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刚:用笔记录醇厚乡情的“巴城通”

姑苏晚报 20160914 A第12版

■谷雨


  本报记者 谷雨实习生卞若懿

  人物简介:周刚,男,1939年3月出生,昆山巴城人。做过小学教师,干过装饰工,当过企业领导。上个世纪80年代,他开始坚持业余写作,经常在各地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自身经历、家乡文化、社会时弊等等,均成为他创作的素材。退休后,他开始撰写中长篇小说,创作了多部针砭社会时弊、歌颂改革开放的作品。在文学创作同时,周刚关心家乡历史文化的收集和传承,多年来参与“鹿城故事”、“巴溪故事”的宣讲。他还为巴城镇成人教育中心编写地方文化历史读本。2014年执行主编了《巴城文化通览》,收集了大量文字、图片资料,该书成为了解巴城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作为当地知名的民间文学专家,周刚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老百晓”和“巴城通”。

  为人真,他是敢作敢当的人

  1939年,周刚出生在昆山正仪,他是家中的长子,共有兄弟姐妹六人。1954年,周刚从县中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代课老师。当时,他被分配到了石牌的一所小学任教。说是小学,其实是一座旧庙。“这里地处三个乡的交界,同时靠近常熟,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周刚说,当时,他一个人,既是校工,又是校长,一个人负责40多个学生的教学。每天,学生们放学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校园。幸运的是,当地有一户大户人家,家中有不少藏书。于是借书看书成了他排解寂寞的好法子。这样的生活,周刚过了两年多。他不但读了大量的古书,为自己打下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因为表现优秀被转为正式教师。
  都说读书人性格温吞,然而,周刚却不是。人如其名,周刚的性格刚正直率,每当他看到什么不好的社会现象时,总是忍不住要说出来、写出来,试图唤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布匹要凭票供应,每人每年只有一丈二尺的布票,很多人家布票都不够用。于是,周刚画了一幅漫画,画中人上身穿着八尺布做的上衣,保暖又端正,可是余下的四尺布,只能做一条短裤。就这样,大冬天一个人只能穿着长袖上衣和短裤出门,十分尴尬。周刚的直筒子脾气,也为他惹上了麻烦,他曾经被降工资并且下放劳动,可是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直率和真实。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周刚发现了一个商机,他所在的绰墩山村有不少渔民,每天都能捕不少的鱼。而近在咫尺的上海,很多市民却买不到鱼。于是,他利用周末时间,把收购来的鲜鱼带到上海销售。“每次三四十斤鱼,每斤能有一块钱的差价,一次上海跑下来,赚的钱,差不多赶上了一个月工资。”周刚说,1962年,他因为个人原因从教师岗位离职。之后,他又贩过布,开过餐馆,做过装卸工,这些经历,让他改变了家中艰苦生活条件,也让他体验了更多的社会艰难,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素材。1984年,周刚进入正仪文化中心工作,2年后又被调到镇办水泥厂,先后担任副厂长和办公室主任等职务。虽说是在水泥厂做领导,但周刚平时真正感兴趣的,还是读书和写作。不管工作如何变动,周刚爱读书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在他做装卸工时,每到休息时间,同事们都在忙着打扑克或睡觉,而他,却喜欢捧本书在手,认真阅读。

