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驿亭

苏州日报 20040410 一卷18页

■潘君明

苏州历来是繁华之地,地处南北交通要津,通讯事业较为发达,横塘驿亭就是一个佐证。

    横塘驿亭,在横塘镇北端彩云桥堍,处于京杭大运河与胥江交汇处,为城南水路要津。驿亭之所以设在这里,主要是水陆交通十分便捷,信件可以快速到达。据史籍记载,我国是文明古国,邮驿的起源很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有了。苏州城内东中市都林桥畔,吴王寿梦就在那里“置都驿,招四方贤客”。这是吴国历史上最早的邮驿机构。秦朝,邮驿已相当普遍,有所谓“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那时的驿亭,是统治者设立的机构,主要是为官吏服务的。除了传递公文信件之外,还招待过境或来此办事的官员,也兼有运送货物。

    宋代的苏州,驿亭续有发展。《昊郡图经续记》云:临水之亭……今漕渠运河之上,增建多矣……及盘阊门外,各建大馆为宾饯之所。那时,阊门、盘门外皆设有邮亭。横塘的驿亭始建于何时,尚待考证。但在清伺治十三年(公元1874)进行重修,当为清朝建筑。驿亭四周,原建有馆、楼、台、庑,早已毁坏,无迹可寻。现仅存一亭,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纵深5.5米,东西横宽4.2米,六架梁,歇山卷棚式瓦顶,四角立有石柱,亭周围砌砖墙,南北各辟一门,东西各开一窗。南面的两根石柱上,镌刻楹联一副:

    客到烹茶,旅舍权作东道;

    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

    驿亭三面环水,以长堤与三孔的彩云桥相连。联语既点出了驿亭的作用,也描绘了当地秀丽的景色。读着联语,好像看到了一幅古代的风俗画。

    我国邮驿制度自春秋时代至清朝末年,长达二干多年的历史。横塘邮驿是历史的产物,也是邮政史上的国宝,他与高邮的古盂城驿一样,是研究我国古代邮驿的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因此,在1992年大运河整修改道时,特地保存整修了这一古迹。

    1990年发行的J174"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小型张,邮票图案就是横塘驿亭,面值2元,这是新中国邮票上第一次出现的古驿亭。而且,这个小型张的图饰,是古代的鱼形铭文,出自“双鲤尺素”之典。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首诗与邮驿也有一定的关联,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返回】

强烈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  苏ICP备05015128  版权所有:苏州图书馆
COPYRIGHT @ 2013 BY SUZHO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