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畏可:锦溪古镇里的“守望者”

姑苏晚报 20160718 A第4版

■记者

    朱畏可,男,1944年8月出生,昆山锦溪人。作为土生土长的锦溪人,朱畏可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全国各地古镇商业化日趋严重时,他却拖着残疾的身体,潜心于锦溪古镇的历史风貌研究。在他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那便是保护好古镇,留住古镇的根,尽最大可能地把一个完整的古镇留给后人。几十年来,他凭着一股韧劲和一腔热情,一直为锦溪古镇的历史风貌保护而奔走。他更是从自身做起,为水乡古镇的保护和传承,倾注着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心血。

  生在水乡,身体残疾的他笑对人生

  走进锦溪古镇,穿过一条石板街,便是一排临河的老式建筑,朱畏可的家就在这里,临河而居。穿过临水的门厅,里面的庭院豁然开朗,天井里绿意盎然,摆满了各种花草。客厅里挂着“惟训堂”的牌匾,摆着古朴典雅的红木家具,墙上挂着字画、对联……整个家,古色古香。
  “我从小出生在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感情特别深。”朱畏可告诉记者,这幢老宅,是他经营布店的爷爷购置的。上个世纪30年代,老人家因病去世后,他的父亲继承了家业。由于爷爷和父亲都为人本分,做事诚实,再加上平时经常接济穷人,因此朱家在古镇上一直享有很好的口碑。在兄妹七人中,朱畏可排行老二。然而4岁那年,不幸却降临在他身上。一次发高烧,结果打针时伤及了坐骨神经。从那以后,朱畏可的左腿便再也无法站立,虽然家人带着他四处寻医,但最终还是未能康复如初。
  到了上学的年纪,每天,是姐姐背着朱畏可上学。读三年级时,朱畏可迷恋上了乐器,将父母给的零花钱,买来了口琴、笛子和二胡,无师自通地学了起来。小学毕业时,由于多才多艺,他参加了乡里的文艺宣传队。闲暇时间,他更是坐在家门前,面对门前的河水,认真地练习乐器。每逢镇上有剧团来演出,别人是去看戏,而他则是全神贯注地看后台的乐器演奏。
  “宣传队的演出都是义务的,而我一直积极参加演出,镇里的领导也都看在眼里。”朱畏可说,1959年,他初中毕业时,镇里领导也关心照顾他,安排他到镇里的集体企业钟表维修店做学徒,学习钟表维修。就这样,早上,他和宣传队一起到街上演出,演出结束后,再回到钟表店上班,晚上,则到文化站排练节目。遇到节日,那是更忙碌了。不过,朱畏可却感觉非常开心,
  毕竟,每天都
  能从事自己喜
  爱的乐器演奏。
  1972年,经别人介绍,朱畏可与如今的老伴凌菊妹相识并成家。随着女儿和儿子的相继出生,整个家里更是其乐融融。在朱畏可的影响下,如今已经退休的老伴凌菊妹,也成为镇里的文娱积极分子,广场舞、打连厢、舞方巾、舞龙、挑花篮等,信手拈来。

