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青铜器的主人是吴国王僚吗?

姑苏晚报 20130217 B第07版

■立斋

 这件春秋晚期吴国王僚太子时期的青铜器,名为"蟠螭纹错金银龙凤书王子枓",通长38.5厘米,枓之口径8.5厘米,腹部最宽12厘米,腹深7厘米,柄长26.5厘米。整体呈圜底钵形,腹微鼓,腹侧有折曲筒形把柄。枓口为小折沿,口沿下有一圈环腹金银错几何纹饰,连接腹中部一圈凸出的蟠螭纹,腹下部相连的是又一圈错金银花瓣形图案,共18组。柄分三截相套接,连腹一截由两组浮雕兽面纹与环筒错金银几何纹组成,中间一截由镂空透雕蟠螭纹组成,末截由错金的龙书与凤书的"王子"铭文与浮雕兽头衔环组成。

  枓,本作斗,是古代一种取酒浆的勺器,因有别于量器之斗,故取枓字。枓与勺的区别在于,枓为曲柄,形如北斗;勺为直柄,形较小。《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马骏声《醉题酒家壁》诗:"折券呼童取大斗,狂歌纵饮鼓土缶。"可知,枓是古代一种体量大的酒勺类器物。此件"蟠螭纹龙凤书王子枓"应是古代祭先王神祇时酌酒灌地与朝见诸侯、敬请宾客的礼器。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为精美的一件枓器,它将失蜡法浇铸、分铸、浮雕、镂空透雕、金银错等工艺集为一体,使整个器物形成了平面纹饰与浮雕、透雕相间,金银错与蟠螭纹相隔,器型变化丰富,雕饰繁缛华丽,品质典雅高贵,堪称戛戛天造的艺术精品。它所显示的生命活力、奇特造型、瑰丽色彩、精巧工艺,展示出卓尔不群、精美绝仑的艺术品位,使人不得不惊叹春秋晚期工匠们具有的艺术创造力与超妙精湛的工艺水平。
  然而,这件器物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错金的"龙书、凤书"铭文。
  龙书、凤书与鸟书、虫书,又泛称为鸟虫篆。在青铜器上流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中期,其跨度只有300多年,其中鸟书、凤书、龙书盛行于长江流域的楚、曾、番、蔡、徐、吴、越等国,在黄河流域流行的只有宋国,且仅150年左右。只有虫书以及各种变体虫书,流行比较广泛,时间也长,且遍及各地。
  鸟凤龙虫书的出现,是文字追求艺术化、装饰化的产物,是鸟、凤、龙崇拜的产物,属于一种祥瑞文化。其线条形态大致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单线条类型;另一类是线条与几何形块面相结合的类型,它在线条弯曲处,加宽内侧成弧形,使之呈现出几何形的块面。这种线条的块面化与装饰性,使文字成为了器物的一种纹饰,变得华丽而有变化,大多出现在兵器上。主要见诸春秋时期,到战国已很少见。
  这把枓柄上的龙凤书,属于第二种类型,每个字长2.5厘米,宽1厘米。其中"王"字,呈组合的正面龙形,首、身、尾、爪齐全,"王"字置于龙身下的两尾间。龙首的顶部及身部的线形,已成块面状,其结构集中在字的上部,劲健流美,线条与块面对比强烈。"子"字的组合形态是左侧上部的"子"字作块面处理,与右侧凤的细线图形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这两个龙凤书都屈曲回绕,长脚下垂,婀娜多姿,柔中带刚,极富想象力;且精细瑰奇,富丽堂皇,表现出唯美的倾向,形成了一种精丽婉屈、圆通劲爽的风格。
  关键是枓柄上"王子"这两个龙凤书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龙凤书的象征意义,二是要从字义本身来表达器物主人的身份。
  首先,从象征意义的角度看,龙与凤都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崇拜与原始图腾。传说中的伏羲与女娲,既是龙祖也是凤祖。在远古先祖中,少昊是崇拜凤的,炎帝、黄帝、蚩尤、舜帝是既崇拜龙,又崇拜凤;而夏主要崇龙;商主要崇凤;周是龙凤兼崇。可以看出,龙与凤是中华民族最为主要的两个精神象征。至于龙书,据文献所载可推溯到新石器中晚期的伏羲氏,唐韦续《五十六种书》云:"太昊庖牺氏获景龙之瑞,始作龙书。"这是说伏羲(与庖牺音同字异)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开创了中国的古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据传,伏羲的母亲因"履雷泽巨人足迹,感孕而生伏羲",因雷泽中的雷神是人首龙身。伏羲便被附会为龙的儿子,龙书于是也被说成是伏羲氏所作,并成为一种祥瑞的象征。龙的形象在春秋时期不仅代表贵族特权观念的一种象征符号,同时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至于凤书,距今7800年的高庙文化凤,就发现了最早的凤刻纹。商代甲骨文中的"风"字,就是最早的"凤"字。在《艺文类聚·祥瑞》所引《春秋元命苞》中记载:"火离为凤皇,衔书游于文王之都,故武王受凤书之纪。"毛传:"凤凰,灵鸟,仁瑞也"。因此,从这柄枓上的铭名,自然表明了吴国的龙凤崇拜,它的礼器也必然利用祥瑞而又有浓郁原始宗教气息的龙凤书,来象征自己的"上应于天"的至高无上地位。
  其次,从文义来看,"王子"两字确实表达了器主的身份。当我们将"王子"两字与其它青铜器上的龙凤书作一比对时,惊喜地发现山西省博物馆藏的"王子戈"上的铭文,也有"王子"这两个龙凤书。而且,两字完全相合,不仅组合式结构完全一致,其风格、造型、纹饰、错金工艺的精度也完全相同,系同一工坊或同一人制作(见附图)。由此可以断定:"蟠螭纹错金银龙凤书王子枓"与"王子戈"系出同一主人。春秋时期百国并立,万方争奇,文字异形,百风并呈,要在不同的诸侯国找到文字与风格完全相同的器物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形态、风格完全相同的龙凤书,完全可以作为鉴定与断代的一个绝对证据。
  这一推断的确立,"蟠螭纹错金银龙凤书王子枓"的主人也就浮出水面,那就是出现在"王子戈"铭文上的"王子于"这个人。王子于,何许人呢?答案是吴国的王僚。据史料记载,王子于(),名于,史书作州于,是吴王僚接位前的称谓。《史记·吴太伯世家》载,馀昧(夷未)为吴王时,僚为太子,王子于于公元前526年即吴王位,在位12年。然而,王僚在太子时的器物为什么称作王子呢?商承祚先生在《王子戈考及其它》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王僚此戈之作是在未即位之前,故称'王子'。"至此,这件"蟠螭纹错金银龙凤书王子枓"为何会有如此铸造之精、纹饰之美、上乘的错金银工艺,以及铭以龙凤书"王子",其答案就是:该枓主人的高贵身份与显赫地位。■立斋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