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 精细管理

苏州日报 20130426 A第15版

■记者

 狮子林,是中国佛教禅宗传教场所,因有文人参与造园设计,使其既有宗教色彩,又有浓厚的文人园特色,成为元代时期苏州文人写意山水园遗留至今的唯一范本。
  网师园,全园主次分明,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建筑虽多而不见拥塞,山池虽小而不觉局促。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耦园,延承了文人园的特点,并且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镇中追求居所和自然的融和,创造了较为完美的人居环境,是宅、园结合的典范。
  ———选自 《苏州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

  精细化服务满足游客多方位需求

  讲述人:王建良(狮子林管理处主任)
  保护遗产、提升服务,是我们园林人工作的两大目标。说到狮子林这几年的变化,经常来喝茶的老茶客们,最有发言权。他们说,这几年园子在很多细节上,做得越来越精致了。的确,狮子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量也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我们更换了入口处走廊及大厅内的方砖铺地;规范制作了标识系统;对游客中心和售票处进行了改造;对真趣亭进行油漆见新、贴金,恢复砖细望砖; 对园内宫灯全面揩漆见新,并用绢画装裱;对燕誉堂、花篮厅的家具进行揩漆见新等等。很多是细部的工作,不是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么?我们园林宏观上的工作要做好,更需要在精细上下功夫。
  管理上的精细,体现在我们对建筑物、假山和植物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上。狮子林的假山很有名,为14世纪堆筑,面积达1152平方米,规模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大。与环秀山庄的假山相比,狮子林假山的堆叠技法使其在结构上更具有稳定性,在功能上不仅可赏,更可游玩。全园的布局便是以山为主,各色建筑环山水而筑,山上还有松柏古树虬曲苍劲。
  在植物配置和修剪的工作中,既要根据园子的历史文化背景,也要根据实际需求,考虑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物和植物的比例协调等问题。“林有竹万个,竹下多怪石”,狮子林最初是竹子和假山的天地,所以我们在指柏轩东面补植了板桥竹,在指柏轩西面补植了乌哺鸡竹,在假山上补植了倭竹和铺地竹;对指柏轩周边植物配置时,还考虑到补种柏树,符合建筑的文化内涵;对扇亭边的枣树的修剪,考虑植物高度和枝条生长对建筑物的影响……
  服务上的精细,体现在更好地满足游客多方位需求。比如说,为保证游客对园林四季有花的需求,我们在水池中适当增加了荷花种植; 为满足游客对植物景观的需求,我们培植养护、陈列展示苏派盆景———劈梅(梅桩盆景类型之一);为满足游客对园林文化的需求,我们不断挖掘赏石文化与狮子林历史文化的内涵,利用狮子林原义庄的建筑空间,布置开放赏石馆,并将策划开放狮子林历史陈列馆。
  狮子林曾有禅学大师惟则居住其中,参禅悟道;又有大画家倪云林作“狮子林”图;更有清代乾隆皇帝先后6次游览,创作了大量的诗画,并分别在北京的长春园、承德避暑山庄内仿建了“狮子林”。狮子林在中国园林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我们的管理和服务也需要提升到与之相匹配的层次和水平上去!

  特色夜花园尽展传统文化魅力

  讲述人:陈志岚(网师园管理处主任)
  网师园“小园极则”的美,前人讲得很多了。张大千爱它的独步千古,爱它的无限画意,陈从周说它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其实,网师园历史上还有一些意义重大的事情。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以殿春簃为蓝本设计的“明轩”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以实物、实景宣传中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再如,1994年,苏州市政府与新加坡代表团在网师园的小姐楼上举行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谈判,时任市长评价说:“网师园为工业园区作出了贡献”。今天来看,不论机缘巧合,总是网师园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它后来的各种奇遇。
  这是我们园林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网师园在苏州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我们的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提升到这个高度,核心工作是保护网师园的历史文化,日常的重要工作是安全问题,日常的重要任务是适度利用。这几年我们通过挖掘网师园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厅堂陈设布置、植物养护、水质处理和夜花园管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网师园总体布局分为东宅、西园两个部分。东宅部分,是一组纵深四进的厅堂庭院建筑,遵循旧时礼制,布局严谨规整,前堂是举行各种礼仪活动的场所,后楼为园主生活起居的区域。每进厅堂都有门或廊通往西园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宅与园联结最为紧密的一处。因此,在厅堂的家具陈设布置工作中,我们通过对不同时期网师园家具陈设进行研究,逐步恢复近代园主的生活场景,逐步修复和恢复特殊形制的家具款式,并在日常管理中改善对家具陈设的保养水平。
  网师园的植物,是构成网师园无限画意的重要内容。因此,针对植物的修剪,对园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苏州园林中最古老的树木也在网师园中,那是一棵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圆柏,所以古树名木的复壮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至于水质的处理,网师园的水都是死水,如何保持水质一直是个问题。这几年来我们与相关高校开展合作,通过生物多样性的处理,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鱼类等,水质已经达到了景观水的标准。
  很多市民对网师园的夜花园很关心,也希望夜游项目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将会继续提升夜花园的品质,通过夜花园的形式,将苏州的传统文化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现展示出来。

  独特区位优势助推综合性园林发展

  讲述人:华益明(东园管理处主任)
  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耦园,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世界遗产园林,尽管知名度远不如近邻拙政园和狮子林,却也因此相对僻静,韵味独特,游园环境很好。耦园的遗产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耦园是清代的第宅园林,除延续继承了文人园的特点外,园主人造园选址匠心独运,三面临河,前后门均设有河埠,创造了较为完美的人居环境,是古城、水乡和园林结合的典范。整体布局住宅居中,东西花园,园宅之间以“走马楼”贯通,在园林中也很少见。
  其次,耦园园名寓有夫妻偕隐之意,表达了园主对男耕女织归隐生活的向往;园主夫妇隐居园中,诗酒唱和,留下了丰富的诗文字画和伉俪情深的爱情佳话。近代著名的史学家钱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子大学校长杨荫榆都曾在耦园从事学术活动。
  第三,耦园的黄石假山是苏州各园林中体量最大的黄石假山,也是东花园的主景。根据建筑大师刘敦桢先生考证,这应该是明代遗物,出自叠山大师张南阳之手。山体气势雄伟险峻,峰峦、峡谷、蹬道、峭壁等要素俱全,形态逼真,手法自然,被誉为“吴中之冠”。
  这几年,除了对遗产本体(如建筑物、假山、植物、家具陈设等)进行保护外,我们还对周边环境和风貌进行了保护,2008年耦园内部进行了综合整治和维护,2012年耦园外部借助相门城墙的建设,对古城墙遗址进行了恢复性保护,极大改善了耦园的内外环境,提升了园林品位和游览品质。
  如果说游览耦园,是体验传统社会的人居环境,那么相邻的东园则可以让人体验现代公园的自然山水风貌。将来动物园搬迁以后,对于东园的建设,我们将主要立足于三个方面:一是打造独特文化的展示平台,包括古城墙遗址文化、“明轩”的园林文化以及苏州和国外很多友好城市、姐妹城市的友好纪念园建设; 二是营造独特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强化城中“自然山水”和“森林氧吧”的功能;三是继续丰富特色体验项目,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从古城墙遗址到耦园再到东园,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汇集,同时又有东临环城河、西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再有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的历史契机,必将为我们这个综合性园林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