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冷淡存知己 一曲微茫度此生

姑苏晚报 20041025 一卷101页

■易小珠

《张充和书画展》九月中旬由全国政协在北京成功举办后,于10月2日555日,在古城苏州中国昆曲博物馆内再次展出,这是91岁高龄的张充和先生旅美60多年后第一次回国办展览。这次展览,共展出张充和先生不同时期的书画作品四十余件,给苏州昆典界同仁及书画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张充和艺术作品的难得机会。

    我第一次欣赏到张先生的作品是在2003年的6月,我和桑毓喜老师为将要建立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征集昆曲资料,专程赴南京拜访昆史专家胡忌先生,在众多资料中,胡先生曾拿出一本锦缎封面的昆曲唱词手折让我们欣赏,我打开一看,顿时被手折内那清秀明丽的书法字体所吸引,一问才知是张充和先生的作品。惊喜之余,我手捧折于细细品味,只觉得满目清新,美不胜收。其笔墨,娴雅中透着俏皮;端庄里含着灵动,既清丽典雅又生动活泼,每句唱词的右侧因抄录了昆曲的工尺谱和用朱砂标出的板眼符号,朱墨相间,更显章法的独特和形式的别致。由此,张先生的书法之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充和自幼在合肥祖母家接受旧式教育,九岁时由吴昌硕弟子、精于楚器研究的考古学家朱谟饮(拜石)先生指导,学习古文和书法,16岁回到苏州。

    1993年,张充和先生在北京大学作旁听生,次年考入北大国文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充和抵达昆明,与朱自清、沈从文等一起编教科书。1940年,转往重庆,任职教育部,在此期间,向沈尹默先生请教书法诗词。1949年,张充和先生与丈夫傅汉思(德裔美籍学者)赴美定居。1962年傅汉思先生被耶鲁大学聘为教授,张充和先生也开始在耶鲁大学美术系讲授中国书法,期间,曾在美国22所大学讲授昆曲,培养出许多昆曲爱好者和昆曲洋博士、洋硕士生,为中国昆曲在海外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张充和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涉猎和很深的造诣,她擅长昆曲,精通音律,无论是诗词酬唱、登台彩串还是举笛伴奏,无所不能,无所不精。而且书法、绘画也是她一生的爱好,至今临池不辍,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皆有所擅。偶涉丹青,亦能不同凡响。

    在这次展出的书画作品中,有一幅张充和先生于1985年创作的书法对联: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这幅对联形象地反映了张先生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由此使我想起蓝德的诗: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其人生境界如出一辙。其实,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沈尹默先生就曾以“词旨清新,无纤毫俗尘”评价张充和先生的诗词。这次观先生的书画作品,其风格清俊、疏朗,从容、平和,令观者印象深刻。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