家的艺名,他们都是从苏州市相城区北桥镇阙家村走出的著名笑星。 

    笑嘻嘻的沪派滑稽戏剧艺术创作成就有目共睹:1927年从艺时,师承著名沪派滑稽戏演员刘春山,1929进入上海“大世界”演出时,只有8岁,被誉为“滑稽神童”;1942年参加笑笑剧团,创作表演了不少滑稽戏和独脚戏;解放后组建“合作”、“大公”及后来的上海人民滑稽剧团,曾任大公滑稽剧团团长。在滑稽戏《活菩萨》、《苏州两公差》、《七十二家房客》、《糊涂爹娘》、《样样管》等剧中担任主角,他塑造的流氓炳根、李达等一系列喜剧人物形象,观众至今仍记忆犹新。由他执导创作的《七十二家房客》和《糊涂爹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其编导演的大型滑稽讽刺剧《孝顺儿子》曾被全国许多剧种移植;1990年在江浙沪独脚戏、滑稽小品大赛中,他参赛的小品《细水长流》、《做媒人》分获创作演出三等奖;他创作的大型滑稽戏《白相城隍庙》曾在上海市第二届戏剧节上获奖,他的不少作品已成为上海滑稽界的传统保留剧目。 

    说起笑嘻嘻的艺名,这里还有一段趣闻:原来,笑嘻嘻出生于一个艺人之家,其父亲阙阿四13岁时离开家乡来到上海谋生,拜一姓张的老艺人学魔术表演。当时,师傅认为他的阙姓人们不易识,名字也不好听,所以在师傅的建议下,不但改名为凤翔,还把姓也改为了师傅的张姓。此事直到笑嘻嘻16岁时因家乡北桥有亲戚去探望时才得知。于是,“数典不忘祖”的笑嘻嘻当即“拨乱反正”,不但自己把姓改了过来,还动员父亲、妹妹一起回复到“阙”姓。 

    不过,阙殿辉的名字毕竟不滑稽,为此,根据众多观众的建议,阙殿辉为自己起了个通俗晓畅、易为人们记住的“笑嘻嘻”的艺名,并一直延用到如今,甚至湮没了他本身的真姓大名。 

    介绍笑嘻嘻不能不介绍筱声咪,这不但因为筱声咪也是北桥阙家桥人,更主要的是筱声咪当年还是笑嘻嘻老师重点培养的学生。 

    现年70岁的筱声咪,不但从外表上看不出已是古稀之年的人,而且内里还充满着创作的热情与朝气。他自从1999年真正退休回家后,仍放不下他痴情了一辈子的滑稽戏,于当年自筹资金创办了“上海筱声咪工作室”,自编自演了大型滑稽戏《阿哥帮帮忙》,在逸夫大舞台上演。 

    筱声咪真名阙荣生,1950年从艺时先后拜滑稽艺术家笑嘻嘻、杨华生为师。1959年他参演的滑稽短剧《俩夫妻》在上海市青年戏剧汇报演出时,获市文化局颁发的个人表演一等奖。之后20多年中,他先后参加演出的《样样管》、《苏州两公差》、《阿Q正传》、《白宫末日记》及电影《如此爹娘》等广受观众的好评。1979年,筱声咪成为上海广播电视艺术团主要演员,自编自演滑稽曲目60多个,主要作品有《现身说法》、《看病》(获全国曲艺创作二等奖)、《礼貌》、《流言蜚语》以及科普作品《机器人》、《神机妙算》。1989年筱声咪举办了“来自生活的笑”个人专场演出;2000年获中国曲艺家协会颁发的从艺50年荣誉证书。如今,身为国家一级演员的筱声咪仍为上海电视台艺术团特邀演员,兼任上海曲艺家协会理事等职。 

    说起来,当年这两位从苏州北桥阙家桥村走出的笑星,起初并不知道对方就是自己的同乡同村人,是生活的逼迫与命运的安排才分别把他们推向上海滑稽界的。直到1953年,在一次偶然的排演中,笑嘻嘻才知道时任“大公剧团”临时演员的筱声咪竟是自己的同村人,于是“夹带私情”的笑嘻嘻不但一手帮助筱声咪转为了正式演员,还对来自家乡的这位“小阿侄”予以了格外的关心与帮助。当然,筱声咪也从心里感谢他的“老阿叔”。当笔者先期采访他时,他就及时地向记者推荐了他的老师笑嘻嘻,并向记者介绍了笑嘻嘻的电话与宅址。 

    一个村走出两笑星,是巧合,也是上海滑稽艺术界的一段佳话。阙氏叔侄唯一遗憾的是,作为苏州人,他们近年来未到过苏州作过滑稽专场表演,他们希望在有生之年到苏州、到北桥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作专场演出。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