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大王”王金山:一拨一梭一甲子

新华日报 20161104 19

■记者

    苏州的观前街头,熙攘闹市里,有一处古色古香的老宅高挂着金字烫匾的8个大字“王金山大师工作室”。这里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缂丝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金山带徒授艺的地方,也是各地缂丝爱好者心中的殿堂。

    缂丝是中国丝绸技艺的最高巅峰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作为缂丝业唯一的国家工艺术美术大师,“缂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代表性人物,77岁的王金山在行业中享有盛誉。

    带着对缂丝和工匠的好奇,2016年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记者叩开了苏州“王金山大师工作室”的门。

    穿过被缂丝挂画、屏风簇拥的回廊,走进已被8张缂丝机占得满满的厅堂,几位学徒已在机子前埋头忙碌。“这个勾线要一个勾到底,不然就会有结”,大师王金山正拿起梭子为徒弟亲自演示。

    从17岁开始学缂丝,王金山已在缂丝行业里奋斗了一个甲子。60年来,他将缂丝融入了自己的血脉,见证了当代缂丝从潦倒到中兴,再到衰落的历史。

    1956年,17岁的王金山因偶然的机会结缘缂丝,拜师老艺人沈金水。王金山至今记得当年学艺的场景,“窗外大雪纷飞,我就站在窗边牵经,一天下来手都冻僵了”。年轻的王金山非常努力,逐渐崭露头角。但就在此时,行业巨变,学徒们纷纷转行。王金山也曾动摇过,但最后选择成为那批中唯一一个留下的人,在前途黯淡的六十年代踽踽独行。

    1963年,王金山迎来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机会。年仅23岁小有名气的他被选派进京,复制宋缂丝名家沈子蕃代表作《梅鹊图》。为了确保复制能成功,故宫博物院请来了工艺美术大师徐绍青专门教他,并专门开放了故宫珍宝馆让他研究,“二十多岁时看这些珍品时觉得没什么,现在想来真是太难得的机缘了”。王金山最终的复制品和真品放在一起时,连故宫的专家也分辨不出真伪。三年故宫的复制生涯,让王金山得到了飞速蜕变,他也快速成长为缂丝业响当当的人物。

    随后的几十年,王金山一直在不断创新超越。1984年,王金山突破传统,创新出了“两面三异”缂丝座屏《牡丹·山茶·蝴蝶》,在这个基础上又成功创作了两面底色花纹完全不同的“双面全异”缂丝作品-金地《寿星图》,让全行业为之震惊。他把千年流传的缂丝工艺带向了全新高度。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仅是王金山创作的高峰,也是缂丝行业的黄金时期。中日建交后,中国出口日本的缂丝市场空前红火,一条好的缂丝腰带可以卖到两三百万日元,相当于两三辆小轿车的价格,风光一时无二。

    诱人的利润引得苏州的缂丝从业人员急剧增长,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现象层出不穷。王金山惋惜道“有市场,有效益,就被我们自己做坏了”。

    日本市场大门的关闭,导致九十年代缂丝无人问津,这样的现象直至2006年开展非遗评定才得到缓解。2009年缂丝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王金山创作的精品更是被上海世博会礼品馆收藏。越来越多的人因此看到了缂丝的艺术内涵和收藏价值,缂丝市场逐渐复苏,行业有了新的起色。

    作为缂丝行业翘楚,王金山荣获桂冠无数,但这些所获头衔未能轻松带来真金白银。当看到一些工艺品在拍卖会上屡创高价,王金山拒绝了拍卖的邀请,“我不参加拍卖与炒作”,在他看来,拍卖界的一些潜规则,破坏的是整个行业生态,对缂丝的发展有弊而无利。

    如今,王金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技艺的传承上,他通过自己的大师工作室,把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相比于过去师徒传授制对理论研究的缺乏,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将技法传授给徒弟的同时,还要求徒弟学习绘画、素描、书法等艺术来提高缂丝制作水平。

    被称作“李牡丹”的李梦天是王金山众多学徒中的一个。他对缂丝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远千里从甘肃来到苏州拜师,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其刻画牡丹的天赋被王金山发掘出来。“我师傅沈金水业内人称沈牡丹,我的徒弟是李牡丹,这就是代代相传。”王金山说。

    一拨一梭一甲子,六十年的岁月里,王金山织就的不仅是指尖上的缂丝,更是横贯千年的传统文化。

杨 波 袁家祺 贺昭铭 瞿 妍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