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眼中的苏州(下)

姑苏晚报 20041105 一卷105页

■记者

林:您近年曾经去了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地,可能看到了如雨后春笋般新建的高楼大厦,您对中国许多城市的飞速发展有何看法?

    贝:可能是因为我们中国近代以来长期落后于西方,所谓的“现代化”就常常会出现“西方化”的现象。当然这应该也是因地而异的,譬如香港或是上海就不同于苏州。

    虽然我也觉得苏州应该有现代化的建筑,但新建筑应该与苏州城古老的粉墙黛瓦相配;新建筑必须成为苏州古老的一分子,但必须具有时化性,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苏州这样的古城中做设计,就好比是在罗马或是佛罗伦萨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古城风貌。既要创作新建筑,又要符合历史风貌,这两方面很难协调,而且不一定谋合。同时,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有的建筑形成、有的城市走西方的道路也未尝不可。比如就银行建筑来说,中国先前是没有银行的,只有钱庄。所以如果在上海设计银行大厦,走西方的路也未不可,但办公大厦也同时应该按照中国人的工作特点去设计。

    林:现在有许多城市,特别是在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规划设计,您能否谈谈您在这方面的看法?

    贝:我认为城市如同人体,有心有肺,有肠有胃。纽约的中央公园就好比是纽约的肺;大的马路便是城市的大肠,而小弄堂则是城市的小肠,大大小小,缺一不可。城市设计与人体是有连带关系的,只是尺度不同而已。

     新阅读

    林:现在很多新城市的规划只注重开挖大车道,忽略了人行小道的规划。很多旧时弄堂小巷被新的大道取代。

    贝:城市发展,车辆增多,大车道是避免不了的。但欧洲很多城市采取了对进城车辆加以控制的办法。城市内既要有大马路,也要有小巷,道路规划要讲究大小比例的综合考虑,在城市分区规划上也一样。巴黎的La Defense地区之所以规划得不太成功就是因为没有将住宅区纳入办公区域的规划中,上海的浦东也有这个问题。纵观世界上规划得比较成功的城市,大多是办公区与居住区相容并存,为城市带来二十四小时的活力。现在的上海浦东只有写字楼和大酒店,晚间毫无活力,这样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

    城市中有了多样的区域后,建筑物的高低也应该是多种多样、错落有致的。譬如北京城内的四合院就应成片地加以保护,如果全部去掉了,北京城的城市比例也就给毁掉了。合理地处理城市中新与旧、高与低、大与小之间的关系至为重要,这也就是我先前谈到的城市与人体的相通性。我想,像苏州这样的古城,城内应慎重发展。在苏州,平江图内的古城应保存,但城外可以做的很多。法国巴黎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巴黎城内严格控制发展,而新的高楼多建在城外。对中国的许多城市来说,保护古城风貌是很重要的。

    林: 您早期与齐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合作时,曾经参与了大量的美国旧域改造,在这方面您是否有些忠告?

    贝:我们当时的设计范围是很有限的,规模也不大。我认为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是费城的“社会山”(Society Hill)街区改造。在这一工程设计上,除了齐肯多夫作为发展商之外,当时费城的城市总规划师爱德华·贝肯(Edward Bacon)也参与了。我们与费城规划署紧密合作,规划了包括低密度低层住宅、商店、公园和高密度住宅楼在内的多种类建筑社区。当时的规划做得相当成功,不仅改善了那一地区,并使之成为费城目前最理想的街区之一。

    我认为城市不仅仅是为某一类人设计,城市设计的对象应该是单身族、家庭、老老少少等许多族群。在“社会山”’,通过低层建筑的设计,我们给社区带来更多的家庭和儿童,学校、医院和其他辅助设施也因此进驻社区,从而形成复合生活圈。另外,高密度和低密度的混合也是相当重用的。高密度的大楼可为低密度的低层建筑创造正面的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而低层建筑又可与周围街区的老建筑协调连接。不过,我并不建议在苏州古城内建造高密度的大楼。

    林:对于中国其他许多城市来说,这种混合型的综合规划是可以借鉴的。  

    贝:城市规划与经济紧密关联的。譬如在上海浦东,建造88层金茂大厦的同时,应该同时建造一些低密度的中低层建筑,并利用高层建筑为低层建筑创造经济条件。这种多密度的混合型城市更具活力和人气。可惜现在很多城市规划缺乏宏观性,设想如果浦东陆家嘴地区不单是—幢又—幢的“金茂大厦”,而是一个有大厦、有住宅、有学校、有博物馆的综合社区,这样的浦东会更有生命力,才能成为一个有头有脚的完整的人。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