  才学真,他喜欢用笔记录醇厚乡情

  “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开始,在当时,有不少好的风气,也有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我看在眼里,感慨在心里。”周刚说,这时,将心中的感想写成文章,便成为自己情感的最好宣泄。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自己写好的文章投稿,不料,竟相继发表,这更加给了自己鼓舞。只要一有空,他就喜欢读书,写写文章,过得充实而又充满乐趣。当然,家乡的人和事,也成为他笔下的最真实素材。后来,这些短文都被收录在他的散文集《相忘在江河》中。昆山著名作家杨守松在序言中,也谈到了周刚的直率和真诚,“通篇透出的就是一种开诚布公的气息……即便批评搔痒,也都出于本意,绝不矫揉造作。”
  1999年,周刚从镇办水泥厂退休。退休,对不少人来说,意味着清闲和无聊。可是周刚却觉得退休是件令自己高兴的事,因为他终于有时间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了。他之前总是写散文和随笔,可是他觉得这些短文并不能让他把自己肚子里的话都说出来、说清楚,为了把想法更丰富地表达出来,他觉得自己得尝试着写更长的故事。于是,从2000年开始,他动笔写起了中篇小说。由于题材新颖,文笔老到,再加上故事曲折,很快,这些小说便在《章回小说》、《传奇故事》等杂志上刊载。小说刊发后,读者好评如潮。杂志社的编辑也经常来找周刚约稿。很快,周刚结集出版了《情断星落园》和《桃花岛人家》两本中篇小说集。这个生活在阳澄湖边的小说家,也越来越被更多的读者所熟悉。
  2008年,周刚和昆山市文联签约,开始创作长篇小说《春风·斗鸡》。周刚说,他自己的生活经历比较丰富,再加上性格直率,所以他的作品基调基本有两种,一是反映农村生活,另外一种则是讽刺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和风气。当记者问起为什么给作品起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名字时,周刚说,他曾经做过供销科长,在跑供销时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许多他觉得乱七八糟的事,所以《春风·斗鸡》以1962年到1985年的中国为背景,讲述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在经济上得到了自由,可是道德底线却一步步溃败,人性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春风指的是一个大的自由市场环境,而斗鸡则是指人与人之间钩心斗角的紧张状态。这部《春风·斗鸡》分上下两册,耗费了周刚两年的心血才完成,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这也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情意真,

  他是深爱家乡的“巴城通”

  “从小喝着巴城水长大的,所以,我也愿意用自己的全力,去宣传家乡,记录乡情。”周刚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每次他在书店里看到有关昆山和巴城的书,他就忍不住要买回家仔细研读。而且他的记忆力非常好,那些听过的民间传说,往往是过耳不忘,记得清清楚楚。如此一来,他在巴城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积累下了常人所没有的丰富知识。而光积累知识是不够的,还得会思考,才能把这些知识充分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有一次,周刚听说了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巴城有一户人家,家里有72只摇篮。这样不合常理的情节让周刚觉得奇怪,思索一番后他得出了答案,他推测当时处于母系社会的时代,所以家中才会有那么多婴儿,这说明巴城文化历史悠久,很有可能是从史前文明流传下来的。
  周刚并没有满足于自己获取知识,而是尽自己所能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别人,把家乡的历史告诉更多人,让大家一起来守护这段年代悠久的故事。为此,巴城举办了一个文化宣讲活动,名为“巴溪故事会”,每次一个多小时,主要为居民讲解巴城的文化脉络。周刚也是文化宣讲团的成员,截止到今年9月,他已经做了二十多场宣讲。同时,他还每年参加昆山市“鹿城故事”讲座,宣传并讲解昆山历史。他还主持编写了《巴城文化通览》,这本书因为内容翔实有趣,已经成为了巴城百姓心目中的“巴城百科全书”。
  周刚所居住的绰墩山村,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村庄。村里的绰墩山遗址,于2006年被列入了苏州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村口,还有一棵元代顾阿瑛亲手种下的古银杏树,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来参观。这时,村里就会请周刚去做向导和讲解员,为客人们讲解村里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如今,已78岁高龄的周刚身板硬朗,他学会了使用电脑,利用手写板进行输入,每天上午,雷打不动,坚持写作。
  “他这人做事,很认真,为人,很真诚,对家乡的感情,很真挚。”巴城镇镇志办负责人张伯民说,他和周刚是2005年编写巴城镇志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他是为了了解正仪的情况,所以找到了周刚,到现在他们已经是十多年的老交情了。张伯民说,他眼中的周刚,是一个有一说一的直肠子,也是一个知无不言的热心人。目前,巴城镇入选了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这对默契的老搭档,再次并肩联手,为守护家乡历史文化再出一份力。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