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与千灯

苏州日报 20040618 一卷28页

■陈益

被誉为“明文第一”的散文家归有光,也与千灯有着密切的关系。

    归有光的母亲周孺人出生于一个殷实人家。外祖父曾经是太学生,几个兄弟家境都比较富裕。周家世居吴家桥,古镇千灯的一个村子,“田中多产,水旱有收,民务耕织,鱼米成市”,是典型的江南富庶之地。周孺人虽然家境富裕,根本用不着为柴米油盐而担忧,但总是每天操劳着家务,勤俭持家。早在吴家桥做姑娘时,就学会了纺纱。后来嫁给归正,做了归家的媳妇,又学会了织麻,常常在荧荧灯光下忙到半夜才睡觉。隆冬季节,家里需要取暖,生炉火时所用的煤炭留下许多碎屑,周孺人舍不得丢掉,让仆人做成煤团,放在台阶下晒干备用。

    她时时督促归有光要认真读书。有时候半夜里醒来,再也睡不着,便把儿子从被窝里拖起来,让他背一遍《孝经》给自己听。听到儿子背书背得非常流畅,脸上才流露出满意的笑容。谁也没有想到,明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母亲因劳累过度,突然患病逝世了。她离开五个儿女时,只有二十六岁。那一年,归有光只有八岁。母亲故世后十年,归有光在《先妣事略》一文中追忆了她的许多生活琐事,作为对慈母的怀念。在文中同时写道:“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入至,皆喜。”他对千墩浦外婆家的热爱,溢于言表。

    归有光在很多篇文章中写到了千墩镇。比如在《前山丘翁寿序》一文中,归有光开篇便说:“吴郡太湖之别,为淀山湖,湖水溢出为千墩浦,入于吴淞江。当浦入江之处,地名千墩;环浦而居者,无虑数千家。”寥寥数言,勾勒出了水乡干墩的地理位置。因为外婆家在千墩的缘故,他对吴淞江水利十分关注。从关心本地的水利问题,因而研究历史,调查现状,写了多篇文章,强调疏浚吴淞江的必要。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