  热爱水乡,让传统和美德代代相传

  随着子女的渐渐长大,朱畏可更是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经常拿锦溪古镇天水桥上的那副“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的对联教育子女。除了身教,更重言教。“去几分俗文章诗礼传承,立万世基孝友忠良是福。”朱畏可经常站在客厅,念墙上的这副对联。他说,从字面上理解,它告诉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真善美,并以此来达到提升自我修养、教育后人的目的。他家中的阁楼、走廊、客厅、后花园的命名富有深义,阁楼取名楠园,取自父亲名字,客厅取名惟训堂,取自爷爷的名字。“用先人名字命名的目的,一是纪念他们,二是告诉后人不要忘记祖先。”朱畏可说,他从小被教育要懂得感恩,所以也想借此方式来完成先人遗志。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和女儿也都十分懂事。
  “家门口这条街原来叫交通街,在我的提议下,后来才更名为三贤街。”朱畏可指着门前的一条街道告诉记者,之所以要这样改名,是有历史典故的。这条街,因街上原有一座唐代建筑三贤祠而得名。据记载,三贤祠是汉代县令陆烈,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陆贽,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陆龟蒙的后裔为祭祀祖宗而创办,祠堂内曾经开办过学堂。当时,学堂要求学生学习先贤精神、先贤品德,专心好学成才,将来干大业。从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角度看,后者名称更适合这条街,以告诫锦溪的孩子们要学习先贤精神、先贤品德,好学成才,使优良学风在锦溪代代相传。
  为了留住锦溪最初的美好,朱畏可一家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生活方式。2006年,儿子结婚,朱畏可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古典水乡婚礼。小船迎亲、江南丝竹、古老的婚庆礼仪……这些已在锦溪消失多年的习俗在当天重现,吸引了一位法国摄影师全程跟拍,并在法国杂志上发表。亲情也是朱畏可十分看重的,他兄弟姐妹7人,却只有他留在锦溪。一到春节,朱畏可就举办名为“欢迎回家”的家庭联欢会,小孙女唱起黄梅戏,老伴跳起扇子舞,他则拉起拿手的二胡。
  一大家族,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朱畏可也是十分的欣慰。

  留住水乡,七旬老人的一生守望

  “锦溪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如果锦溪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做好了,那可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啊!”朱畏可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周庄旅游的红火,让他这个老锦溪人有点羡慕和嫉妒。
  “锦溪的底蕴和古镇规模,不比周庄差,然而,随着旅游的开发,周庄家喻户晓,锦溪却默默无闻。”为了给当地政府部门开发锦溪古镇旅游提供帮助,朱畏可开始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行动。为了还原锦溪古镇原来的面貌,他努力回忆儿时锦溪老街的场景,遇到疑惑处,他去查询镇志和相关资料。有时,他还走乡串户,寻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从他们口中,去还原锦溪历史。就这样,经过连续多年的认真考证,朱畏可找出了新中国成立前锦溪古镇原有的18座庙宇、10个祠堂和12个牌楼的具体位置,收集了古镇曾经涉及的餐饮、旅店、手工、维修等182个行业。他还绘制了多张翔实的图表,如莲池禅院历史原貌布局平面草图、原锦溪镇通神道院布局图、名人文化区平面图等,让锦溪古镇的历史风貌更加生动。
  在朱畏可看来,古镇的旅游开发和保护,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更需要居民的共同努力打造。2001年,他带头把自己家的老房子翻建成仿古建筑,并按照传统格局布置房间摆设,保持着江南水乡原汁原味的风貌。到目前,共有4部电视剧部分场景采用他家作为背景,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先后有六万多游客光顾过,当然,都是免费观园。“中国古镇保护之父”阮仪三在实地考察了朱畏可的宅院后也连连表示:“锦溪古镇民居按照这样的样式来建造,可以还原原生态的风貌。”
  多年的潜心研究,也让朱畏可成了“古镇通”,朱畏可认为,锦溪要想打好古镇旅游这张牌,一定要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从而走出一条有别于别人的路。为此,他上书镇里,建议古镇开发能建立“东西南北中”的发展格局,南边陈妃文化是锦溪旅游发展的王牌,最具竞争力;西面围绕通神道院布局建设,打造宗教文化展示区;北面,在天水桥北堍原遗址重建三贤祠、海公庙、名人碑廊、锦溪杰出人物馆、茶楼,为名人文化展示区;东面东扩新区为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区。中间依托10多个民间博物馆,建设民间收藏文化展示区。如此一来,古镇的规模和文化底蕴将进一步提升。
  岁月如梭,很多锦溪人在外打拼,为了让更多在外的锦溪人了解家乡变化,最近几年,朱畏可还和几位本地的热心朋友一起,成立了锦溪镇乡友联谊会,经常组织外地乡友回家看看。随着时间推移,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如今已逾百人,他们来自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各个地方。平日里,一帮乡友,常常来到朱畏可家中聚会,一起为锦溪古镇的保护开发利用献计献策。
  “我爱锦溪,我愿用一生的时光去守望它,对我来说,也会留下人生最美好的记忆。”朱畏可感叹说。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