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杨绛的庙堂巷16号

姑苏晚报 20160526 A第04版

■张丫


12
   庙堂巷22号门口的墙上,挂着“杨荫榆故居”的牌子。
  本报记者 张丫
  昨天凌晨,杨绛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昨天下午,记者走进杨绛先生旧居苏州庙堂巷,再找寻那些已经逝去的足迹。
  在养育巷西侧的庙堂巷,似乎历来就是“名巷”,古时以东岳二圣庙得名,明清又有画家陆治和光禄卿徐如珂,民国时,名律师杨荫杭及其妹妹杨荫榆居于此,而杨荫杭就是杨绛的父亲。先来到庙堂巷22号,门上挂着杨荫榆故居的牌子。杨荫榆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大学女校长,被日寇杀害于盘门外吴门桥。据称杨绛的姑姑杨荫榆终身未婚,与哥哥杨荫杭一家居于庙堂巷,这也就是很多人所说,杨绛旧居为庙堂巷22号的由来。从“22号”的门牌下走进去,深邃的过道望不到底。整个庙堂巷22号从前门进去到最里面大约有100多米,有五、六进的样子,东边紧临畅园,大约有四开间宽,如今已是“72家房客”成了一个综合大院。
  一进一进往里走,沿路经过多家住户,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坐在石板上歇息。问到有关杨绛的事情,住在里面的人已然感到陌生,他们大多是外地人,即便是本地的也是后来才搬进来的。最里面的两进,还依稀可辨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同行的道前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可能就是杨绛以前住过的地方。工作人员说,社区里有两位“老大姐”,都是百岁老人,他们也曾去问过关于庙堂巷22号的事情,问过关于杨绛一家居于此的情形,可惜她们都是后期才搬到庙堂巷的,对那些年月的事情根本无从知晓。
  从庙堂巷22号出来往东走,不远就是庙堂巷16号“忠仁祠”,为光禄卿徐如珂旧居。据苏州市档案局工作人员据档案考证,这里才是杨绛的家,她年少时居住过的地方。在本报2008年1月26日22版“老街巷”刊发的《庙堂巷里走出杨绛》一文中,作者俞菁就讲述了历史档案中的记载,万历进士徐如珂因拯救十万吴民而获乡亲拥戴,在他被削籍回乡后,苏州百姓一人一文为他在庙堂巷建起养老住所,得名“一文厅”,这个“一文厅”后来就成为祭祀他的忠仁祠。而杨绛的父亲杨荫杭离开上海定居苏州后,就购下了“一文厅”旧址,整修一番并以“安徐堂”为名。这在杨绛先生的文章里皆有描述。她曾写道,原先那里住了二三十户人家,她离开苏州以后还常挂念起。而后有亲戚北上看她,说那里住了五十来户,令她无比惊诧。如今再走进庙堂巷16号,外面是后来新建的多层楼房,边上一条小巷,墙上贴着“庙堂巷16”的金属牌,或许是因为不醒目,又被人写上了大大的“16号”字样。走进去,是一个窄小的半开放式的院子,斑驳的墙面,交织的电线,诉说的不仅是风霜的洗礼,还有破旧。一个矮小、黝黑又深邃的小门,望进去也尽是沧桑。这里,与杨绛心中所念所想,一定又是另一番样子了。
  庙堂巷22号与16号都走过了,到底哪个才是杨绛的家?苏州市文物局将22号与16号分别挂上了“杨荫榆故居”和“忠仁祠”的牌子,看起来很清楚,杨荫榆住在22号,杨绛与父母住在16号。而档案中却又提到,杨荫榆因“女师大”风波黯然回苏,就寄居在兄长家中。孰是孰非?竟然无人得知了。
  在钱钟书和钱媛西去后,杨绛著书《我们仨》,感动无数人,如今“我们仨”终于不再分开,终于又在一起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