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第一名胜——虎丘

中华工商时报 20130424 08版

■王晓俊

虎丘,因为吴王阖闾化而为虎的神话传说,春秋开始便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称。苏东坡曾经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一场姑苏梦,不在他处,一座虎丘,就足够值得欣赏。虎丘的美,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气度,有一种参透古今的从容,有一种历经沧桑的底蕴,它完全没有苏州被世人所称道的精致,但它却被认为有苏州的魂。

这只是一座仅海拔34.3米,占地约20公顷的小山。站在山门,山巅处的宝塔已经一览无余,而且,近的让人感觉好似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就是这座小的不能再小的山,却得到四方推崇,被冠以“吴中第一山”和“江左丘壑之表”的美誉——我想,这其间的奥秘,应该就在它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吧。

虎丘又名海涌山、海涌峰、虎阜,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距阊门3.5公里的郊外。虎丘之名,源于春秋时的吴王阖闾。他在此修城建都,死后亦葬于此处,传说葬后三日,墓地有“白虎蹲其上”,因而得名。虎丘于城北数里,又称“海涌山”。距今2500年历史。相传远古时,虎丘本为海中一岛,随潮涌时隐时现。沧海桑田,最终从海中涌出,孤立平地而成丘。

名甲天下的杭州西湖,实在是得力于两位大文豪的修整营建,一位是苏轼,一位是白居易,桃柳依依的苏堤和白堤,至今仍可为其作证。而虎丘,竟也与这两位因缘不浅。白居易出任过苏州刺史,和在杭州时一样,他凿山引水,又修了七里堤,为虎丘的秀美景致更着一笔墨色。而苏轼,则用他那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给虎丘做了一个千年的活广告。

这里的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园内没有水的山中园林。虽然没有水,却又能让人感觉到水意的存在。因为苏州是一座水城,又以园林而着称。水是苏州的灵魂,水是园林的血液,苏州因水而闻名。园林中的山大多是假山,而水却是真水。如果园内没有小河流过,那一定要挖一个人工的池塘,以至无水不成园。

登上层层台阶,走过门楣上写有“拥翠山庄”的园门,就是园林的第一层抱瓮轩。抱瓮轩三间朝南,是全园的主要建筑。轩后有边门,出边门可至“憨憨泉”。“憨憨泉”为一口古井,为梁代高僧憨憨尊者所凿,相传此井泉脉恰好在海眼上,所以又叫“海涌泉”。井泉犹如一个盛水的瓮,抱瓮轩因此得名。轩虽得名于泉,但意却出自于《庄子·天地》篇。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后遂以“抱瓮灌园”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亦作“抱瓮”。拥翠山庄的兴建也和这“憨憨泉”有关。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春,苏州观察朱修庭和僧云闲在虎丘荒烟漫草中找到了古憨憨泉,同游的还有晚清状元洪钧(文卿)等一些文人雅士。感于泉水水质优良,在洪钧倡议下,募集到钱款数万,在泉旁月驾轩故址上建拥翠山庄,目的是为泉扬名。憨憨泉的“憨”,和抱瓮轩的“拙”,就是洪钧等人希望告诉世人的。

拥翠山庄虽然没有水,但却是为水而建;虽然不见水,却处处有水意。

到苏州虎丘去最应该看的应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遗迹。

虎丘剑池是整个景区之“画眼”,也是游人群集,最热闹的地方。传说剑池水中有着春秋末期吴王阖闾的许多宝剑,剑池下面埋葬着吴王阖闾和珍宝。当时,秦始皇称帝后为了找到吴王阖闾的墓穴,挖出他陪葬的许多珍宝和宝剑,于是调兵遣将,从咸阳不远千里到达虎丘山下安营扎寨。他们四处打听,八方开掘,可是折腾了好久却一无所得。直到今天,苏州虎丘剑池下面是不是真正埋有吴王阖闾的尸骨和珍宝,仍然是个不解之谜。

池畔若刀劈剑削而成的岩壁上,镌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琳琅满目的题咏。二仙亭旁,“虎丘剑池”四个红色榜书遒劲浑圆,颇有颜家风范,原来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每一笔画都有二尺多长,笔力遒劲。经风霜侵蚀,“虎丘”二字段落湮没,于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照原样钩摹重刻。所以苏州人称为“假虎丘,真剑池”,也有人说这句话暗指阖闾墓的秘密:虎丘山是人工用土垒建堆成的,是假的;而剑池里有吴王的三千宝剑,是真的。

比萨斜塔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斜塔,那么世界第二斜塔在哪里呢?就在苏州虎丘。

虎丘塔园的入口之处,一袭白墙为屏风,上题“海涌岚浮”。若隐若现于老树后面的,就是虎丘塔云岩寺塔。虎丘塔高47.7米,砖结构,最大倾斜5%。比萨斜塔高55米,石结构,最大倾斜10%。比萨斜塔开建不久就发现地基倾斜,直到最终建成,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斜塔。而虎丘塔是建成之后才发生的倾斜。虎丘被圈起来收门票费,比萨大教堂游览全免费。虎丘有的是一些神话传说,而比萨斜塔有伽利略的铁球试验。

比萨斜塔建成尽管历时200年,可是最终的完成完全忠于了原设计,当初的设计师恐怕做梦也想不到。更值得注意的是,比萨斜塔所在的比萨大教堂建筑群,历时300年才建成。现在人们看到的虎丘塔已经是第四座虎丘塔了,之前的三座为何不存,是个迷。

虎丘塔因为是斜塔,被称作“东方的比萨斜塔”。同样的斜塔,一个历时200年完全按照最初的设计建成,名扬四海因为一场瞩目的科学实验;另一个身处名胜之地三毁四建。也许可以这么说,从这两座塔的身世对比,我们可以反思出一些中西不同的文化密码。

提起比萨斜塔,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人类探索科学真理历史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不要再动不动就冠以“东方的比萨斜塔”之类的称呼了,比萨斜塔之所以闻名,真的不是仅仅因为它年久失修倾斜了。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