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眼中的苏州(上)

姑苏晚报 20041029 一卷98页

■记者

波姆(德国人,曾与贝聿铭共同制作电影专案长达五年时间,以下简称波):您的中国根源对您来说很重要。关于这个,您知道的有哪些?

    贝聿铭(以下简称贝):据记载,贝家在苏州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记载是在明代,约1368年至1644年间。但我的家庭更早之前可能来自安徽省,后来才南迁至浙江省。最后,我的祖先搬到了当时的重要文化中心苏州。据我了解,贝氏家族曾是草药商人,他们因此致富,并购置房产,后来以行善和助人享誉苏州。我由于随父亲离家到南方广东和香港经商,对这些家族史知道得很少,直到我十岁时,才开始了解苏州。

    波:您十岁时对苏州记忆最深的是什么?

    贝:1920年,我父亲由香港搬到上海,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主管。上海离苏州不远。我的祖父坚持我夏天去苏州,因为我是长孙,理当更了解家族事务。我在苏州住了几个夏天,并结识了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家庭成员。我还记得我同堂兄弟们在我们的私家园林“狮子林”中玩耍的情景。

    波:从透视的角度观察您建筑的中庭与您儿时居住的天井和庭院,早年的影响清晰可见。至少对我来说,这是很明显的。

    贝:我后来才意识到在苏州的经验让我学到了什么。现在想来,应该说那些经验对我的设计是有相当影响,它使我意识到人与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

    波: 比如中国园林中的月洞门——它们多次出现在您晚期的作品中。

    贝:是吗?可能吧——这很有意思,我想您说得对,圆形是个美丽的形状,在中国园林中这常用来取景,我在日本美秀博物馆(Miho Muse·um)的人口处采用了这种处理手法。但这不是我学到的唯一一样,还有许多其他的,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家庭的真正含义——内聚力和历中。

    波:您能谈一下这些影响吗?

    贝:这影响了我对生活和待人接物的看法。去了苏州,那个古老的世界使我更敏于感受。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们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人与入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我在那儿逐渐感受到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林(林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硕士,1998年起任职于贝氏建筑事务所):多哈博物馆设计基本完成之际,您已经开始了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工作。

    贝: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对我是一种挑战。如何在苏州这座古城设计出既能与周围环境协调,又能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博物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接受了这个挑战。苏州的专家提出“苏而新,中而新”的想法。我也同意,但说来容易做来难,实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杯:您是否能谈谈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的思想?

    贝:关键是如何做到“苏州味”和创新之间的平衡,我们在“苏而新,中而新”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譬如我不用瓦片就是这个道理。和石材相比,瓦片易碎,又不易保养。我所采用的青色花岗石材既便于护养,又与苏州的粉墙黛瓦格外协调。另外,在建筑的高低处理上也做了一些文章。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也是苏州古城的一大特点。大门的处理也很重要,大门要有气派,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我记忆中的许多所谓“深宅大院”,包括我儿时玩耍的“狮子林”,大多是高墙相围,朱门紧闭。而博物馆是公共建筑,我想在这里用一些新的设计手法,让博物馆更开放一点,更吸引入。同时,游客一进大门,就应感受到堂堂苏州博物馆的气派。

    林:您设计的博物馆很多,苏州博物馆的室内展厅与其他博物馆相比有何特别之处?

    贝:苏州博物馆有其特定的时间、地点和功能要求。博物馆的功能当然是展示艺术品,设计者必须了解该博物馆的藏品如何,这就牵涉到了比例的问题。苏州博物馆的收藏以小件工艺品为特色,所以我正努力将建筑比例调整得更小一些,建筑比例应该与陈列物件相称。

    另外,,园林是苏州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建筑的造园历史可追溯到干余年之前,中国园林历史之悠久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的。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